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勤奋者困境:为何你越努力越平庸?

发布于: 雪球转发:48回复:30喜欢:403

密金融官网:网页链接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撕蛋(ID:stud178)作者:小日

“不期待成功,但愿通过努力不留遗憾。”是劣质勤奋者普遍的心态。而这背后,本质是,为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而最终,因为缺乏合理、系统的思考,缺乏对整个人生的全局审判,越忙越穷。

1 为何你那么忙,还那么穷?

我曾经读过很多同类的文章,但因为此问题过于庞杂,暂时没看到系统的解决方式。而今天的文,恰恰是希望有条理地解码这个问题。

说到穷与忙的关系,或许更本质的是:勤奋与能力的关系。

毕竟:

穷的本质是技能提升速度过慢,而技能不足,直接制约能力变现;

至于忙,在于你看起来的忙碌与勤奋,是真勤奋?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忙的假勤奋。

对穷忙族而言,往往有一个普遍认识: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但生活还是如此费力?

为什么我这么勤奋,却依然和社会上绝大多数同类相差不大?

最终,导致穷忙族越忙越累,越累越焦虑,越焦虑越忙。

由此,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而在这认知背后,其实是高维人群所不曾告诉低维人士的真相:

一个勤奋学习各种碎片式知识理论的人,未必能成功。

勤奋就能成功一向以来都是我们的认知误区,于是,太多人把短暂而珍贵的一生,演绎成碌碌无为的一生。这一点,和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说的,同样悲伤。在诺基亚陷入困境时,CEO约玛·奥利拉曾感慨地说: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而此文,正是要将勤奋与能力之间的问题,清晰化。

2 为什么很多人会越忙越平庸?

这点,恰恰来自物种的同频性。简单说,我们很难不成为绝大多数。

人天生就离平庸很近,离出色很远。

从生物天性而言,迁徙的鸟、群体性生物,包括人,一切动物行为都有同频性的。这里的同频性是指:

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会与群体中大多数保持相同的行动轨迹,而个体却从来不思考,这样的行动轨迹,是对是错,是否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这话很拗口,从精神分析和社会传播角度来说,又称为“集体无意识”,简单说就是,人们更擅长于做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动作和生活选择,以此确保自己是足够“安全的”。

关于这点,我们不去从生物性的群体保护、个体融入群体以获得庇佑、为了通过群体行动力而武装个体去展开了。

在过去,这样的天性(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的思路),让不同物种得以存活,而在今天,一个鼓励多元化、碎片化、移动互联化的时代里,则适得其反。

人越随大流,越平庸。

这也就是人越忙越穷的开始,同频化的步调,让人们的勤奋毫无价值。因为,社会上成功的是绝少数,你模仿大众,你注定黯然无光。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击穿勤奋者的玻璃心,那就是:

你看起来很努力,努力到抛进人群中没人认出你。

3 劣质勤奋者

什么叫劣质勤奋者?

说的就是,你的努力毫无个性可言,也毫无价值可言。

你只是和社会上那些看起来很努力很忙的人一样,每天坚持着工作,但你碌碌无为的一生,压根没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出任何价值,你只是为了更快地度过时间,只是为了对抗个体懦弱无能的现实压力,然后,用尽一生力量,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

你试图说服自己:“人生也曾努力过,也曾付出过,也曾刻苦过”。但你只是沉溺于假象的自我催眠者。

低质量的勤奋其实是伪装起来的懒惰。

劣质勤奋者以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言的瞎忙,来自我暗示,弥补看到别人成功后产生的心里不平衡。对劣质勤奋者而言,他们的内心活动,幼稚、可怜、并可笑。

“不期待成功,但愿通过努力不留遗憾。”是劣质勤奋者普遍的心态。而这背后,本质是,为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最终,因为缺乏合理、系统的思考,缺乏对整个人生的全局审判,越忙越穷。

对劣质勤奋者而言,不仅收入少,还是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因为,最宝贵的时间,在这看上去很努力的自我催眠中,悄然逝去,一分一秒最终都变得一文不值。

4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劣质勤奋者?

意识定义行为,一切从观点开始。以下,是避免成为“劣质勤奋者”的高维心智法则。

1.无需全天学习和勤奋,只需要抓住两个时段

1990年,三位心理学家为了对小提琴名家进行研究专门前往西柏林中心的艺术大学。他们试图通过大量数据,解答一个基础问题:是什么因素让精英演奏家比中等演奏者更加优秀?

