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清9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25
热帖榜首精华转发:
“1.中国房地产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答:城镇化率:65%
2.中国房价高么?
答:2023全国商品住宅均价:10800/平。 其中,建安成本约3500/平。2023全国平均土拍住宅楼面价5800/平。
3.中国房地产库存大么?
答:1998年房改以来,销售商品住宅总面积200亿平方米。人均14平,扣除公摊11平。
4.中国人有钱买房么?
答:2023年底存款总量284万亿。m2 300万亿。居民部分杠杆率64%。”
……近500讨论,对地产行业悲观并看淡地产股的,估计超过九成。
今年自己最重视的,就是地产金融链的企稳复苏,但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买入地产股如万科h越秀地产,甚至长期跟踪的密切关联股如中国建材中国联塑,主要聚焦的是保险股和信达,选择信达是缘于煤炭,但事实上信达的盈利弹性,与地产行业的景气度,关系更为密切。
2024年的地产行业,与2015年的煤炭行业,确实是有不少的相似之处的,尤其是景气极度低迷、几乎全行业亏损这一点上,但其实也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譬如煤炭行业2015年时国企已占据绝对主导、供给侧改革的重大郑策逐步淘汰了10亿吨的落后产能,而房地产行业的民企市场份额非常高、其供需结构远不及煤炭行业那样对投资者有利;另外,煤炭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完全可以视为必需的、刚性的日常消费品,不仅针对居民而且针对整个社会与经济,而房地产商品房占绝对主导,主要针对居民,巨额、超长耐用、可选消费的属性更显著,买涨不买跌的从众的羊群效应根深蒂固。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同样明显。但老兵的认知,股票而言,2024的地产股,与2015的煤炭股,是非常相似的,尤其是从行业周期的景气度拐点而言,极具可比性,但地产行业的这一轮洗牌,更为惨烈,熬不过去的会更多,确认能活下来的且有条件和能力及时复苏的,是关键。

热门回复

煤炭烧了,房地产存货还是二手房

走了二十年牛市之后下跌了三年,总觉得时间周期上不太够;公司层面而言也的确看不太清商业模式的转变与底层质量的蜕变;最后,炒郑策炒预期始终不太敢上大仓位。

这种相似性,就好像是走势图形的相似性,都跌了很多,实际内里情况差距很大,没有什么可比性。煤炭是必须消费并没有金融属性,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房地产主要是金融属性,消费属性弱,改善住房更属于可选消费。现阶段政府收储表面上是把房地产一级市场库存转化为租赁租房库存,实质意义是为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现金--避免大规模房地方开发公司因资金周转不灵而破产清算引发房地产二级市场大规模动荡(进而把风险传染给银行)的发生,另一个作用是为房地产消费市场增加了供给。房地产市场,租赁才是刚需,购房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行为。即使经过了这一轮的供给侧出清,房地产公司的未来也与煤炭企业没有什么可比性,未来的房地产企业更像品牌运营商,而煤炭不需要品牌。

为了挺地价,城投公司现在都转型房开公司了,几年以后房开是他们的天下,看看土拍成交,现在都是谁在买地?房地产远没有出清,也许根本没法出清。

05-20 19:27

东方房地产完全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它只是把居民从农村赶进了城,却没让它们住上有尊严的房子,三室一厅的高层住宅也叫房子?东方房地产需要继续发展,继续持续更新东方人的居住环境。

电力没库存[狗头][狗头][狗头]

地产库存刚性

平均数字,仅供参考。现在到了选择优秀公司的时候了。

最近捡尸人又多了,这几年能在地产股上吃到腐肉的也算上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