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林园学投资(73):中药市值未来30年涨1万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回复:100喜欢:75

向林园学投资(73):中药市值未来30年涨1万倍

林园说~投资,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大多数散户,在股市上投资的思路,都是做小偷~赚个30%,捞一把就走。

林园不同,他的思路是,在一家有竞争力的企业婴儿期买入,买入足够的量,等着这家企业慢慢长大,我就发大财了。

为了买入足够的量,林园自己不做交易,也不让他的亲戚朋友做交易,他说,我知道的人性的弱点~如果我让跟我有关系的人来买,他一看到贵了,就不敢买了,他总想要帮我买便宜点,而,投资要赚到大钱,最主要的,你的量要买够。所以,林园在建仓时,请的一些自己不认识的人、跟自己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人来买~他才不管你买得贵还是便宜呢,所以,每天的最高价,都是林园买出来的

林园只要每天告诉操盘手,今天,买多少钱,就行了。

找好标的,在建仓期,持续买入,平均着买入,把资金消耗光。林园在贵州茅台上的建仓时间长达2年。

买好了之后,就是持有,长期持有,超长期持有,抱住这个金娃娃,从鱼头吃到鱼尾,赚10000倍。

这种雄才伟略,这种战略定力,才能支撑林园赚1万倍。

如果你的标的选择得对,企业的前景没有变坏,那么,你永远也不用考虑卖出啊

中药能涨多少?

林园在2019年的以前说~未来一家龙头中药企业的市值,比今天所有白酒企业的市值加起来,都要大。

林园在2023年底的今天说,从未来30年的消费量来讲,今天的中药需求量、消费量,约等于0,中药未来至少要涨10000倍,10000倍我都少说了

人们听了,哈哈哈大笑,大惑不解。

对于中药行业未来的市值,林园是怎么思考和计算的?

笔者凭借着对林园历次演讲的理解,归纳如下:

中药的大发展,有牢不可破的理论逻辑和思考框架

中药行业的市值概算,30年之后,保守来讲40万亿,放开来想是500万亿。

以下详细解释:

一、中药的大发展,有完整的理论逻辑支撑

①三大假设

假设1:需求稳定,逐年增长

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2023年底是2.6亿人,2057年是4.9亿人,需求端已经存在世界上,老龄人群,他的老年病痛,导致他必须要吃中药。60岁以上的老人,他开始吃药,并且,用药量逐年增加

假设2:中国人的寿命不会变短

假设2支持假设3,当2057年后,2024年60岁的老人,到2057年是93岁。今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30年后,中国人的寿命是80岁呢?那么,2057年,中国7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在4~5亿之间,因为80岁以上的人,已经故去了

人的寿命每增加一倍,中药的消费量不止一倍。

假设3:消费能力持续增加

人们的工资未来30年会增加,至少与今天持平,不会减少。有病的人,有钱买药。不会有病不治,等死。

在这3大假设成立的前提下,需求端逐年缓释,三大病相关的中药用药量每年已经以30%的速度逐年增长,并且,这个增长速度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逐步放大。

中药的用药量 = 60岁老龄人口数量 * 60岁平均用药量

+ 70岁老龄人口数量 * 70岁平均用药量

+ 80岁老龄人口数量 * 80岁平均用药量

+ 90岁老龄人口数量 * 90岁平均用药量

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口的增加、中国人寿命的延长、中国人收入的增加,都将支撑中药行业的蓬勃发展。

需求、需求、需求,需求为王~~~

医药是刚需:老人一定要病,一定要死,他又有钱,有消费能力,得了病之后他痛苦难受,就必须吃药,吃少了都不行,老年人只有一个需求,就是吃药。60岁之后,开始吃药,年龄每增加一岁,吃的药要增加很多,年龄越大,吃药越多

老年人有钱:任何一个社会里,钱都在老年人手里,老年人一辈子的钱,会在老去,死去的30年里,花光;老年人的收入不会减少,如果老年人没有钱,他的子女的钱,对比今天来说,不会减少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会延长:比如说,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美国人是79岁,随着医药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中国人的寿命会变长,只要变长一年,那么,对中药的需求不知道会有多大,大到不可想象

二、中药行业的未来市值概算

中药生意无限好:生意的前景在需求

①最保守的估值

5亿老人 * 每人每年1万元 * 25倍PE *30%净利率= 37.5万亿市值

被4家公司平分,每家约10万亿市值

(所以林园说,30年后,一家中药企业的市值比今天所有白酒企业加起来都要高)

30年之后,整个中药行业40万亿的量,头部企业10万亿的量,A股总市值500~1000万亿的量

这是最保守的估值

②最乐观的估值

这只是计算了医药,如果该企业还有其他产品的拓展,再叠加10%的通货膨胀率,销售额不止每人1万元

如果按照10%的通货膨胀率计算,30年后的10000元,相当于今天的:10000*0.9^30=423元

如果按照当下每月1000,每年10000放到30年后,现在的10000元,等于未来的174494元:
10000*1.1^30=174494元

用这个值来计算,是最乐观的值:
5亿人*17万元年消费额*25%净利率*25倍PE=531万亿

被头部4家企业平分,每家市值就是100万亿,这也太离谱了~也就是说,市场不知道有多大,大到不可想象

那个时候,A股总市值,可能将要超过3000万亿

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在投资的时候,不要想那么多,在有前景的行业里,定投,等待就行了

