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稀土永磁产业报告

稀金计算 中国稀金谷大数据 2022-07-11 18:00 发表

稀土永磁行业概况稀土永磁产业全景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包括:1) 上游:稀土原料和关键设备;2) 中游:生产加工制成的功能材料产品,包括钐钴、钕铁硼及新型稀土永磁材料;3) 下游:材料的终端应用,包括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家电、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钕铁硼技术路线图钕铁硼永磁市场规模全球钕铁硼市场规模增长显著,2021年全球钕铁硼产量超22万吨,中国钕铁硼产量达21.65万吨,占比超过90%。我国近五年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稳步增长,增长量主要来自烧结钕铁硼,CAGR超7%。据Frost&Sullivan 预测,到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及烧结钕铁硼产量将分别达到31.02万吨和29.67万吨。2020年中国钕铁硼主要应用领域的消费量约4.1万吨,预计到2025年达6.2万吨,市场空间巨大。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预计将成为钕铁硼的最大市场驱动力,需求增速分别为258%和86%。节能电梯和变频家电等节能环保领域需求扩张也较突出,增速达61%和54%。资料来源:工信部中国钕铁硼永磁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结构及预测(2019-2025)全球稀土永磁产业集群资料来源:大地熊招股说明书、稀土不稀-全球产业集群介绍中国稀土永磁产业集群我国已形成了包头、京津、山东、山西、宁波、赣州为主的稀土永磁产业集群,其中以资源导向型居多。图:钕铁硼产量占比资料来源:我国稀土产业园区发展研究,2022年度省(自治区)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稀土永磁产业现状及展望,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宁波市稀土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国内稀土永磁优势区域发展模式对比城市及其发展重点:1.宁波(1)关键技术突破:高丰度稀土规模化利用技术、重稀土高质化利用技术、基于大数据和材料基因工程的新型永磁材料设计技术等。(2)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新型磁性材料、软磁材料、磁电子材料、磁性器件、永磁电机。大力发展稀土永磁下游应用。重点打造“永磁材料—永磁电机— 高端装备”和“软磁材料-磁电功能器件-消费电子终端”产业链。(3)产业集聚载体:支持慈溪市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鄞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新型高性能磁性材料产业集群。2.包头(1)关键技术突破:高综合性能永磁材料制备技术、高容量长寿命稀土储氢材料、高端稀土抛光材料制备工艺和形态控制技术。(2)重点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稀土永磁和储氢材料两大产业;重点发展稀土抛光、发光材料两大产业,最终形成完整的“稀土资源-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最大的稀土交易平台,谋求更大的稀土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3)产业集聚载体:推动稀土新材料重点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茂巴润工业园区等5个园区布局。3.赣州(1)关键技术突破:可用于制备微型异性粘结磁性材料用高性能粘结磁粉制备技术、稀土磁制冷、磁致伸缩等新型功能材料研制及其应用领域开发等。(2)重点发展方向:打造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扩大以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为主的应用产业规模。向稀土永磁电机、永磁变速器等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延伸。(3)产业集聚载体:打造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中国稀金谷”一核两区(赣州高新区、赣 州经开区、龙南经开区)为重点平台。4.厦门(1)关键技术突破:稀土掺杂、稀土磁性复合塑料、高丰度稀土材料等关键工艺及技术。(2)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面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智能机器人及节能应用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新型磁制冷材料。(3)产业集聚载体:重点建设厦钨永磁电机产业园、翔安新材料产业园等。对比:1.共同点:(1)均依托稀土相关科研中心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服务稀土产业。(2)重点发展方向朝稀土产业链下游延伸,提高产业链协同,尤其是发展壮大永磁电机产业。(3)着力打造稀土产业集群,建设稀土材料特色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2.差异点:包头、赣州等资源型城市,欲打造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形成“稀土资源-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产业链。宁波作为非资源类城市的代表,重点发展面向高端装备用稀土永磁材料,大力发展稀土永磁下游中高端应用;宁波在发展稀土永磁下游应用的同时,也积极研发高丰度稀土永磁、高频非晶纳米晶软磁等新型稀土永磁材料。资料来源:宁波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2021-2025)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赣州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西省“十四五”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新材料产业链群2018-2022年发展规划内容来源:新材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