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报率超50%,这只指数有点牛~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8喜欢:14

(全文共3000字,大约阅读10分钟)

本文所涉及【华宝中证医疗ETF】$医疗ETF(SH512170)$来自热心网友翻牌,感谢~~~

相关推荐

如何投资看好但看不懂的行业——医疗保健行业指数(海外篇)

如何投资看好但看不懂的行业——医药卫生行业指数(国内篇)

我们上期在微信公众号整理的“医药卫生”行业相关指数漏了三个,以下统计为准: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目前,市面上一共有19只指数跟“医药卫生”行业相关,并且有对应的ETF或者指数基金可以购买。

进一步的,我们把中证指数公司发行的指数分为两大类: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以上指数选择的都是属于中证行业分类标准下“医药卫生”行业的股票,只是:

全指医药】:在全市场中选

医药100】:在全市场中选最大的100个(唯一一只“等权重”指数)

中证医药】:在“中证800”成分股中选

300医药】:在“沪深300”成分股中选

500医药】:在“中证500”成分股中选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以上指数除【800医药】,其他都是在全市场选指数,只是挑选的细分领域不同。

Q1:相较于投资比较宽泛的“医药卫生”行业指数(第一类),把焦点聚集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中证医疗】是不是更好?

——相比较于买一整个篮子,单独买鹌鹑蛋是不是更好?

Q2:在已经配置了第一类指数的基础上,有没有额外配置【中证医疗】的必要性?

——我已经把一整个篮子都买回来了,还要特地买鹌鹑蛋吗?

把【中证医疗】与【全指医药】【医药100】【中证医药】【300医药】【500医药】(以下简称“篮子系”指数)做多方面的对比。


提前先道个歉:因为我们的金融软件这几天不能用,所以以下有一些数据是缺失的,涨跌幅也是从各个公开网站拼凑并核对下来的,但不影响我们今天的结论~~如果后续有新的发现,我们会在公众号上更新。

正文

通过【全指医药】的细分行业分布,可以大概了解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大致分布: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全指医药】最新的市值占比依次为:“化学制药”33.59%;“医疗器械服务”24.22%;“中药”16.55%;“生物制品”15.49%;“医药商业”6.15%。

以下是我们之前推荐的【300医药】和【医药100】的细分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300医药】最新的市值占比依次为:“化学制药”41.13%;“生物制品”22.62%;“中药”16.52%;“医疗器械服务”15.18%;“医药商业”3.21%。

医药100】最新的市值占比依次为:“化学制药”19.32%;“中药”13.15%;“医疗器械服务”12.45%;“生物制品”11.3%;“医药商业”7.03%。

由于采用“等权重”加权,因此【医药100】的细分行业分布更加均衡。

以下是【中证医疗】的细分行业分布,其中,“医疗器械服务”占据绝对权重,最新占比87.63%: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中证医疗】所覆盖的行业显然更加——

以下是各指数成分股的重合程度: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重合的意思就是你有的成分股我也有~

我们之前的发现:

(1)【全指医药】覆盖了其他四只指数所有的成分股,从“股票覆盖面”角度来说,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

(2)由于“中证800”的成分股=“沪深300”的成分股+“中证500”的成分股,因此【中证医药】的成分股=【300医药】的成分股+【500医药】的成分股;【300医药】的成分股和【500医药】的成分股完全不重合。

加入【中证医疗】进行对比:

(1)尽管【全指医药】覆盖面很广,属于医药卫生行业中篮子最大的指数,但仍然未全部覆盖【中证医疗】的成分股——10%左右的权重占比未覆盖。

我们仔细看了未覆盖的8只成分股,除了市值比较小(全指医药剔除了“成交金额排名后 10%以及累计总市值占比达到 98% 以后的股票”)没被加入以外,还有两只并未分在“医药卫生”行业之中——山东药玻全指材料)、思创医惠全指信息)。

(2)【中证医疗】与【医药100】的成分股重合度次之——【中证医疗】中有75%权重的个股包含在【医药100】中。但是【医药100】是等权重的,【中证医疗】是按市值加权的,所以预测他们的表现差异还是会比较大。

(3)【中证医疗】与其他指数所覆盖的股票重合度比较低——与【300医药】重合的股票在【中证医疗】中占30%的权重;与【500医药】重合的股票在【中证医疗】中占14%的权重。

从细分行业分布和成分股重合度角度来说,【中证医疗】相较于这些“篮子系”指数,是有一定独特性的——【中证医疗】覆盖的好多股票,“篮子系”指数未必覆盖。

以下为相关指数的年度回报:(红色为当年表现最佳,绿色为当年表现最差)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我们之前的发现:

(1)【医药100】和【300医药】就像是硬币的两面。2013年-2015年【医药100】最佳,【300医药】最差或第二差;2016年-2018年【300医药】最佳,【医药100】最差或第二差。

