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周评】震荡行情在超预期降准的催化下或接近尾声,全市场估值有望向上修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3年3月第9周(3月13日-3月17日),市场呈现震荡走势,日均成交额8821亿元,前值8340亿元。上证指数上涨0.63%;万得全A和沪深300分别回调0.58%和0.21%;中证500中证10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回调0.35%、0.91%、1.26%和3.24%;科创50指数上涨2.23%。北上资金净流入147.81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传媒、计算机和通讯板块在AI智能概念的推动下分别上涨5.74%、4.81%和4.48%。建筑板块上涨5.38%,或因1-2月基建数据靓丽,且国企改革新阶段叠加“一带一路”概念催化。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拖累,有色金属、煤炭和基础化工板块分别回调2.06%,2.55%和2.66%。汽车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分别下跌3.19%和5.70%,或因国内乘用车产销量不及市场预期。

欧央行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边际贷款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分别上行至3.75%、3.5%和3.0%。与此前的会议不同,本次会议欧央行未对未来的加息路径提供明确的指引,而是强调由于不确定性上升,货币政策更加依赖数据进行决策。缩表方面,欧央行维持了此前的决定,到2023年6月底APP规模平均每月下降150亿欧元,此后欧央行将定期重新评估 APP 组合缩减的速度。由于加息超预期,市场解读略偏鹰派。记者会上,拉加德表示欧洲银行较2008年更稳健,即使有金融稳定风险,也有合适的工具可以应对。拉加德认为,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不存在权衡取舍,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应对,加息应对通胀,其他流动性工具用于金融稳定。往前看,欧央行将选择加息抗通胀,流动性工具维护金融稳定,经济数据及金融风险情况将决定未来的加息和流动性工具的具体组合。

瑞信自2021年来负面新闻不断,股价已从此前高点下跌86%。近期,瑞士信贷的最大投资者沙特国家银行表示不考虑对瑞信追加投资,隔夜瑞信股票一度下跌超25%、触及1.55瑞士法郎低点,且盘中多次停止交易。此后,瑞士央行和监管机构发表联合声明支持瑞信,表示瑞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必要时将向瑞信提供流动性。瑞士信贷和硅谷银行两个风波相隔时间不足一周,本质上都是利率快速上升后,金融风险暴露。硅谷银行冲击普通储户信心,而瑞信事件又警示机构对手方风险,海外市场难免“人心惶惶”。两个事件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不能轻视银行风险的传染,需要及时出手、果断阻断风险。

3月17日收盘后,央行决定超预期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将于3月27日生效,此次降准大致投放5000-6000亿元的流动性。这也是2023年以来的第一次降准,去年4月和12月央行共计降准两次,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8.4%降到7.8%。此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将进一步降低至约7.6%。央行连续第四个月开展MLF超量操作,此次降准一定程度上超市场预期,或为了稳固国内经济增长基础,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实现平稳复苏,但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稳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回升、特别是年轻人失业率再度上行。此次降准或进一步体现今年政策 “稳增长”、“保就业”的决心。其次,近期海外金融系统风险事件频发,降准强化了稳住市场主体预期的政策导向。再者,降准工具有助于银行体系降低成本、推动信贷扩张、支持实体经济。此次降准信号意义可能大于实际效果,今年稳增长的政策决心或得到进一步确认,经济复苏动能持续走强仍可期待。往前看,重要观察点包括社融增速能否持续回升、结构是否改善,以及房地产周期回升的程度及节奏。

