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析】中欧价值发现——12年老牌基金这两年突然“跑输同行”,弄撒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4

从成立日2009年7月24日至2021年2月28日,为期11年又7个月, $中欧价值发现混合A(F166005)$  总回报率为260.95%,折合年化回报率约11.70%。

作为一直老牌基金,<中欧价值发现>的总回报率在同行中属于比较好的水平了;但是,2019年~2020年,基金的表现跑输沪深300指数和同行中位/平均,让一些看好基金经理曹名长的基友们开始怀疑:这只基金到底行不行?


1 基本信息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网,招募说明书


<中欧价值发现>于2009年7月成立,距今运作了11年又7个月,最新规模27亿——作为一只成立这么久的基金,这个规模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很大。

 

《招募说明书》中的投资范围: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60%-95%——偏股型基金


2 历任基金经理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网


<中欧价值发现>经历过四任基金经理。

第一任,王磊(2009.07.24~2010.09.03);第二任,苟开红(2009.10.10~2015.05.28),这两位目前都已经不在公募任职。

第三任,张燕(2015.05.29~2016.11.16),跳槽到了中银国际证券。

第四任,曹名长(2015.11.20至今),是非常非常资深的基金经理,1996年就入行了,从2006年开始在新华基金担任基金经理,2015年加入中欧基金。

这四段时间,因为基金经理的不同,基金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3 历史规模

以下是<中欧价值发现>的规模变动和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网


目前,<中欧价值成长>的净资产约27亿,规模不大。

 

<中欧价值成长>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一直比较高:2011年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这8年期间,机构投资者长期占70%以上;从2019年开始,机构投资者陆续退出,到2020年中,机构和个人各占50%左右。


基金的规模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个是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具体体现在基金份额的变动,代表了投资者的看多/看空的态度;

一个是基金本身的投资表现,具体体现在复权单位净值的变化,代表基金的投资实力。

以下是这两个因素的历史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因为机构投资者偏多,我们对比份额变动和基金净值,<中欧价值成长>没有明显的“散户化”特征:比如,2018年Q2~2018年Q4,基金的净值是下降的,但是份额却从28亿份暴涨到了78亿份。

虽然同大部分“合格”的基金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中欧价值成长>的净值整体是上涨的,但是基金最新的份额却跟2013年的时候差不多——是基金公司没有重点宣传吗?还是基金的表现不够吸引投资者?


4 历史表现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成立日2009年7月24日至2021年2月28日,为期11年又7个月,<中欧价值发现>总回报率为260.95%,折合年化回报率约11.70%;同期【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总回报率为81.49%,折合年化回报率约5.27%。

沪深300全收益指数:考虑了“分红再投资”的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


这个收益率到底是啥水平?为什么成立那么久还只有那么点规模?

我们找到市场上所有在2009年7月24日以前成立的权益类基金,以下是基金的最新规模和区间回报率(2009.07.24~2021.02.28):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一共有335只权益类基金拥有2009.07.24~2021.02.28这段时间的收益,<中欧价值发现>区间收益率261%其实算是优秀的,排在第65位。

而且可以发现,老牌基金未必规模就能做到很大:这335只基金中,只有49只规模在50亿以上,<中欧价值成长>这27亿的规模甚至能排在第95位。


以下是<中欧价值发现>的季度/年度回报: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11个完整年份里,<中欧价值成长>有8年是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整体还行;3个跑输年份分别是2014年、2019年和2020年,<中欧价值成长>分别跑输沪深300指数27%、10%和13%。

我个人还是挺少看到基金在2019年和2020年跑输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在这两年发生了什么?投资策略是怎样的?这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的。


现任基金经理曹名长管理期间表现: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从曹名长接任日2015.11.20至2021.02.28,为期5年又3个月,<中欧价值发现>总回报率为76.50%,折合年化回报率约11.37%;同期【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总回报率为57.59%,折合年化回报率约9.01%。


5 历史排名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中欧价值发现>的相对排名在2018年以前还很不错,一直在前50%;最近的2019年和2020年,排名掉到了50%以后,分别是67%和86%。


