仿制药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引用:

看了这本书感触颇深,自己在原研药企呆了很多年,历经了三家全球药企排名前20的公司,不管负责的什么产品线,我都会对自己负责的产品有充足的信心,因为一个原研药品的成功上市前前后后要花至少20年,历经数不胜数的反复试验,从小白鼠到志愿者,从单中心到多中心,从地区到全国,从一个国家到全球,为了研究药物稳定性、不良反应、耐药性、OS相关数据,有时候对于患者服药的追踪要花5年、10年甚至更久。所以让我们在为这个公司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很确定我们是在为全球患者的健康服务着。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
而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到期之后,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据称它的成分、效果与品牌药几乎一样。我相信,这是我们大家对仿制药的一贯印象,尤其《我不是药神》大火之后,更是加剧了我们对仿制药的盲目崇拜。 作者是美国一位记者,通过印度仿制药厂兰伯西前雇员,美国药监局调查员等多个角度,时间跨度近10年,抽丝剥茧,循序渐进,给我们揭示的却是完全超出我们认知的一个仿制药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利润高于品质。马克思说过,资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 用在这里最贴切不过了。 印度仿制药厂为最大化追求利润,可以降低生产标准,为躲避美国药监局调查员检查,可以伪造数据,为可以继续生产药物盈利,可以置万千病人的生死于不顾。而且居然还会看人下菜碟,高标准的药物销售至欧美,低标准甚至是假药销售至亚洲,非洲地区。 这就是真实的仿制药世界。
患者往往认为,他们服用的仿制药和品牌药完全相同,部分原因是他们想象的是一个简单而友善的过程:在一种药物专利过期之后,品牌药公司就会交出配方,接着仿制药公司就会生产出同样的药物,但成本只有一个零头,因为它不必再在研究或营销上花钱了。但实际上,从着手开发仿制药的那一刻起,仿制药公司就开始了一场事关法律、科学和监管的战役,而且他们往往要在黑暗中作战。
也许这本书回答了《我不是药神》避而不谈的仿制药监管问题,仿制药能拯救穷人,但是仿制药厂无底线的行为却无法保证其成为穷者病患的天堂。
在低成本生产模式下,保证药效成为次要的选项。仿制药也成为仿制药厂牟利的工具。
希望我们国家以后再出现医保灵魂砍价场面的同时,后续也要加强对药物的持续监管,毕竟市场化经济,资本都是逐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