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角形技术形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51回复:221喜欢:2328
前几年电脑里留存了很多关于股票的东西,就我个人而言初入股票的一两年对技术这块会比较有兴趣,我这阶段经历的时间很短,重点转向基本面,成长股的很快。理念和基本面雪球不少,关于技术的不多,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兴趣,如果感兴趣后续有空选择好的东西发上来。今晚发一个关于三角形技术形态的,这个在实战还是管用的。对自己是否适用,请自己斟酌。对于技术,我的理解是“可以为术,不可为道。”精通此术也能有所成,看你的理解罢了。

一、三角形整理形态

三角形是股市图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态,在实际走势中常出现于各个时间段,虽然有时也作为反转形态出现,但大多数时候属于中继整理形态。整理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变动后,即不再前进或后退,而在一定区域内上下窄幅变动,等时机成熟后再继续决定以后的方向,这种显示以往走势的形态称之为整理形态。三角形整理形态大体可分为两类:收敛三角形和发散三角形,收敛三角形中常见三种型态:上升三角形、对称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图一)



三角形整理没有好的测量目标位方法,但有规则可供使用。假设有一个上升三角形,从开始形态的第一个反弹顶部出发,作为一条平行于底部边界线的直线,股价将上升到这条线,而且,在从突破三角形形态后,股价上升的角度和速度等趋势特征通常与之前三角形形态的趋势特征相同。这条规则可供测量股价到达的大体时间和价格水平。同样,规则也适用于下降三角形。(图二)



         三角形并不是预示着反转趋势。相反,除非相当不寻常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预示着“巩固”的形态。三角形的图表很少有预示价格朝哪个方向突破,直至突破行为发生才明确。在未冲破边界前,股价朝两边交叉的顶点推进得越远,该形态的力量或能量可能会越弱。
        当前面两个反弹顶部已经形成了下倾的上部边界线时,从下部边界线出发的第三个反弹上升并以一适度的幅度冲过最初顶部线,这个运动没有形成可识别的突破性交易量,在没有超过前一形态顶部最高点时停了下来。当价格随后又回至形态中时,必须将原来上部边界线废弃,再由第一次和第三次反弹顶部重新画一条线。
         三角形的形成一般是由价格发展至某一阶段之后,会出现价格反复或者停滞的现象,价格震幅会越来越小,K线的高点与高点相连,低点与低点相连并延伸至交点,此时会发现价格运行在一个三角形之中,这种形态又以正三角形为典型代表。此形态的出现,投资者不要急于动手,必须等待市场完成其固定的周期形态,并且正式朝一定方向突破后,才能正确判断其未来走势。
          一个以极大交易活动为开端的对称三角形,对它的向下突破更容易是虚假信号,而非真实下跌趋势的开端。尤其是突破发生在价格已经逐渐前进到三角形顶点处之后,上述奇怪现象更容易发生。只有直角三角形给出关于自己意愿的事先通知。突破越早,越不会是虚假运动。时间超过三年的巨大三角形最好作为无用信息而忽略掉。


二、三角形整理形态实际应用
     1 、注意突破时间的意义
   一般而言,三角形的横向宽度1/2-3/4之间的某个位置来选择原方向突破,如果超过该区域仍未突破,则三角形的顺势性减弱,突破方向变数增加,这是在操作中以等候突破方向为主。
     2 、短暂假突破
   在实际走势中,假突破经常出现,鉴定假突破方法有二:一是收盘价越过突破线原则;二是突破后站稳于突破线之上,突破幅度达到三角形最长一个边的3%。
     3、三角形是所有形态中最常见的形态,60%的K线形态是以三角形或者以三角形的变形而构成:
     a、突破空间点:三角形有个独特的个性,是它的形态会自动完结,形态肯定会突破方向。一般情况下,股价会在三角形横向宽度的1/2—3/4的中间的某个位置选择突破,大部情况下顺应原来的趋势。这里所说的宽度就是从左侧竖直的底边到右边顶点的距离。突破就是对二条趋势线的穿越,如果股价超过3/4的位置还没有选择突破,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开始失去其所蓄的能量,通常会持续的运行下去,直到顶点,既使突破但可信度及强度也大打折扣。
     b、突破时间点:三角构成了价格与时间的有效结合。三角形的两条趋势线通过其形态也可以提供时间目标,如果三角形运行测算为40天,那么突破的时间就该在20天到30天之间。
     c、突破时量能变化:当股价向上突破时,成交量的放大对突破的确认非常重要,如果是向下突破,成交量同样重要,但在突破的前几天,表现可能不明显,如果向下突破成交马上急剧放量,这种情况往往是假突破,股价很有可能拐头向上。在三角形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成交量随着形态的形成是逐渐萎缩的,但如果在三角形内,股价上升时放量,下跌时缩量,那就代表多方占上风,股价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大。
     d、突破三角形的运行高度:突破点加上三角形的最大竖直高度;从形态的前二个点划出二条同一趋势的平行线,未来股价运行目标就是追逐这条线。
     e、规避三角形终结形态:要注意上升三角形的不能有效向上突破而反身向下的终结形态,上升三角形的终结形态作为一种演变之后第5浪,主要原因是过长时间的不突破,正如艾略特说的那样,先前的运行已经走的太快太远了,而导致第5浪走势出现疲态,继而向下走出下跌行情。(图三)



