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香港老千股:
Ticker   公司名 
616 永義實業 
566 漢能薄膜發電
276 蒙古能源
1101 華榮能源
326 中國星
582 藍鼎國際
330 思捷環球
261 中建置地
1222 宏安集團 
149 中國農產品交易
221 PNG資源 
1063 新確科技
8179 新煮意控股
67 旭光
773 中金再生
1698 博士蛙
2123 金盾
739  浙江玻璃
8200 修身堂
280 景福
136 馬斯葛集團 
273 威利國際 
279 民豐企業 
412 漢基控股 
764 永恆策略 
913 合一投資 
928 野馬國際 
30 佳訊控股 
70 海王集團 
199 德祥地產 
402 蒙古投資 
474 昊天能源集團 
491 漢傳媒 
547 奧亮集團 
705 鼎和礦業
736 中國置業投資 
850 中亞能源 
870 恆豐金業 
885 福方集團 
1003 21控股 
1004 麗盛 
1013 偉俊  
1041 中國新能源
1142 西伯利亞礦業
1355 朸濬
1180 匯彩控股
1182 中青基業
109 金威資源
139 中國微電子
145 香港建屋貸
164 中國伽瑪 
193 冠中地產 
1174 太平洋恩利
1129 中國水業集團
1141 北京御生堂
1059 看通集團
1166 蒙古礦業
1189 珀麗酒店
1130 中國環境資源
1104 亞太資源
136 台泥國際
193 冠中地產
1380 中國金石礦業
181 閩港控股
1029 鐵江現貨
1192 泰山石化
1036 萬科置業(海外)
1049 時富投資
1226 中國投融資
1255 隆成
1303 匯力
1195 京維集團
1082 香港教育國際
2327 宇業
2312 中國金融租賃
2326-HK 百靈達
2324-HK 首都創投
209-HK 中國大亨飲品 
205 財訊
250-HK 中國數碼信息 
286-HK 金匡企業
290-HK 中國富強金融
295-HK 江山控股
235 中策集團
254 國家聯合
2336 海亮國際
2327 宇業集團
263 中國雲錫礦業 
275 錦興集團 
329 三龍國際 
351 亞洲能源物流 
353-HK 能源國際投資
352 富陽 
372-HK 德祥企業 
397-HK 中國保綠資產 
399-HK 聯合基因集團 
332-HK Ngai Lik Ind
379-HK 必美宜 
380-HK 中國管業
3886-HK 康健國際
305 五菱汽車
439-HK 英發國際
462-HK 天然乳品
471-HK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
498-HK 保華集團
456 新城市建設
521 海航國際
542-HK 星晨集團
577-HK 保華建業
559-HK 華藝礦業
601 權智
620-HK 太元集團 
628-HK 多金控股
648-HK 中國仁濟醫療 
651-HK 中海船舶 
673-HK 中國衛生控股 
682   超大現代
692-HK 寶源控股 
627-HK 佑威國際
622-HK 威華達
64-HK 結好控股
663 金山能源
656 復星國際
630 雋泰控股
769 中國稀土
例子:香港教育國際 (1082.HK)

27/05/2015 合併 : 5股合併為1股 
2015/07/07 供股:1股合併後股份供4股@港元 0.2950 
2015/07/07  : 每供2股供股股份送1股

合股後, 大比例供股, 仲要供股有假股送,一次過玩哂老千三招了
唔供呢, 股權就即時攤到無哂,
如果供呢......呢D 咁無良大股東一定會將隻股票向下炒, 再黎合股供股拆股,最後都係供幾多, 無幾多


我就在這兒嘗試探討為甚麼會有老千股。在談談為甚麼會有老千股之前,先在此重新定義甚麼是老千股。
老千股指是經常以集資為導向,且大股分作出的收購/出售項目,均是極大地損害股東權益,但對大股東的有利的股票。
他們常用的手法包括:
(1)以「供一般營運用途」不停集資,但公司並無明確指出集資用途或有一定的集資需要,但發行新股的價格顯然低於公司實際的價值。