在现任基金经理曹名长管理的五个完整年度里,基金的相对排名百分位分别是:2016年8%、2017年17%、2018年40%、2019年67%和2020年86%——不得不说,2019年和2020年的表现真的有点“拉胯”。


6 上行/下行区间收益率

我们把【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上涨/下跌的阶段做大概的切割,看看对应期间<中欧价值发现>的表现: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中欧价值发现>主要还是弱在最近的第⑪和⑫阶段,不管是市场下行期(⑪ 2019.04.19~2020.03.23)还是上行期(⑫ 2020.03.23至今),基金都没有跑赢沪深300指数,更是远远落后于同行中位/平均水平。

 

7 历史股票仓位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在前任基金经理管理下,<中欧价值发现>会做主动的仓位管理,调得最低的时候是2015年Q1末,股票仓位为69%,回头看,这个降仓位的动作是正确的。

在现任基金经理曹名长管理期间(2015.11.20至今),基金基本没有仓位管理,股票仓位一直在90%+。

你可能看到基金在2017年Q1末的股票仓位是81%,比平时的90%+要低,看起来是在最仓位管理,但其实,2017年Q1期间,基金面临大额申购,份额从10亿份一下涨到了24亿份,因此,这81%股票仓位大概率是基金经理拿到钱还没来得及建仓导致的。

 

8 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第一任基金经理管理时间太短,只有1年;在第二任基金经理管理下,<中欧价值发现>的行业分布非常分散,我眼睛都快看花了——一共有28个申万行业,这只基金布局了25个以上,并且很少有15%以上仓位的行业。

 

在第三任和现任基金经理管理下,<中欧价值发现>的行业分布比之前集中一些了,虽然仍然是多行业配置,但是有较明显的重仓行业。

比如,现任曹名长管理期间,基金在2017年末~2019年中有15%+的“医药生物”,在2018年中~2020中有15%+的“房地产”,在2019年末~2020年中有20%左右的“汽车”。

 

9 运作分析

因为雪球篇幅限制,以下是基金2019年~2020年期间的《运作分析》,因为这只基金主要“拉胯”在2019年和2020年。(如果要看成立以来完整版,请移步公众号“基金评价笔记”)


2019年Q1

2019年一季度A股市场全面上涨。截至3月29日,上证50上涨23.78%,上证综指上涨23.93%,沪深300上涨28.62%,中小板指上涨35.66%,创业板指上涨35.43%。从行业来看,计算机,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银行,公用事业,建筑装饰,汽车,钢铁等行业表现较弱。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中欧价值发现本季度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2019年一季度股票市场摆脱2018年颓势,大幅上涨。1月份蓝筹企稳上涨,2月份开始中小市值公司股价见底快速上行。2018年底市场非常悲观,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大股市仍有较大风险,但我们保持了对市场较为乐观的判断,仓位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我们认为市场的估值已经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且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对经济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高层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因此我们之前就判断2019年股市会有好的表现。2018年市场大幅下跌主要是流动性明显收紧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并影响了经济增长。目前这个负面因素已经消除,而且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乃至全球的流动性都会保持较宽松的状态,利率价格也已经明显下降,对于估值合理、有持续增长性的个股构成明显的支撑。另一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中美贸易摩擦也有缓和的态势,中美的经济增长压力促使双方都有达成协议的动力。

展望后市,我们坚持认为对于未来的股市应该保持乐观,尽管各指数已经有所上涨,但蓝筹的涨幅不大,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下,市场没有系统性风险,即使指数不上涨也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选到好的投资标的,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风格上看,我们仍然看好价值成长蓝筹和低估值蓝筹,并坚持以此类个股的投资为主;同时我们在挖掘估值趋近于合理,因为市场流动性下降而股价受到压制,未来将保持较高业绩增速的成长类个股。


2019年Q2

2019年二季度A股市场整体呈现下跌。截至6月28日,上证综指下跌3.62%,沪深300下跌1.21%,中小板指下跌10.99%,创业板指下跌10.75%,仅上证50上涨3.24%。从行业来看,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银行、非银金融、休闲服务等行业表现较好,行业整体取得正收益;传媒、轻工、钢铁、纺织服装、建筑装饰、电气设备、综合、化工、电子、计算机房地产等表现都不佳,整体跌幅超过10%。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

