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价值仅仅是挣钱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年后市场呈现震荡行情,截至目前,我的2023年收益率为7.25%。以我现在的认知,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略低估状态,属于有钱可以买,没钱拿好就行的状态。所以,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完全没有关注的必要,随便震去吧。

反而最近工作上的人和事让我心烦意乱。通过几年的学习,对股市股票的认知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发现自己工作十多年竟然对体制内工作认知如此的粗浅,还是经历的少啊,工作上的有些人和事,不是通过看书能够学到的,真得亲身经历了才有体会和感触。

体制里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没有根本杜绝,但也见怪不怪了。但是这里面的人和事真的是不断刷新我的下线。

体制内工作的“优点”有:稳定,收入也可以,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尤其是这三年疫情,更突显了体制内工作的优势,但这也导致了这里面的人的很多问题。

体制内的人有唯利是图的,有得过且过、混一天算一天躺平的,有有背景但能力不足的,当然也有部分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担当尽责的。优秀的多是年轻人,而中上层的多是老气横秋、恶习满身。

年后上班接连发生好几件事让我郁闷的事,搞得人疲惫不堪。上级一个文件印发下来,从上到下没一个人认真看,最后文件到我手里我发现这帮人让我落实的竟是错的,干的活都是无用的,我这岂不是越努力错得越多吗?这就和用不正确的方式炒股一样啊,努力都是徒劳的!真是一群不负责任的人啊!起草一个文件全是错别字。到下班点有活不吱声,人回家了,打电话说还有活,人怎么走了?无语啊,等等吧。总之,不怕加班干活,身体累点都不是事,心累太难受了!最近,因为这些事弄得心烦意乱,非常难受……

最近,一直在思考应对之策。老子要是财富自由了肯定不干了,但是眼下还不现实,也没那个能力。眼下急需解决的是,怎么能不受这些人和事干扰,不让它们影响我的情绪和心情,怎么能正确看待它们。我也知道环境改变不了,只能改变自己,也知道需要努力去接受现实,但是这些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难。

这两天又认真的梳理情绪、总结思考,突然间有种顿悟的感觉。

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者都知道“市场先生”概念,我们要利用市场先生的报价,而不是让他每天疯癫的报价指导我们的买卖。也就是说,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市场股价波动是客观的,是必然的,是无法回避的。时而暴跌、时而暴涨,更多时候是不停的震荡,尤其是长时间的震荡调整行情,如果我们不聚焦企业价值,想做波段,那么大概率是赔多挣少,股市里大部门散户多年赔钱多是这个原因。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完美主义的、贪婪的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在短线波段上高抛低吸。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认识到股价每天不停的震荡波动是客观存在的,永远无法回避;其次,在市场先生疯狂给出远低于价值的报价时买入,在给出极端高价时卖给他;最后,在合理估值区间的长时间震荡时,忽视它、无视它、蔑视它,不要受它干扰,不需要时时关注,该吃吃该喝喝,该读书读书,该刷剧刷剧,该旅游旅游,享受生活。总之,就是不管它。它是我们最后挣到钱必须承受的时间成本,谁都无法回避它而直接挣到上涨阶段的钱,反而越挣扎越会失败。在这种客观规律事情上,带着完美主义的心态去想要回避它,甚至挣这份钱,那不仅是徒劳的,还会增加痛苦和损失。

我认为对股价波动的认知也同样适用于我的工作。体制内遇到的恶心的人和事,同样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体制内本来就是低效率、工作枯燥乏味、无成就感,如果在这个事情上认知不足,想当然的认为这些事情都是不正常的,总用是非对错黑白的眼光去看待它们,较真碰硬的试图回避、纠正、改变它们,最后难受、受伤的一定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像对待短期股价波动一样看待它们,这些人和事都是客观存在的,会伴随我们的整个工作生涯,遇到了正确面对就好,学会接受,努力做到无视,不要让它们干扰我们的生活和情绪,它们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回避不掉的。未来再遇到它们,要告诉自己,很正常,不许抵触,接受就好,就像对待股价震荡一样,是我们必须承受的成本。承受它们并不会阻挡我们取得成功,反而抵触、抗拒、对抗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情,才会增加我们的成本。

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无视股价短期波动,那我也一定能正确面对工作上的恶心人和事。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要纠缠眼下这些破烂事。要记住,在股市里我们的目标是长期稳定的取得满意的年化收益率,最终实现财富自由。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健康、快乐,不要因烂人烂事而内耗,伤身动气会减少寿命的,会影响复利的[捂脸]

在你的人生里,除了你,其他人都是NPC,自己才是主角。还要定义自己人生的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这个只有自己知道,聚焦主线,推进剧情,不要在支线任务上过多的劳神费力。

真知行不难,在投资上我差不多能做到了。在工作上,我也要努力做到[牛]

投资和生活能够相互指导,同步推进,创造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