(2)以高息貸款為名,向大股東的關連人士借款,其後因種種原因抽取公司資金。
(3)以各式各樣的概念,以一個非常不合理的價值,向大股東或其關連人士收購一些完全未具商業價值或是回報率低的資產,或以低價出售一些極具潛力或回報率超高的資產。


(4)利用公司資金,購買各種不具商業價值的私人飛機、遊艇及豪宅、會藉等,以供個人享樂之用。
(5)大股東的薪金水平和他們的表現不相稱。
他們特徵包括:
(1)大股東看來持股大部分約10-20%,甚至無明確的股東: 因為大股東佔的權益較少,賺的錢對他們的身家益處甚少,反而直接地把資產注入或是向公司拿取福利,取得利益更大,所以他們較有誘因去搶奪股東財富。


(2) 通常和財資界和傳媒人士有極緊密的關係,甚至自身有證券行: 因為他們集資頻密,如果沒有足夠的概念、宣傳和集資管道,就不能成功集資到足夠資金作他們使用,所以他們的股票會經常出現在傳媒中,或需要和財資界多作溝 通,方便集資,又或是大股東本身已是證券行控制人,因財困取得控股權,故些需要用非常手法集資,以確保最重要的上市地位不致失去。


(3) 與部分上市公司各有互控關係:因他們本身控股權不穩,故此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會和其他老千股合作,互相控股,務求以最少資金控制最多的股 權,或是互相作出表面上不關連,但實際上交易雙方都明白的交易來製造賺錢的機會,以達致以最少資金鞏固控股權的作用。


為甚麼會有老千股?


其 實老千股的來源,其實主要都是因為大股東或上市公司財困而起,需要用各式非常手段去籌資解決問題,部分成功後發覺這樣是一種財路,少部分懂經營之道的,其 實都有成功的機會,但大部分就此放棄經營,終致被財技人士控制不自知,終致失敗,被財技人士接管,但財技人士也是不懂經營之輩,故此屢屢虧損,亦繼續不停 以該種非常方式去集資,終致常態,又或是本身只當上市公司為集資工具,導致被人定義為老千股。


那大股東財困的原因,有以下各端:


(1)大股東有不良癖好: 因他們可能因為經歷中,有自卑心態,看見上市後自己身家大增,信心增大了,亦在上市過程中或其後和金融界接觸中,發覺他們很容易賺錢,就很容易把持不住,投入加入他們的行列,例如喜歡賭博、炒賣股票、樓宇或槓桿式工具。


(2)借貸過大,時勢不就破產: 在好景時,因受部分投資銀行誘導提高槓桿水平,又或是因多種因素導致頭腦過熱,加大投資且大量舉債,導致在逆境時防守性不足,陷於財困。

(3) 本身已在夕除陽行業,經營困難: 該行業本身已到競爭激烈階段,落後者已無獲利,且大股東本身的財務資源已不足支撐公司,故寧願出售業務予財資人士表演,又或是予財技人士包裝公司上市,目 的乃在上市地位,賣掉上市地位後以高價售出上市公司地位套現,作退出投資養老及增加私人業務投入之用。

(4)大股東本身業務過多: 由於他們投資行業過多,或是資金需求過大,但回報尚未能夠體現,故此面臨財務困難,有必要利用上市公司的集資功能及股權不集中的地位,來作出對大股東有利的安排。

至於為何股東們會誤墮老千股,最後不能自拔亦可能有以下原因:

(1) 資訊不對稱,甚或有誤導,又或是未曾過濾資料接受

(2) 投資心態問題

(3)沒有能力去處理大股東的魚肉

鑑於大股東財困或財力不足以救公司,導致資金鏈破裂,又或是本身目的只在吸納市民的資金供私人投資用途,導致需要以非常手段集資,但其後因各種關係,演成常態,加上小股東和大股東資訊相對不對稱,加上投資心態不足,故此誤墮老千股,且愈陷愈深,加上公司連連虧損,需經常集資,並因自身對法例認識不足,故此終被財資人士吸光所有資金,此亦是老千股吸乾股東資產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