2019年二季度股票市场在冲高后回落调整。一季度的上涨主要体现为估值的修复,在流动性的支持下高弹性的中小板、创业板指数涨幅更大,但受到4月份流动性预期收紧、中美贸易摩擦重新加剧、市场获利回吐等原因的影响,二季度后市场全面调整,尤其以中小创为主,价值蓝筹要表现更稳健些。2019年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对于股市的表现影响更为直接,也更容易反复。

展望后市,我们仍坚持一直以来的观点,对于股市长期走势表示乐观。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有足够的工具去防范化解风险;企业经营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内部分配的优化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比起房产、债券等资产,我们认为优质的股权资产是投资者未来最该优先配置的资产,可以贡献超额的收益。目前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都在扩张,我们认为未来会看到宏观经济的企稳复苏;中美之间的竞争会常态化,贸易谈判大概率会达成,但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并不会消失,这个因素未来也会慢慢为市场所习惯,对市场的冲击会越来越小。在目前估值仍较低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会稳健上涨。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风格上看,我们仍然看好价值成长蓝筹和低估值蓝筹,并坚持以此类个股的投资为主;同时我们在挖掘估值趋近于合理,因为市场流动性下降而股价受到压制,未来将保持较高业绩增速的成长类个股。上半年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股大幅跑赢市场,后市要更重视来自于业绩弹性较大的行业优质个股的投资机会。


2019年Q3

2019年三季度A股市场指数整体呈现盘整,但风格分化明显。截至9月30日,上证综指下跌2.47%,沪深300下跌0.29%,中小板指上涨5.62%,创业板指上涨7.68%,上证50下跌1.12%。从行业来看,科技板块和消费板块表现更佳:电子、生物医药、计算机、食品饮料、国防军工、休闲服务等行业表现较好,行业整体取得正收益;钢铁、采掘、建筑装饰、有色、房地产、商业贸易、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表现都不佳,整体跌幅超过5%。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

2019年三季度市场风格出现分化,由于宏观经济的疲弱,以及市场继续预期政府对地产的高压政策持续,与传统地产、基建产业相关的产业链均表现不佳,资金涌入科技链条,特别是华为产业链,呈现出电子等行业大涨,个股股价快速翻倍,而地产链个股表现疲弱。2019年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对于股市的表现影响更为直接,也更容易反复.展望后市,我们仍坚持一直以来的观点,我们认为中国股市是国内最好的大类资产,也是全球金融资产中非常好的选择,中国股市将迎来长期最佳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有增速压力,但韧性很强,经济结构更加完整、健康,经济质量稳步提升,金融系统的风险逐步拆除,能够抵御外部冲击;企业经营环境逐步改善,各种政策都让利于制造业、让利于居民,这种内部分配的优化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盈利增长是股市长期上行的基础。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流动性总体充裕将有利于经济筑底复苏,有利于市场估值稳定。中美的摩擦未来会长期存在,中美之间的竞争会常态化,贸易谈判大概率会达成,但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并不会消失,这个因素未来也会慢慢为市场所习惯,对市场的冲击会越来越小。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风格上看,我们仍然看好价值成长蓝筹和低估值蓝筹,并坚持以此类个股的投资为主。过去两年市场表现最好的是与经济相关度较低的行业和个股,追逐安全资产、逆周期资产、核心资产,我们认为这类资产的估值总体上已经比较高,仅有少数个股低估,未来我们会更关注与经济相关度高些的行业中低估值的个股。


2019年Q4

2019年四季度A股市场指数整体上行,上涨主要来自于12月,深圳市场表现强于上海市场。截至12月31日,上证综指上涨4.99%,沪深300上涨7.39%,中小板指上涨10.59%,创业板指上涨10.48%,上证50上涨5.71%。从行业看,建材、家电、电子、传媒、地产、有色等行业表现较好,涨幅超过10%;公用事业、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采掘等行业表现较弱,涨幅较小。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

