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小课堂》第四十一期:债券中的“双枪手”——可转债(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是《蓝天小课堂》栏目第四十一期

今天是《蓝天小课堂》的第四十一期,鉴于有些读者可能不太清楚这个栏目的特点和播出时间,先说一下规则:

§本栏目名为《蓝天小课堂》,主要是为大家解答投资理财中的各种问题,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够让普通投资者读懂经济中的一些术语和逻辑,主要是基金相关。

§第二:本栏阅读时间大概在5分钟左右。

§第三:如果你有任何不懂的金融知识,欢迎给我留言。小诺尽量为大家解答

以下就是本期的内容,欢迎留言

人们买股票后根据第二天早上价格的涨跌,

决定他们的投资是否正确,

简直是扯淡

                         ----沃伦·巴菲特

中美贸易战宣布停战后

A股市场实现了大幅反弹

可转债市场借势也迎来快速上涨

5月18日和5月21日两天

中证可转债指数分别上涨0.32%和0.45%

(数据来源:WIND)

可转债市场能够大涨关键是转债的正股实现了上涨

所以可转债的“股性”价值提升

那么,我们回到上一期的问题

为啥可转债基金会出现大跌的情况

遇到股市大跌明明可以安静的享受“债性”稳健收益的呀?

按照道理确实是这样的,但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

基金经理投资可转债之后并不总是通过

转股或者持有到期来获得收益

而是要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的

而交易之所以能够达成

最关键的是大家对未来市场看法不一样

看对了,大赚;看错了,就亏啦

举个例子

基金经理A购买某正股A的可转债A

此时按照面值交易,票面价格是1000元,

利息是1%,转股价是10元

经过一段时间后,A股持续下跌到了7元

一点一点“转股”赚大钱的前景都看不到

如果只是拿着这个1%的利息收益

还不如趁早卖了去投资普通债券

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

所以基金经理A就准备卖掉这个可转债A

那么谁会买A这个可转债呢?

当然是看好A股未来股价走势的基金经理B

基金经理B认为

目前A股的下跌只是暂时的

其基本面很好,政策也给力

一旦市场回暖

A股有可能实现爆发式增长

于是基金经理A就把可转债A卖给了基金经理B

如果未来A股真的暴涨,

比如在转换期其股价涨到了20元/股

投资了可转债A的基金经理B就会获得高收益

此时可转债A的交易价格基本就在2000元左右啦

基金经理A没有赔钱,基金经理B大赚一倍收益

但是这似乎还是没有说明

为啥投资可转债会暴跌

我们还是以上面的例子为例

假如A股未来实现了暴涨,到了20元/股

但是距离转股期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两个月以后才能将债转换为股票

此时,可转债A因为已经明显具有100%的利润

其交易价格基本是从开始的1000元涨到了2000元

面对暴涨之后的可转债A

基金经理A是痛苦而尴尬的

刚卖完不久就上涨了这么多

并且A股最近全是好消息

雄安、海南贸易区、一带一路、MSCI概念一个也不少

这个时候

基金经理A认为可转债A的正股还能涨到40元

那可就是4倍的收益呀

可转债A还具有投资价值的

而基金经理B

在赚了一倍的收益后

认为可转债A的价值已经差不多了

未来极有可能下跌

所以,基金经理A和基金经理B再次交易啦

基金经理B卖出可转债A

此时基金经理A买入的价格是2000元

结果,突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了

可转债A对应的A股开始狂跌

两个月后,在可以转股的时候

其价格跌到了8元/股

由于可转债A的“股性”价值为零

所以,该可转债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从2000元直接下降到1000元

基金经理A亏了50%

这就是为啥投资可转债也会出现大幅亏损的原因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双重特点的投资标的

投资者即需要对债市有深入的研究

同时也要求对可转债的正股有更深入的研究

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股债两市的投资机会

好了

关于可转债我们就说到这里

有啥疑问,欢迎留言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帮助广大关注本微信号的用户更好地掌握本基金产品特点,现制作本资料。本材料中所提案例数据仅供参考,不是最终结果。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不代表本基金业绩。投资者欲了解本基金的详细情况,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诺安基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