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来源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1

佛陀讲的痛苦来源是什么呢?佛经谈到的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

什么意思呢?生、老、病、死,四大苦都很直白易懂;怨憎会指不得不和自己厌恶的人厮混在一起;求不得也简单,就是内心渴求却无法实现的痛苦;爱别离,和相爱的人(或喜欢的物)别离。

所谓五阴炽盛,指的是色、受、想、行、识五种感受过于强烈或敏感。

所有的苦难最终归结于欲望过强或对外界过于敏感,即五阴炽盛,简单通透。

知道了苦难的来源,克服苦难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一是不要过于强烈,所有的认知要适度和中庸。

二是不要过于敏感,要具有钝感力,过滤掉一些细节。

一旦色受想行识不那么强烈(有所收敛),不那么敏感(有些钝感力),整个人生就平静了,人就容易“理性”了。

所谓理性,本身指的就是一个人的想法和作法,不是在情绪刺激下做出的应激反应。而是衡量了自己的得失,相关人等(小则事件的利益有关群体,大则人类社会)的得失或感受之后,做出的选择。

做人的金律和银律。

金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最高要求: 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首先怎么去对待别人。

银律是一种消极自保的最低要求: Do not to do others as you would not have them do to you .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不要那样去对待别人。

佛陀说:“我讲苦难的来源,并教人如何避免‘一部分’痛苦”。芒格说“对人生的理解多几分,苦楚就会‘少几分”。

追求完全避免,是做不到的,那也是五阴炽盛的一种表现,是另一种苦。

所以,这话改成我们常用的表述就是:努力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平静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

唐书院原创文章我节选的$洋河股份(SZ002304)$ $分众传媒(SZ002027)$ $泸州老窖(SZ000568)$

全部讨论

04-23 23:42

讲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