由于2019年前三季度市场已经累计了较大的涨幅,短期市场缺乏明确的主线,四季度市场首先是震荡盘整,直到12月初才开始上涨。四季度宏观经济增速仍有所下行,因此政策继续加大逆周期调控的力度,经济筑底的信号开始陆续显现。11月PMI指数超出市场预期,国外经济亦开始复苏,大宗商品市场工业品价格上涨,市场开始尝试去相信传统周期类的资产的低估值可以得到一定的修复。其中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分别因为盈利持续的高景气和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良好预期,受到市场追捧;科技类板块中半导体和传媒接替5G成为偏好成长股的投资者新的选择。

展望后市,我们仍坚持一直以来的观点:尽管部分行业2019年累计了较大的涨幅,估值有些贵,但仍有非常多的个股处于历史估值的最低位,市场整体的绝对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认为市场长期有上行风险。权益资产目前的风险溢价较高,考虑到无风险利率绝对值处于历史低位,优质权益资产是国内大类资产中最好的选择;全球对比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估值比其他市场还要低,考虑到全球大资金对于中国权益资产仍低配,因此未来外资的持续流入也是可持续的。中国宏观经济有增速压力,但没有失速的风险,且未来经济结构更健康;经济系统中的风险有序暴露、消化,经济、金融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减税、降费、开放,让利于企业,使得优质的企业不断提升效率,提升市占率,即使经济增速下降一点,企业增速也可以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中美之间即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有利于经济短期企稳,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和消费者的信心。中国与美国的竞争会持续下去,从长期来讲我们不能低估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并做好应对策略;短期来说,市场已经接受这样的格局,短期事件对市场的冲击会越来越小。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风格上看,我们仍然看好价值成长蓝筹和低估值蓝筹,并坚持以此类个股的投资为主。过去两年市场表现最好的是与经济相关度较低的行业和个股,追逐安全资产、逆周期资产、核心资产,我们认为这类资产的估值总体上已经比较高,仅有少数个股低估,未来我们会更关注与经济相关度高些的行业中低估值的个股。


2020年Q1

2020年一季度A股市场总体呈下跌走势,波动较大,风格分化明显。截至3月31日,上证50下跌12.20%,上证综指下跌9.83%,沪深300下跌10.02%,中小板指下跌1.94%,创业板指上涨4.10%。从行业来看,农林牧渔,医药生物,计算机,通信,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较好;休闲服务,采掘,家用电器,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银行,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表现较弱。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中欧价值发现一季度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就是新冠疫情的出现。从1月份疫情在国内快速发展,到2月份政府通过严格的管控措施疫情迅速被控制住,再到3月份疫情在国外爆发并急剧恶化,极大的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宏观经济形成明显的拖累,市场利率快速下行,货币与财政、各项产业政策迅速做出调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欧美股市出现多次熔断,与之相比中国A股表现相对较好。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餐饮旅游、航空运输、百货零售首当其冲,可选消费的汽车的销售、生产与房地产销售也受到直接影响,家电家居建材线下销售大幅下滑,建筑施工、制造业的生产销售短期也停滞。在居家隔离的管控政策下,必选消费、在线办公、网络游戏、电商与快递物流、医疗与防护设备等是少数受益于疫情的领域。总体来讲,经济停滞导致的经济损失巨大。当前疫情仍十分严峻,宏观经济的恢复面临着不确定性,政策刺激的力度仍有较大的分歧,但我们仍然对后市持乐观的态度。疫情终将过去,经济也必然会逐步恢复正常。疫情使得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货币与财政政策会保持较强的刺激力度,股市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的低位,尤其是大量的传统行业低估值蓝筹。短期这些低估值蓝筹同样面临着盈利下调的风险,但与其他国内其他大类资产如地产、债券等相比,低估值蓝筹的可预期收益率显著高于他们。近期我们观察到部分经营较为非常稳定的传统行业龙头公司股息率已经高达8%,且承诺在未来3年都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而目前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仅2.5%。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选择很明确。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很快控制住了疫情,能够更早的投入到经济恢复当中去,在复工过程中应对潜在的疫情复发我们也是更具经验。同时我们具有潜在更高的增速与更低的市场估值,前期因为流动性问题快速流出中国市场的资金会持续不断的回流,这会促进国内核心资产估值的回归。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风格上看,我们更看好传统行业低估值蓝筹,这些行业的龙头公司通过增加市场份额、效率提升、产业链纵向整合、向新领域的拓展仍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但市场仅因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预期对这些行业优质公司的潜在增长视而不见。而新兴产业绝对估值较高,增长有不达预期的风险。传统行业估值与新兴行业估值的差异已经在历史最高的位置,我们相信在未来这种差异会得到修复。


