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5

$药石科技(SZ300725)$  $康龙化成(SZ300759)$  $药明康德(SH603259)$ 

    

    据了解我国2020年1~3季度的医药研发费用分别为93亿、121亿、134亿,同比增长8.8%、19.3%、17.6%,丝毫未受疫情和毛衣战的影响。另外,全球2019年医药研发投入也达1540亿美元。这说明从世界和国内大环境来看,医药行业的创新和研发是大趋势,长期布局医药研发行业的CRO、CDMO应该有不错的收益。

    

     再从全球来看,CRO/CDMO行业未来的前景相当广阔。国外大型新药研发外包合同企业的主营业务一般集中在狭义的临床CRO领域,主要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实验、病例报告表设计和制作、临床实验监管、数据模型建立、样本统计及管理等。而临床前的CRO体量非常小,国外比较牛的CRO企业因为环评、基础工程师、实验等原因少有布局CDMO相关业务。个别具有CDMO业务的公司也因为技术、研发等原因,仅聚焦在自己的擅长的CDMO行业,反而不涉及CRO领域。处于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有序发展状况,于是造成全产业链的CRO+CDMO企业非常少。药明康德应该是这种全产业链的老大,除了药明以外,康龙化成也算一个。剩下的睿智化学、美迪西等也有全产业链布局的意思,但是目前还不成熟,体量也非常小,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单纯CDMO行业,目前龙头有泰格凯莱英等,博济、博腾也不错,泰格和博济业务主要集中在药物安全评价和临床研究服务方面。凯莱英、博腾则侧重于临床研究和商业化阶段,相对来说后者的营收和利润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伴随着一支新药的研发成功、正式投放市场后,传统的CRO/CDMO企业已完成使命,进入下一个药物研发循环中去。但参与商业化的CDMO公司往往还会有一大块奶酪等着去吃,它可以共享新药上市后销售和利润大爆发的红利。

    

    单纯的CRO行业上市公司中比较牛的还有药石科技。这个公司很有意思,一大堆海归博士,主要业务集中在药物分子砌块的设计、合成和销售方面。什么意思?就是主要做CRO之前期的业务,它的客户主要是CRO企业,为CRO企业提供适合的药物分子砌块,是一个细分行业中细分赛道,是外包中的外包。原来仅提供克级、公斤级以下的分子砌块,现在拓展到了公斤级以上分子砌块了。什么意思?就是说原来仅提供一点点用于药物发现和CRO实验室用的分子砌块,现在可以提供临床用的药物分子砌块了,这个量可就很大了!

    

    这个行业看似很不显眼,但仔细一想很恐怖。如果药物发现前期用了公司的分子砌块,说明使用药石分子砌块的公司并无研发分子砌块这方面的计划,那它临床阶段所用的分子砌块一般也会继续找药石。甚至CDMO、批量化试制阶段继续采用药石的分子彻块,这个量就会几何基的增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伴随着采购量的扩大,分子砌块的单价也必须大幅的降低,克级和公斤级单价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从成长性来看,无论是康龙化成、还是凯莱英美迪西药石科技等相对药明康德来说,都有优势。康龙化成A股900亿市值,凯莱英680亿,药石200亿,美迪西100亿,它们和药明康德A股2800亿的市值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但前面说了药明和康龙化成是全产业链级,基本处于通吃的赛道。好股没有好价,这几支现在涨了不少,所以真正要选哪支,要根据个人的风险喜好而定。无论怎么说,个人认为这几支都不错,确定性比较强,长期拿着肯定有可观的收益。

     以上分享纯属个人见解,若有不周之处,请见谅。

全部讨论

2020-11-05 21:34

三个都是高风险!

2020-11-05 11:45

问一下楼主,康龙的cmc和cdmo有什么区别

2020-11-05 10:43

前三季度我国医药研发费用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