3月15日统计局发布2023年1-2月经济活动数据。整体而言,在去年1-2月全年高点的基数下,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明显回升,体现疫情达峰之后经济的平稳复苏。其中工业生产和零售同比均回升,基建投资继续加快,地产投资同比跌幅明显收窄,或显示地产基本面近期回升拐点已现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去年12月的1.3%回升至2.4%,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0%。疫情度过流行期后,节后复工开工加速,电气机械、铁路船舶制造业同比持续高增,分别录得13.9%、9.7%;汽车制造增加值同比降幅收窄近5%至1%;石油天然气开采、化工制造同比增速回落约3%;纺织业、计算机电子等行业同比增速回落至-3.5%、-2.6%,可能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和外贸走弱的拖累。高频数据同样显示春节后物流景气度较往年偏低。产量上,1-2月钢材、生铁、粗钢等工业原材料产量同比转正回升,或体现基建开工前置,地产开工有所企稳;平板玻璃同比跌幅进一步加深至6.6%,或表明地产竣工端仍较为疲弱。先进制造业产量有所回落,工业机器人产量降幅从12月的9.5%大幅下行至19.2%;机床同比降幅走阔至11.8%;集成电路的降幅再度走阔近10%至17%,或体现外需走弱的拖累。1-2月汽车产量同比降幅从12月的16.7%小幅收窄至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也从55.5%放缓至19.9%。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从12月的-1.8%回升至3.5%,好于市场预期2.9%。分项来看,消费品整体实现回升,但汽车、通讯器材等同比增速形成较大拖累,此外地产产业链相关的建筑装潢材料、家具及家电虽然同比增速较低、但较12月有较大回升;服装、烟酒和日用品的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5.4%、6.1%、3.9%,较22年12月回升超过13%;可选消费品中餐饮、化妆品和金银珠宝同比增速录得9.2%、3.8%、5.9%,较22年12月增速上行超过23%;而汽车类、通讯器材等耐用消费品同比降幅进一步加深;汽车零售同比增速较12月回落14%至-9.4%,部分受基数效应影响;地产产业链相关的家具类、家电及建筑装潢材料同比增速回升8-11个百分点,其中家具类同比增速转正为5.2%。

1-2月名义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去年12月的3.1%回升至5.5%。房地产投资同比跌幅收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小幅上行,基建投资再发力。分部门看:1-2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从去年12月的10.4%进一步上行至12.2%,体现出短期政策对基建投资的支撑尤其显著,与1-2月的社融持续放量互相印证。分行业而言,电气机械、计算机、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保持较高增速,推动制造业投资同比整体上行。但外需偏弱仍带来一定拖累,纺织业、石油煤炭加工同比增速较去年12月大幅回落。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跌幅从去年12月12.7%收窄至5.7%。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亦从44.3%收窄至9.4%;在建面积同比降幅为4.4%,较去年1-12月降幅7.2%有所回升。销售端,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3.6%和0.1%,跌幅较12月31.5%和27.7%显著收窄,各个维度的地产指标显示短期地产周期或已筑底回升。

往前看、经济复苏动能持续走强仍可期待,对1-2月的经济数据不必过于悲观。1)消费实际复苏程度可能强于社零数据,因为商品零售数据统计口径或低估了服务业回升的影响;2)去年1-2月经济活动的同比增速为全年高点,后续随着基数回落、同比或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3)地产领先指标拐点已现,但往前看可能更需担心核心城市库存水平较低带来的房价上行压力;4)社融作为经济周期先行指标表现较强,有望继续支撑基建强劲增长。

国务院重组科技部并组建国家数据局,信创及数字经济发展迎来新起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议案出炉,根据议案:1、将重新组建科技部,将加强新科技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2、将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国家大数据战略、数字要素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我们认为,重组后的科技部将部分原属于科技部的职责划归到其他部门之后,职责定位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推进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自主创新,IT国产化主旋律将更明确;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则意味着我国数字经济、数字要素的规划与建设在顶层的组织架构上得以完善,基础制度建设、数据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有了明确、统一的管理部门负责,对促进推动整个数字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重点关注 

1)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主题,关注信创、产业供应链安全。

2)消费等内需修复的结构性机会。

3)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复机会。

后续跟踪 

1)疫情影响消退下的地产、基建、消费数据。

2)美国货币政策和全球衰退预期。

3)俄乌局势变化。

风险提示:以上市场数据来源wind。本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对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