2020年Q2

2020年二季度,A股市场V型反转,市场见底后持续上涨。截至6月30日,上证50上涨9.40%,上证综指上涨8.52%,沪深300上涨12.96%,中小板指上涨23.24%,创业板指上涨30.25%。从行业来看,休闲服务、电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传媒等行业表现较好;建筑装饰、纺织服装、采掘、银行、钢铁等行业表现较弱。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

二季度疫情迅速缓解,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疫情的缓解使得市场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的预期逐渐变得乐观,全球股市同步快速向上,尤其是代表成长方向的医药、消费、科技类资产受到投资者的追捧,A股创业板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抢眼。国内宏观经济恢复迅速且持续上行:社融增速超过12%,PMI指数保持在50以上,BCI投资指数显示企业投资意愿持续增长;基建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大幅增长;房地产销售V型反转,6月份百强房企销售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疫情防护用品的大幅增长使得贸易出口显著超预期;汽车批发零售数据同样持续恢复至同比正增长。经历了疫情的极限压力测试,证明了中国宏观经济内在韧性很强,凸显了中国高效的动员能力、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随着经济的恢复,我们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从危机模式向常态化转变。由于疫情仍会反复,我们需防范疫情二次爆发带来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国外的疫情控制局势并不乐观。也正是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快速退出,甚至需要再增加新的基建、减税等措施去刺激经济,这对全球的权益市场有利。另一需要关注的风险是中美的摩擦,中美长期竞争态势已然形成,在大选前最重要的这段时间内,美国可能对中国增加新的遏制动作,这可能会带来市场的波动。目前市场传统蓝筹的估值处于历史极低位置,发生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概率极低,因此我们对市场中长期较为乐观。随着经济的复苏,利率、PPI将逐步上行,顺周期的行业将得到表现的机会。利率上行的阶段,债券资产的吸引力将下降。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大环境中,银行将增加权益资产的比例以保证理财产品稳定的收益率。保险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监管层不断的放开权限,促使保险公司增加权益资产比例。从目前利率的绝对水平来看,大量低估值高股息的蓝筹股息率超过十年国债利率水平,并且这些公司仍将保持稳健的增长,对于投资者来讲,这类资产的吸引力明显超过债券。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讲,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更快,股市的估值更低,国家治理能力突出,并且中国在不断放松国外投资者进入中国的限制,国外资金将持续的流入中国股市。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风格上看,我们更看好传统行业低估值蓝筹。目前宏观经济已经明确企稳向好,传统行业龙头公司的持续成长性远超过市场的悲观预期,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这些方向成长性确实好但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高的位置,如果成长不及预期,将面临着股价的回归。


