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回复:4喜欢:5
泰格医药盘中暴跌超10%,怎么回事?
今日,行业流传一份东财证券专家对于美国计划制裁CRO行业看法的截图,该专家以泰格医药为例,表示临床CRO业务因涉及到人体样本数据,会随着《生物安全法案》的推进被限制。
这个专家够损的,这种事能举例吗,估计他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影响,现在已经被泰格粉骂得体无完肤了,甚至整个cro圈都在骂。最近大家都亏钱,尤其是cro更惨,怨气很大,这个时候搞这种事出来,完全是找骂。
我们来仔细分析下这个专家为啥这么说,是不是瞎说。首先泰格确实有在海外包括美国开展的临床业务,在多个国家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通常被称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这类试验涉及不同国家的临床试验中心,按照同一临床试验方案进行研究,以评估医疗产品(如药物、医疗器械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需要遵守各个参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通用的伦理原则,比如《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和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发布的“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此外,申办者还需根据早期研究数据、种族敏感性分析和不同监管机构的要求,来确定在全球不同区域间应采用的临床试验方式。
也就是说临床试验会涉及到更多的人体数据,当然也包括老美非常关注的基因数据。所以理论上,泰格在美国开展的临床业务是会受到一定影响的。
但是,对泰格有更深入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它布局海外临床业务也才刚刚开始,很多国家都还是得依赖当地的临床机构,相当于是找个中介来完成。
真正的大头还是国内的临床业务,这里面既包括国内医药公司的临床业务,也包括国外医药公司在我们国家做的临床业务。一般情况,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创新药,要想进入我们国内市场,都得在我们这重新做临床才能获得药监局批准上市。
所以,泰格的业务跟药明是不太一样的,虽然两者都有很多国外客户,但一个是必须选择在我们国内做,一个没有明显限制。也就是说,国内临床业务即便你是美国药企,也是不得不在我们这做的,这没法制裁。
不过,泰格真正的风险不在这,有人说“药明跌到,泰格吃饱”,虽然有点夸张,但药明确实对泰格有威胁,因为药明有非常强大的临床前CRO做引流,后续临床也就一块做了,这是一体化CRO的优势。当然泰格也想到了这一点,收购了临床前CRO老三方达控股,作为引流补充。
最后提一下泰格的投资板块,在当下的融资环境估值肯定是要受到压缩的,公允价值收益同比会少很多,这个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当然也不用太担心,像有些人说的暴雷是不可能的,这个我以前的文章也有分析。
$泰格医药(SZ300347)$ $泰格医药(03347)$ $药明生物(02269)$

全部讨论

06-14 15:51

补充一点,国外公司在当地进行的临床试验都是需要进行报备的,然后当地的药监机构审批才能够进行的,所以一切都是可控的状态,还要啥安全呢?除非真撕破脸,大家敌对状态,互不往来了。只是这种情况还是不是医药的事情了?跟基因安全扯不上半毛钱关系,如果想盗取基因数据库啥的,现在交流这么发达。毛发啥的,到哪儿都能获取的。有必要弄临床吗?

早该全面支差了

06-14 15:51

没啥事,是你自己迫切想做黑嘴出来糊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