$同仁堂(SH600085)$ $片仔癀(SH600436)$ $云南白药(SZ000538)$

太极集团、贵州百灵、以岭药业达仁堂葵花药业步长制药吉林敖东佛慈制药羚锐制药等等

林园说,现在是行业初期,三大病龙头股的锋芒还没有出来,我当然知道,但我不能说,违规

有人问林园:我看现在三大病的企业,他们的业绩没有以30%的速度增长啊?林园说,现在就是以30%的速度在增长啊

为什么会有这个不一样的理解?因为,说没有30%增长的人,他是把中药所有药品的销售额作为基数在计算;

林园的计算办法是,抓重点,他只看三大病相关的药的增长速度,对于其他的中药,全部剔除。这样算起来,当然是30%的年化增长了

~~~~~

中药以前都是在打压下发展,3年疫情才让中药走到大众眼前。中药现在仍然势微,目前处在婴儿期。林园不考虑中药现在是否被接受,他考虑的是,老龄化时代来临后,所有的老龄人自然会接受中药的疗效,主动买中药吃~这一点,自己是老人,或者家里有老人,他自然就信了,年轻人不得病,是因为他还没到那个年龄,等他自己老了,他自然就信了

林园分析中药的逻辑链条,如下:

需求为王,做生意要靠需求挣钱,投资,就要投未来需求不断变大的行业

人老了就要生病~

老年病中药西药都治不好~

中药在调理老年病方面,副作用小,她领先~

有病难受要吃药,中药需求是刚需,病痛折磨下,老年人自己要找药吃

老年人逐年增多~

老年病多用药需求爆发~
中西药都治不好这些病只能控制~
中药在这方面效果领先~
老年人吃中药~
中药文化流行~
中药销售额大爆发~
中药行业市值大爆发,行业开始泡沫化~
~~~

林园没有奢望的逻辑:

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赚全世界的钱

就靠中国这5亿60岁以上的老人,就足够支持国内5家巨无霸中药企业了,未来全球10大医药公司,中国会占5家

行业泡沫是需求催生的,行业景气度好了,行业盈利状况好了,大家看着这个行业好,资金一轮一轮涌进来,PE自然上去,泡沫自然就来了

等行业泡沫来的时候,你可千万别跑,别做苦命人,高了还有高

怕高都是苦命人

高了我就不买了,我持有总归可以吧,我就持有,抱住一个金娃娃,从鱼头吃到鱼尾,赚他一万倍,变成欣赏股

过几年,大家看到我老林又抓住了一个欣赏股

欣赏股的区别是~我有你没有

欣赏了还要欣赏,他每年还能创新高,气死人

精彩讨论

人人S财神02-28 13:03

1980年的1万元,放在40年之后的今天,实际购买力应该在500万以上,或者说2000万也不为过
今天的1万元,放到30年后,以10%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值17万。但实际购买力,应该也要到500万以上。
通货膨胀是拔毛最隐蔽的方式,拔得特别多,鹅却一声也不叫,因为这种拔毛的方式特别隐蔽,你不知道自己的毛被拔光了
钱,攒起来没有用:
投资亏光,攒起来存着不动,吃喝嫖赌消费掉
结果都是一样的~财富归零
只有投资一条路,还有可能保持其购买力。不过,投资挣钱,需要本事,99%的人,没有这个本事

人人S财神02-28 10:48

您的研究结论跟我完全相反。我的结论是:
①林园的投资理论,是完全独创性的,与全球其他顶尖投资人的理论内核完全不同
②当林园投资发第一笔财时,巴菲特等西方投资理论还没有传入中国;
③林园关于:在垄断企业婴儿期买入,抱住一个金娃娃,等他长大,从鱼头吃到鱼尾,赚一万倍的理论,全球都没有投资人提出
④为了规避少赚的风险,干脆,我们将买入和持有分开
⑤垄断+嘴巴+成瘾,高度集中
⑥2001~2007林园的资产在这段时间翻了80倍,全球都没有这个速度
⑦林园通过让全国最有钱的人来买他的基金,会对全国最有钱的人征收20%的资本利得税,这种赚钱模式,会让他富可敌国,钱多得让人害怕
⑧林园最终的资产规模会超过全球所有财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团,林园本人超过全球最有钱的人,包括巴菲特,这是一定的

人人S财神02-28 11:26

不是指同片白达,是一个泛指
林园在演讲中说~未来20年有涨一万倍的企业,这个话,一下子就把当前市值在1000亿以上的企业排除了,在哪个企业里出来,他心里有数,但他不能说,而且,现在龙头的锋芒还没有出来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谁家三大病的药多,且销售额好,就知道是谁了,林园自己投了20多家,几乎把中药企业全覆盖了
片同白达,是垄断逻辑
三大病,是需求逻辑
投资的逻辑不一样

狮王谢逊02-27 16:44

林园说的就是天士力!不是以岭

逸竹66602-25 22:16

市场还没意识到中药还是生物药概念。医药趋势是从化学药向生物药转向了。所以医药才会跌那么惨。天士力的穿心莲内酯滴丸就是个生物药,青蒿素片也是。

全部讨论

林园说的就是天士力!不是以岭

拥有心血管中药的企业业绩确实比普通中药企业发展的好,比如同仁堂,天士力,以岭药业,随着时间流逝,心血管中药销售占比越来越大,企业增速越来越接近心血管产品30%的增速。

以前创新药没发展起来的时候中药都没起来,后面还能起来吗

04-14 13:50

30年后的中药巨头顶天10倍pe

02-25 22:16

市场还没意识到中药还是生物药概念。医药趋势是从化学药向生物药转向了。所以医药才会跌那么惨。天士力的穿心莲内酯滴丸就是个生物药,青蒿素片也是。

02-25 19:50

买了点中药ETF,我胆子小别吓我

书里都没有,你是哪里知道的?

02-25 22:32

10000倍明显是句戏言,在此表明林大嘴的极度看好之意

02-25 19:34

胡扯。除非中药当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