2020年Q3

2020年三季度市场继续上涨,成长风格仍然占据优势。截至9月30日,上证综指上涨7.82%,沪深300上涨10.17%,中小板指上涨8.19%,创业板指上涨5.60%,上证50上涨9.87%。从行业来看,休闲服务、国防军工、电气设备、汽车、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行业收益较高;通信、商业贸易、计算机、农林牧渔、银行等行业表现较差。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中欧价值发现明显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2020年三季度随着宏观经济指标不断向好,呈现稳健复苏态势,市场更加关注与经济相关度高的中游制造业,电力设备、化工、机械、建筑材料、家电家居等行业的龙头公司明显上涨。与此同时,持续复苏的消费行业也受到市场追捧。上半年表现抢眼的TMT板块整体进入调整态势。与上半年的疫情当中的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三季度货币政策开始进入正常状态,无风险利率持续上行。截止到三季度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达到3.15%。我们仍看好市场的长期表现,但未来主要有三个因素需要关注:第一个是美欧二次疫情。美欧二次疫情爆发以及印度、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疫情防控不利导致其持续发酵,使得全球需求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来讲,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发展中国家疫情严重,其产品的生产受到影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将会受益,但如果疫情超预期的严重,进而严重影响到总的需求,中国在有些领域同样也会受到影响。第二个因素是美国大选。不同的总统拥有不同的治国理念,与中国竞争的策略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会带来股票资产风险偏好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不同结构的投资组合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第三是目前股市内在结构的估值系统处于一种极端状态。传统行业如银行、地产等仍处于历史估值的最低位,而计算机、食品饮料等处于历史的最高水平上,整个系统处于一种割裂、不稳定的状态,将可能呈现出较高的波动率。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风格上看,我们仍然看好价值成长蓝筹和低估值蓝筹,并坚持以此类个股的投资为主。我们看好经济持续复苏下,金融行业、传统周期性行业、可选消费品的投资机会。


2020年Q4

2020年四季度A股市场继续上行,深市仍强于沪市.截至12月31日,上证综指上涨7.92%,深圳成指上涨12.11%,沪深300上涨13.60%,中小板指上涨10.07%,创业板指上涨15.21%,上证50上涨12.63%,红利指数仅上涨2.27%.行业来看,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国防军工,汽车等行业表现较好;房地产,通信,计算机,传媒,纺织服装,商业贸易等行业四季度表现较差。

本基金在操作上秉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守低估值蓝筹。

下半年以来随着欧美国家疫情减轻,经济逐步恢复,我国出口产业链呈现高景气,生产采购十分积极,国内制造业投资得到恢复,经济向好态势明确;随着经济的复苏,流动性开始收紧,监管层在部分领域继续引导推进降杠杆。四季度大宗商品市场行情火爆,粮食价格明显上行,工业金属中铜期货价格亦大幅上行,能化产品中原油价格稳步上涨,部分化工品种价格大幅拉升。2020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冲击了本已羸弱的全球经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经济体开闸放水,支撑资产价格;给居民发放补贴,尽力维持消费需求维护社会基本安定。在全球所有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表现最好,高效有力的应对疫情,并迅速实现生产生活正常,国民经济快速恢复。2020年中国股市给投资者带来的非常好的回报,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流动性的宽松,居民资产配置的变化,以及全球市场投资者对于中国资产的追捧。从经济本身来讲,中国当然是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经济体,但毕竟增长2-3%左右。也就是说,2020年中国股市投资者赚到的主要是估值提升的钱。同时,2020年也是中国股市历史上风格分化非常大的一年。对于传统的价值投资者来讲,是挑战非常大的一年。绝大部分投资者2020年不断的买入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药,新能源,军工等行业上市公司,而对于目前宏观经济的主要结构地产、基建以及与之高度相关的银行、保险、建筑等资产非常悲观,进而不断的抛售。我们认为投资者在短期对于消费品的确定性和科技行业的成长进行了过度的定价,而低估了所谓夕阳行业的稳定性。展望未来,我们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短期较为乐观。中国高效的动员组织能力将保证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中,在全球逐步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过程中,保持经济较强的增长;中期我们面临与美国的竞争,仍有波折;但长期,我们坚信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必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的龙头。

展望股票市场,目前整体估值并不是非常高,但分化极为严重。考虑到未来1-2年经济上行,企业盈利将上行,我们让认为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但波动会加剧。资产结构来看,我们认为过去两年消费、科技行业的股票估值已经较高,预期投资回报不佳,未来1-2年估值极低的金融周期类的资产更具有吸引力。我们重点看好汽车、家电家居等可选消费,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以及化工、有色、造纸等制造业。此外,餐饮旅游等消费服务业中估值合理的公司也值得重点关注。


从投资风格上看,不管是前任还是现任,基金一直秉持的是“价值投资”的理念。

现任曹名长:一直以“价值成长蓝筹”和“低估值蓝筹”为主,并坚持以此类个股的投资为主;偶尔,基金也会挖掘估值趋近于合理,因为市场流动性下降而股价受到压制,未来将保持较高业绩增速的成长类个股。

