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VS木头姐?我pick西蒙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4喜欢:31

詹姆斯·西蒙斯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一生的传奇投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想获得投资成功,如果出身没有巴菲特好,命也没有木头姐好,(他们主要靠运气)那么可以选择学好数理化。#股神之战!木头姐VS巴菲特,你Pick谁?# @今日话题

关于出身好,按巴菲特的话,就是他生在漂亮国,他的招数刚好有用,在其他规则体系下他未必是股神。什么招数呢?假如你穿越到了一个平行宇宙,而这个平行宇宙里,三大共享单车现在活得好好的(注:在我们生存的宇宙,三大共享单车已经淡出历史舞台)。有个人趁着庄家打压一只老股的股价时默默收掉他抛的货,然后把庄家赶出董事会,换成自己入主并控制这家公司,、逐年停掉这家公司的主业,然后把现金全部拿去收购其中一家共享单车。收购后,把这家单车账上的用户预存金(注意:这些钱是属于用户的,不是属于这家共享单车的)全部拿来炒股,并等待时机继续收购更多共享单车,获得更多的用户预存金去炒股、去并购各行各业的公司,市场利率低的时候还投钱去修铁路和搞发电。虽然你很清楚这不叫增长(充其量只是类似诺基亚经典游戏“贪食蛇”那样),但是你看见他手上的现金越来越多,控制的资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于是你惊叹:“啊!股神!”没等你多想,你就穿越回到我们生活的宇宙——运营企业只能将用户预付资金用于其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债券等投资及其他借贷用途等。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保险业的浮存金是指保户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保户交纳的保费并非保险公司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应列入“应付账款”中,属于公司的债务。当保户出险时,拿出来付给保户进行理赔。这些资金,保险公司在留有一定比例的近期理赔或支付金额后,其余的可以拿出去进行投资。而投资收益则归保险公司所有。这是巴菲特在我们的平行宇宙的成功秘诀,但是难以复制。有些人邯郸学步,以为取得保险牌照、推出高回报保单产品就能快速吸纳巨额浮存金去加杠杆投资,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弄得一地鸡毛。人家巴菲特的“共享单车”不是拙劣模仿者们用的寿险——类似存钱,是财险和再保险——类似充卡消费。所以,不是想复制就复制的。选股和炒股的能力,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大,但人与人之间的本金规模就差别大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一个地方能成功的投资方法,不一定在另一个地方可以复制。最简单,巴菲特当年投中石油的时候,人人嘲笑、无人问津,到他抛售的时候,又是人人嘲笑、但趋之若鹜;近年他投比亚迪的时候,历史重演,又是人人嘲笑、无人问津,到他抛售的时候,又是人人嘲笑、但又是趋之若鹜。个人认为,国内对巴菲特的盲目追捧,更像是叶公好龙。

关于命好,漂亮国金融市场的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传奇基金经理像走马灯一样,城头变幻大王旗。在漂亮国科网股泡沫2.0发作的这些年,我们遇到了一个叫“木头姐”的天选之人——她重仓的东西刚好被风口对准,吹得风生水起。我很认真地看过她写的研究报告和她接受的采访,很想学学先进经验,优化我的投资方法。当我得知她的底层逻辑是“DNA测序、机器人技术、能源储存、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五大医疗科技创新将颠覆全球经济”,马上就明白她的投资奇迹主要来自美元低利率周期红利。我来详细解读一下。投资比较靠近科学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马柯威茨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他不管投资收益来自哪里,反正他主张用波动性来衡量投资风险,持仓越分散,组合波动越小,风险就越小。如果你听不懂,我就这样跟你说——假设你买了一个股票,它大跌了90%,看到这里,你肯定心头一紧、两眼一黑,别急,马柯威茨提醒你,你只买了1%仓位,账户亏了不足1%,不用浪费一颗速效救心丹。翻译成人话,马柯威茨的理论连小朋友都懂,难怪当年他用这个作为毕业论文,差点毕不了业——导师觉得他写得太简(敷)单(衍)了。

