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军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0
多看巴菲特的没啥意思,因为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不如沉下心来看欧奈尔的《笑傲股市》和《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邓普顿的书相当好。

热门回复

2018-05-20 11:45

这资本市场的组成一半是企业、一半是市场参与者。基本分析是去分析企业的经营好坏的,它对股价的影响是间接的。而技术分析是去分析市场的参与人行为的(包括投资人、中介、相关政策等),它对股价的影响非常直接。建议普通人要学一点技术分析,它能协助做好避险(比如市场下跌时,能给出让你及早离场的信号,否则等企业基本面坏了的间接信号再跑或已经来不及了。彼得林奇也曾持有过推荐他周边所有人买、但最后跌到零的上市公司。当然他在重仓股上没犯大错误,主要靠他过于勤奋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约翰聂夫也差点在价值股-花旗银行上翻船,幸好最后转危为安了。巴菲特历史上也遇到好几次危险,但凭他独特的人际关系都摆平了。股市里投资的坑很多,就能力不济的散户,可以靠技术分析里的趋势救命)。

喜欢看彼得林奇的书,说人话接地气,写巴菲特的书像是在拜神。

2018-05-20 12:06

林奇 是我繼 巴菲特後最喜愛的價值投資大師。 [笑]

2018-05-20 11:20

我2000年左右就看林奇写的两本书(现在还藏着),他的书如浴春风!记忆极为深刻(很多的小细节都印象深刻。比如林奇的鸡尾酒效应、升职、他见股就要买居然买了1400多个股、87年股灾时他在外旅游并指导国内快速卖股、他在参加圆桌会议后对市场未来的揪心、他对普通人选股方式的赞许、他对股市变化就如四季轮转的观点、他与巴菲特的一次通话、他对工作拼命三郎的努力态度(中午都与经纪人谈股、一年要拜访几百个公司、休假时都在拜访公司),他对水泥、汽车、丧葬行业的分析让我记忆犹新(比如公司名称越平淡越好)。而同期的《笑傲股市》一书也是如此,它将我从纯技术引向技术+基本面,欧奈尔的那个法则至今仍是成长股投资的经典,并适合国内市场。

2018-05-20 13:25

[牛]

我们[韭菜]是外部投资者,基本面的东西到我们这里,就一早在市场上体现出来了。
技术不能完全依赖,但也不能不了解。
毕竟盘面的速度是最快的,只是不能只依赖技术,去神经质地预测短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