他们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有可能成为大师的精英演奏者,一种是普通的演奏爱好者。通过研究,他们发现:

普通演奏者通常将工作分散到一天完成。一份将平均工作时间和每日活动小时对比的图表显示,普通演奏者图表上的曲线是平滑的,工作时间与活动时间相近。

而精英演奏者则不同,他们将工作集中在两个明显时段完成。如果将他们工作时间与每日活动时间相对比的表格描绘出来,会发现两个显著峰值:一个早上,一个下午。

越是顶尖演奏者,峰值越明显。而同样,越顶尖的,在时间峰值之外,他们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也要比所有人都多。

由此,最后结论是:

一整天持续的勤奋,并不能决定成功,有节奏的努力,才能成功。

2.费力工作不等于刻苦工作

上面的演奏家对比研究,反映了一个事实:懂得把控时间的人,技能更好,也更轻松。这理论也被称为:

轻松的罗德奖学者悖论。

此理论倡导的核心是:刻苦工作和费力工作是不同的。

刻苦工作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训练,在你刻苦训练时,会感到痛苦,但你每天并不需花太多时间去进行这项训练,刻苦训练给你的技能带来可衡量的增长,它能为你带来强烈的满足感和动力。

因此,尽管艰苦训练是艰难的,它并不会耗尽你所有的能量,而且它能和放松的日子相完美搭配。

而费力工作则恰恰相反,它令人耗尽所有能量的。你所度过的每一天都处于不正确的忙碌状态,就像柏林学院的普通演奏者,感到疲劳且富有压力。

而这种忙碌并不能为你带来真正的成长,并且,你反倒会越来越焦虑。

而疲惫与焦虑,是成功路上的敌人。所以,你既要避免无意义的忙碌,又要避免耗费精力的疲惫感,因此,轻松的罗德奖学者悖论直指一个本质:

少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报以绝对专注。

既要确保效果,又要保存体能,避免疲惫。

3.不是每一种变化都叫“量子跃迁”

想要在有效时间和精力中,抓住成功的钥匙,就要持续不断保持标准动作,直到引发裂变。

说到标准动作,一如健身房里的胖子与瘦子,胖子经常边运动边聊天,而身材好的训练者,从不闲聊,除了锻炼,就是安静休息,每个动作都不晃悠,做到最标准。

一切没把动作做到足够标准的努力,都是不及格的努力,因为,只有标准动作可以量化,只有通过重复大量的标准动作,才能让你所从属的系统,发生改变。

而说到关于改变,又有两个维度。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只改变了系统里的元素;以梦为例,你梦见任何,任何梦中情节改变,都属于第一序改变。

而第二序改变是指:发生在系统之外的改变,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即改变之改变,简直就像量子跃迁。例如,从梦中醒来。

只有完成第二序改变,才是质的改变,从而带来根本上的跃迁。而只有一次次跃迁的,才能让你靠近成功。

4.在输入端努力不如在输出端努力

不带着问题去努力,就是瞎忙。

人们看起来劳劳碌碌,但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说到这,有一个词,叫:

“用以致学”。

“用以致学”是欧美企业领导力倡导的高维心智管理学,在Joseph.A.Raelin的《WORK:BASED LEARNING》和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管理成就生活》均有说明。

“用以致学”是指明确任务后的学习,是“行动学习”、“实践社区”和“实践与反思”等具体学习的基础。

在“用以致学”思维中,用“任务模型”取代“能力模型”是避免成为劣质勤奋者的主要思考准则。

“用以致学”揭示了一个真相:

绝大多数人的勤奋是没有方向和目的的;

绝大多数人都只在输入端用力,而没在输出端使劲;

很多人的能力差,并不差在输入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而在于输出能力太弱。解决方案就是:强化输出端,形成 “输入 ——输出 —— 结果” 的良性闭环,其关键在于:用以致学,而非学以致用。

成功需要基于项目、任务、问题的学习,而非,基于能力提升、知识储备的学习。

《穷忙》一书的作者,美国作家戴维·希普勒就曾明确地指出:

失去自我时间控制的人会陷入真正贫穷,因为,这会引发更恐慌的心理暗示,自暴自弃。而在当今美国,越是忙碌的人反而越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倾向。

最后,想说的是,

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的忙碌”。

致大公司工作3年以上的人:恭喜你,正在成为“废人”!

来源 闫跃龙 (ID:yanyuelong2014) 作者 闫跃龙

在说今天这个话题之前,先讲两个事情。

第一件事是我 2015 年从京东公关部转岗到京东消费品事业部负责市场,当时市场部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干的事情比较简单,主要是分配资源。

我到了之后,大刀阔斧,一边战斗,一边搭建团队,按照模块分工,建起了一个 60 个人的团队,涵盖了市场、运营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士气很高涨,一方面之前的老员工有点不适应,比如有同事就找到我说,以前自己什么都干,现在分工这么细,感觉自己每天干的事情就是以前的一小块,感觉学不到东西。

我对他说,是的,这就是大公司的现实,你要接受自己是一颗螺丝钉的现实。

第二件事是我发现某部门的一位同事特别牛,天天牛气冲天,不把任何人放到眼里,这位同事负责一个重要的资源分配,很多人都求着他,牛逼哄哄估计是这个原因。

有一天,我遇到他,和他说,你觉得你的牛,是因为自己牛,还是公司牛,或者是你所在的部门牛。他立刻不说话了。

我说,你就是一颗螺丝钉,只不过是恰好你的位置在一个机器的某个特殊位置,离了这个机器,你什么都不是。

这两件事,我都想说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大公司工作 3 年以上的人,你就是一颗螺丝钉。