(2)我们通过比较【医药100】和【医药生物】的历史表现(两者都含有100只成分股,且重合度很高——共有93只重合),发现:【医药100】“等权重”的加权方法给指数本身贡献了更多的收益。

加入【中证医疗】进行对比:

(1)从指数基准日以来的累计回报看,【中证医疗】过去近15年的净值累计增长是最低的,考虑到该行业的分红率本身就不高(【中证医疗】最新股息率<分红/市价>为0.45%),因此【中证医疗】长期整体的回报水平低于其他“篮子系”指数。

(2)如果分年度看,【医药100】和【300医药】的硬币两面性被打破了,【中证医疗】的收益不是今年最佳就是今年最差,甚至有些年份其他指数都是赚的,它却是亏的,看起来弹性还是挺大的。

看看月收益率表现呢: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月度回报也是呈现这样的特点:大部分时候不是最强就是最差。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相较于“篮子系”指数,【中证医疗】的收益率波动更大,而高波动,或者说较大的单月回撤,是影响其长期回报的敌人。

看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回答Q1:相较于投资比较宽泛的“医药卫生”行业指数(第一类),把焦点聚集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是不是更好?

如果你是像十三姨一样“医药医疗等”相关领域的投资小白,并且打算长期配置一部分该行业的指数,我们还是推荐之前的【医药100】和【300医药】。理由是:

(1)【医药100】和【300医药】在不同市场风格下表现出较为鲜明的特点和互补性:前者“偏成长”,后者“偏价值”;同时,在市场系统性下跌的情况下,【300医药】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跌性”。

(2)作为一个投资小白,我们实在分不清哪个细分领域的表现会更好,而【中证医疗】仅覆盖“医疗器械服务”这个细分领域,不如【医药100】和【300医药】的行业覆盖面广。

(3)【中证医疗】波动性比其他指数大,大幅度的回撤会损耗我们的长期回报。

如果你对该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或者看好“医疗器械服务”这个版块,那么【中证医疗】是不错的选择,因为:

(1)【中证医疗】的细分行业针对性更强。

(2)其单独年份或者月份的上涨幅度确实可以比“篮子系”指数高很多。比如今年(截至2019.12.15),其回报率就达到了50%,秒杀一众“篮子系”指数。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尽管月度回报有好有坏,但大家毕竟都是同一大行业内的指数,其月收益率相关度还是挺高的。


如果两个指数的关联性比较高的话,那么分散配置的意义就不大了。我们以这里相关性最低(0.8589)的【300医药】和【中证医疗】为例:

如果我们把手上的钱五五开,一半投资【300医药】,一半投资【中证医疗】,并且每个月进行再平衡: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最后发现,资产组合收益率并没有提升,总体回报率差不多就是【300医药】和【中证医疗】的收益率的平均数。

给大家一个利用低相关性进行资产配置的正面例子:

【沪深300】和【标普500】的季度收益率相关性在0.3-0.5左右,如果我们把要投资的钱进行7/3开,或者5/5开,并进行季度再平衡。

那么,组合的长期回报率高于任何一个单一指数。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因此,关于Q2:已经买了第一类“篮子系”指数,还有没有必要再额外配置【中证医疗】?

如果你是抱着“分散风险,提高整体收益率”的想法,那么回答是:可以,但没必要。因为:

高相关性决定了这样的资产组合提高不了整体回报率。

(有可能可以降低月收益率的波动程度,但是这只能给你带来心灵上的安慰,提高不了实际的回报率)

以下是跟踪【中证医疗】的相关ETF或指数基金:

资料来源:基金公司官网

虽然唯一一只ETF【华宝中证医疗】规模只有0.84亿,但毕竟今年5月20日才成立,可以理解。

在没什么原则性问题的情况下,跟踪指数我们还是推荐使用ETF这个投资工具。

资料来源:相关ETF季度报告


谢谢阅读

全部讨论

2019-12-18 22:46

我提几个问题:
第一,没有介绍相关指数的市盈率,目前文章里提到的所有指数,中证医疗指数的市盈率百分位是最低的,大概27%左右,相比较其他医药指数,目前配置的价值更大。
第二,美股的历史看,医疗器械和服务指数的收益是能跑赢标普500和主流医药指数的,未来中国药品带量采购会成为常态,药企的增长潜力相对就没有医疗器械服务那么大了,所以现在下定义说中证医疗不好为时过早。
第三,说医药100的收益好是因为等权重因子,在文章给出的理由不够充分,因为在中国,大部分市值加权的指数是能跑赢等权重指数的,比如深证红利之于中证红利。
最后,总体来说,内容质量瑕不掩瑜,给作者点个赞!

另外补充一下,文章里给出的中证医疗指数的行业构成是错误的,实际上,中证医疗指数里,医疗服务股占比42%,医疗器械股占比48%,看中证医疗的十大重仓就能知道,爱尔眼科,美年健康,通策医疗这些医疗服务的大牛股都在前十,其中爱尔眼科是第一大重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