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量化到底有没有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对于量化,很多人都会有个疑问——在中国,做量化交易,真的有效吗?

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众多,量化交易也是占了大半壁江山。而中国股市,似乎并不是那么市场化,所以很多时候,量化交易并不如主动投资来的有效。所以,很多人都质疑,量化交易是否适合中国的投资市场。

如果你把美国的那一套照搬照抄,那肯定是不适合的。

为什么?因为国情不同。。。

就像特斯拉,它有一个功能,就是在拥堵路段,会自动启停,同时与前车保持一个安全的车距。但是这个功能在中国,你却可能永远都前进不了了,因为我们爱加塞。国情不同,导致很多事情是一个道理,但是具体实施的路径却大相径庭。

而金融市场远比路况复杂。金融品类、金融机制等的种种差异,导致金融市场是一个比路况复杂的多得多的场景。但是,总有些东西是共通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声明,此量化非彼量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量化。

投资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量化交易会在未来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现在的社会现实是,越来越多量化、智能投顾的产品出现了。比如,国外的传统金融机构——高盛,正在搭建一个自动化的投顾平台;后起之秀如Kensho,专注为银行提供风控服务;AlphaSense,致力于打造金融信息引擎系统。大家渐渐地从依靠投资经理转向了依靠机器。因为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机器才能搜集到海量的数据,快速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你提供快人一步的决策信息。

回望国内,传统机构有招行,他们在打造一款智能投顾产品——摩羯智投。Fintech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各种量化平台平地而起,策略层出不穷。股指期货对冲、事件驱动、多因子策略,在你意识到量化交易这个名词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很大一波机构在运用量化的思想进行投资了,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与精进。现在更是有用机器学习来预测大盘、挖掘新概念的功能实现了。所以说,量化交易一定是一个不能阻挡的方向。

技术革命每隔40年至60年爆发一次,它所带来的转型过程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在每一次的技术革命中,金融资本都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品和服务的最有意愿和最大胆的客户,它时刻为加快交易速度和扩大经营领域准备着,同时以一种间接但是极为重要的方式推动了每一次技术革命。

我们相信,在可见的未来,机构间博弈会逐渐演化成量化策略间的博弈。选股、择时、交易、风控大部分由电脑完成,人负责根据模型调整参数。散户中纯流动性提供者(炮灰)的比例还会增加。

这是一场革命,而你我就在革命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