另一个是法玛和法兰奇的三因子模型,他们补充了马柯威茨没搞清楚投资收益来源的短板,主张投资收益来自三个因子——理想状态下,资产的超额收益由市场风险溢价因子、市值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三个部分组成。我自己亲手从零开始证明过一遍,再用A股数据持续验证,没有发现可以推翻这个理论的任何证据(否则我就拿到诺贝尔奖了),所以我目前选择相信它。翻译成人话,就是你炒股赚的钱,没证据来自巴菲特所说的内在价值增长,但证据来自股市本身的大涨大跌、从小盘股变成大盘股的过程和市值破净资产的程度。由于木头姐管的盘是主动型ETF,说白了还是ETF。最显著的特征还是她集中持仓小盘股。而她一战成名是在小盘股牛市中押对了特斯拉。这样的传奇,在A股散户的江湖里比比皆是,有什么好羡慕的。某些“I'll be back(next week)”的人,也曾经在2014-2015造就了不少木头姐、木头叔。俱往矣。

你唯有搞清楚出身好和命好应该作为干扰项去过滤,而不是作为“交易圣杯”般的主因子去追求和优化,才会明白学习西蒙斯认真搞数学,才是出路。简而言之,如果你无法量化算出可以交易的获利瞬间,你就明白自己某个决策纯属无依据的猜测,那么你就能忍得住手。你肯定会DISS我,说:“如果真那样,那么我还怎么炒股啊?”这就对了,如果你能忍得住手,2021年最热闹时以来不炒股,那么你是不是已经跑赢90%的A股股友呢?量化的魅力,就在于你约束自己去交易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如果你的模型很先进,那么你会获得超视距作战能力,不过,超视距是指望远镜般看得见,而不是掐指一算)。西蒙斯起点很高,但直到他意识到炒股不能听消息,不能简答地依据基本面买卖,走了无数弯路之后,他才发现并总结出“壁虎交易法”——像壁虎一样,有猎物经过,一口闷,平时静默摸鱼;无数条壁虎,分布在全球各个市场的“墙壁”上,一有机会就一口闷,没闷上也不会浪费体力。如何保证吃饱的壁虎占比较高呢?西蒙斯从来没讲过,但是,我自己探索过。主要突破点在于一个中学数学课本没写清楚的地方。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你回答0.5,那你就能中学毕业了,但你永远在股市毕不了业。抛硬币足够多的次数,正面向上的概率才近似于0.5,这个“足够多”很多人以为抛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万次就够。远远不够。也就是说,你平时每次抛硬币,或者短期内连续抛有限次数的硬币,你遇到的正面向上的概率不是0.5,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要用到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公式(如果你脑海里不能马上浮现出来,恭喜你,你已经找到自己炒股不赚钱的原因了,数理化没学好,因为这是炒股所需的入门级别的简单内容)。贝叶斯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参数的先验分布和样本信息来求得后验分布,从而直接求出总体分布。这种方法为解决逆向概率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在面对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时,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新的证据来更新对事物状态的认识。但是,学过贝叶斯公式的人也别高兴得太早,因为该公式来自一名英国神职人员和数学家,他致力于研究概率和统计理论,据说是希望用数学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用已知推算未知),本质上就是一种鼓励不断试错、获得更多信息去判断和决策的思路。但我们都知道,无限试错是不可能的——在股市,钱是赚不完的,但亏得完。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迷信巴菲特、木头姐,也不要迷信西蒙斯。他的量化理念是对的,但具体投资手法,一生神神秘秘,无从考究。有两件事大家都至今都没有搞清楚的:一是文艺复兴自己内部运作的大奖章基金表现优异,但是,接受外部投资者的基金都投资失利。我一直在跟踪这个公司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但由于数据不透明,没什么实际进展。另一个是他把Stony Brook大学和自己的家族基金,投了麦道夫,在麦道夫骗局里亏了钱。

学习方法,实践检验,提升自我,而不要盲目相信和跟随市场造的神。投资,也要坚持无神论。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5-13 01:22

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05-13 07:09

/证据来自股市本身的大涨大跌、从小盘股变成大盘股的过程和市值破净资产的程度。

05-13 08:04

这样帮人祛魅的文章,太珍贵了

05-16 23:11

奇衡老师奇衡老师奇衡老师nbnbnbnbnb

05-14 14:04

不败率优先级高于胜率

学习!

讨论已被 奇衡DK-CAPITAL 删除

05-13 20:13

懵懵懂懂,我一直的疑问就是这得读多少书才能知道这么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得继续扩展才行

05-13 19:26

坚持学习,终生学习!

05-13 18:22

老师的行文,很有大师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