      f、出击点:放量突破点、跳空向上突破点、回抽支撑点。
     d、修正条件:
     三角形形成前第一个低点到顶点,已经上涨70—100%;
     三角形整理时间和第一轮上涨时间基本持平或加长;
     在里面有明显的“之字型”3浪3或5浪5调整形态;
     尤其在三角形回踩到重要均线,如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线或布林通道中轨,反击突破更佳;
     KDJ指标尽量在50上方,强势发势呈15度角;
     10分钟K线经过一轮连续整理后平台放量上行,有放量—缩量—再放量过程,BOLL处中下轨且KDJ在20左右时,向上突破较好。


三、三角形整理形态操作
    在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中,显著的买入或者卖出点位都是三角形形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点,以及有效突破后的介入点,在部分情况下,突破三角形之后会有回抽,回抽突破线时同样是比较理想的介入机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升趋势中的上升三角形往往表示短线强势,下降趋势中的下降三角形往往表示短线弱势。
   对称三角形中,买卖的基本原理和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一致,可对照图片理解,在实际交易的时候请注重顺势而为。对称三角形和上升趋势中的上升三角形、下降趋势中的下降三角形都是以顺势突破为主,可作为比较经典的中继形态。
     三角形大多发生在一个大趋势进行的途中,它表明原有的趋势暂时处于休整阶段,之后应随着原趋势的方向继续移动。因为三角形只是原趋势的休整所以持续时间较原趋势应不会太长。持续时间越长则保持原趋势的动力就会越不足。一般来说,突破上下两条值线的束缚,继续沿原趋势运动的时间应尽量早些,越靠近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特征越会不明显。有效的突破位值一般在三角形长度的四分之三处。三角形突破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参考图型,时间周期越长的图型三角形突破后的力量越大。(图四)




五、“底部三角形”特征
   1、股价在经历大幅下跌后三次探底,几乎都在同一低点获得支撑,形成三角形的下边。
   2、股价每次反弹的高点逐渐下移,反弹力度越来越弱,形成三角形的上边。
   3、整个形态形成过程成交量逐步萎缩,到三角尖端附近时缩到最小。
   4、当向上突破时成交量开始放大。一般来说,只要满足前3个条件,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就很大,向上突破和向下突破的概率大约为4:1。因此,面对此形态,投资者不应再盲目看空,尤其不能在这个时候卖出股票,相反要随时作好入市准备。如果日后发现股价向上突破,成交量随之放大,就应该想到底部三角形正式成立,得赶快先买入一些股票。当股价向上突破后经回抽再创新高时,就更应该追涨买进。
   底部三角形向上突破的可能性极大,这是因为股价在经过连续几次大幅下挫,反弹力度越来越弱,绝大多数投资者对该股的前景已失去信心,想跑的基本上跑光了,剩下的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铁了心的“死多头”。此时做空的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市场上如果有新多力量加入,空方就无力打压,很容易引起股价的上扬。所以“底部三角形”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抄底”的良机,而这种技术图形经常发生在一些冷门股上,很多大黑马就是这样产生的。故我们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精彩讨论

小散20122015-07-26 00:23

没一点用,不易判断,实操性不强。

韭菜阶级2015-07-26 00:07

好东西!雪球谈技术的太少了

我家的黑皮皮2015-07-26 10:05

基本面选股,技术选时,加以波段操作,能最大程度控制市值回撤,稳定复利。图形这东西看多了就有感觉了,最重要的是心性的修炼,到什么位置敢于进退,取舍,系统性风险时所有技术都会失效,观察人的情绪更关键。长期盈利对事物的大周期把握更重要,选中爆发的行业,个股基本会轮涨,大概率盈利。

电扫洛阳川2015-07-26 09:57

只要某种方法用的人多就有必要研究,代表了一种势,技术派还是很多的,了解了技术派的手法,才能更好的利用这些人操作形成的趋势。

荒漠里的老杨2015-07-25 23:48

全部讨论

2023-08-22 22:13

11

2015-08-03 07:14

2015-07-28 23:49

2015-07-28 16:38

转发,谢谢分享!

2015-07-27 17:08

还不错

2015-07-27 15:00

学习

2015-07-27 12:55

三角形整理形态,学习

2015-07-27 12:46

学习

2015-07-27 12:45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