因为在大公司,一切都需要协作,所以分工会越来越细,每个人都干一小块领域,这种运作模式对于公司的价值是最大化的,因为理论上每个人聚焦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这样能够发挥的价值是最大的。

想起了什么?对,是流水线。大公司的运作模式就是流水线,不同的人负责不同领域,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将自己所负责的岗位实现 KPI ,然后大家协作,大公司才隆隆向前。

我之前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大公司就像是一个轰隆隆转动的机器,每个人都是一个螺丝钉,正是因为大家的紧密协作,互相咬合,这个机器才能高速、高效运转。

互联网公司比起传统公司来,这种状况更厉害。

互联网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快”,为了快,就需要采用这种流水线的模式,让每一个人聚焦,然后通过高效协作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发起一场场快攻。

在这样一个严密、协作的流水线上,没有区别,大家都是螺丝钉,你是高管,那你是大螺丝钉,你是基层员工,那你是小螺丝钉。

别觉得危言耸听,如果你是一个VP、总监,想想看,你不过是管人方面的一颗螺丝钉,具体的业务细节你还了解吗?如果现在让你辞职创业,你还能冲锋陷阵吗?

大公司这样做,无可厚非,这样能够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但是,对于个人呢?我觉得不是好事情,因为如果你长年累月,在某一个细小的岗位上干了三年以上,你就只能做那一小块事情,其他武功就废了。

更可怕的是,你这颗螺丝钉只能安装在这一个机器上,离了这个机器,你一事无成。

说夸张点,你成了一个废人。

那么,对于大公司中的小员工来说,作为一颗螺丝钉,如何改变宿命呢?

我的建议是,要从螺丝钉变成一个U盘。U盘最牛的地方在于热插拔,即知识、能力和经验都是存在U盘上,随便装到哪个电脑上,都能读写,都能运转。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U盘?当你从螺丝钉变成一个U盘的时候,同样是插在大公司高速运转的机器上,螺丝钉什么都没做,被动跟着运转,而U盘则是不断吸取公司的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往自己的里面存储东西。

而且,U盘是可以脱离平台而存在的,你现在阿里,但你可以随时离开,插在百度、腾讯上依然可以很牛X,即使你不依托在任何平台上,也可以创业,自我运转。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从一颗螺丝钉变成一个U盘呢?我给出如下几个建议。

要成为你负责领域的专家

你负责运营的一个小领域,那么你能否把这块做深做透,成为这一块的专家,成为公司的No.1?你能不能在工作的同时,持续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要化被动为主动

不要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的学习。大公司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因为机会更多,空间更大,你能不能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向其他螺丝钉多学习。

比如,我当时的团队每周五下午都有一个分享会,会由某一个方面做得好的同事进行分享,我发现,有的同事在认真听,有的同事在低头玩手机,显然不同螺丝钉的命运就会不同。

要利用好转岗的机会

大公司有一个好的机会是转岗,一定要利用好。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转岗深入学习不同岗位。

拿我举例,我从公关部转岗到消费品事业部,从公关到营销运营,在我的人生中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感觉每天都是在重复,没有新鲜感,不刺激,而你又希望从螺丝钉到U盘进行转变,不妨考虑一下转岗。

每个螺丝钉间的命运都不同

螺丝钉和螺丝钉的命运和前途也不同,所以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以及公司、行业发展的大势进行选择。

你可以转岗,但是最终一定要找到自己应该钻下去的一块领地,然后像吸星大法那样,贪婪地吸收营养,充实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

其实,很多时候还是在于态度,无论你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你工作是混日子还是学东西,你是被动跟着转还是主动推着走,结果和命运大相径庭。

现在,你闭上眼想象一下,如果离开现在的公司,你还能玩得转吗?你到底是一颗螺丝钉,还是一个可以热插拔、在任何一个平台都能牛X的U盘?

我想,当你成为一个U盘的时候,你也不用担心在大公司工作久了变成废人的情形出现。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读好书,好读书!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全部讨论

2017-07-17 04:15

又臭又长,没血没肉……

2017-07-16 23:29

描述的问题是对的,但提出的解决之道则完全是扯淡。

2017-07-17 04:59

这种毒鸡汤充满了浓浓的歧视味,“劣质勤奋者”一词突显作者是一劣质作者。

2017-07-18 16:25

其实就一点:你每天的努力都要找到自己的弱点去努力改进,这样虽然很痛,但每天都在进步。如果每天都是逃避或者重复,那就毫无意义。

2017-07-17 08:40

路走错了 越努力结果越惨

2017-07-17 06:27

毒鸡汤

2017-07-16 23:44

虽然是抄的,不过文字内容还是不错的,我是否也应该找个人专门帮我从网上转载精品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文章大部分观点是不错的,小部分有一些不同意见

2017-07-16 23:31

一句话。你每天就是瞎搞,瞎忙。

2017-07-16 23:28

惭愧

2017-07-16 23:13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迷茫且不会思考的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