基金经理对“估值”的要求非常高,在2020年Q2就认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这些方向成长性确实好但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高的位置,如果成长不及预期,将面临着股价的回归”,反而把视角放在了“部分经营较为非常稳定的传统行业龙头公司股息率已经高达8%,且承诺在未来3年都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并且,基金经理在2020年下半年就开始“看好经济持续复苏下,金融行业、传统周期性行业、可选消费品的投资机会”。

 

10 历史换手率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在前任基金经理管理期间,基金的换手率大约是是同行的中位水平,有时候略高一些,有时候略低一些。

在现任曹名长管理期间(2015.11.20至今),基金的换手率明显低于同行水平,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基金经理采用的是基于基本面的“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


基金换手率的高低反映的是基金进行股票买卖操作的频繁程度。较高的换手率是基金操作风格灵活的表现;而较低的换手率则说明基金的操作风格相对稳健,比较注重通过买入并持有策略为投资者创造收益。

在不同市场环境中,不同操作风格的基金优势也不尽相同。如果在行业轮动较快,个股表现活跃的环境中,换手率高的基金总体来讲更具优势,因为这一类基金投资风格更加灵活主动,更倾向于通过波段操作以及把握市场热点来提高基金的收益水平。但是在震荡下行的市场环境中,这一类基金的表现可能不如那些换手率较低的基金,因为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高换手率的基金频繁进行调整,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均会增加,而且如果调整结果不理想,更会直接加速基金的损失。

除了基金经理本身的操作风格以外,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基金换手率。比如,当基金经理发生更换时,后任基金经理需要换仓,进而导致当期换手率提高;又比如,当基金的投资人比较频繁或者大额的申购/赎回基金时,基金经理就不得不买入/卖出手上的股票,被动提高了基金换手率。

高换手率的基金,他的季度末/半年末的静态数据可参考性就会下降,因为我们看到他季度末重仓某只股票或者某个行业,并不代表他当季一直在重仓,他当季的业绩也未必来源于我们所看到的季度末时点重仓的股票。

 

11 历史持股集中度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在前任基金经理管理期间,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低于同行水平,并且持股数量非常多。

在现任曹名长管理期间(2015.11.20至今),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也是低于同行水平;但是,2019年中~2020年中,持股数量逐步减少,并且集中度略微提升。


小总结

作为一只老牌基金,<中欧价值发现>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的总体回报率属于同行中较好的水平。

结合行业分布、运作分析和换手率等数据,我们发现<中欧价值发现>长期秉承“价值投资”的逻辑。现任基金经理曹名长偏好“价值成长蓝筹”+“低估值蓝筹”,采用“自下而上”选股逻辑,不会择时做仓位管理,也不太会追热点,换手率非常低,行业分布比前任集中一些,看好的行业有15%-20%左右的比重,个股集中度低。

2019年~2020年,基金的收益率不如沪深300指数,并且明显跑输同行,可能让部分基友们开始怀疑基金的投资能力。

而这两年“拉胯”的原因是:基金对“高估值”的容忍度比较低;并且,基金的投资可能偏左侧,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顺周期板块。

对于目前已经持有该基金的基友们,即使你可能对这个基金的表现不太满意,但我们不建议现在赎回这只基金。

 @中欧基金   @蛋卷基金   

全部讨论

2021-03-01 13:06

他布局的基本都是中小盘,在抱团龙头加剧的大背景下,真不好说未来怎么样

2021-02-28 12:23

谢谢十三姨,刚在公众号看到啦!我选择相信曹先生,目前场内持有中欧恒利

2021-02-28 10:07

大V组合都不买老曹,可咋整,赶紧淘汰张坤,把老曹买起来,把老曹的净值也买起来。

2021-02-28 09:46

老曹也需要一个icao粉丝后援会

2021-02-28 07:02

散户都在抄作业跟着买,怎么可能还做得好?

2021-02-28 00:02

中欧时代先锋跌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