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是基本不变那一面】20190122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9喜欢:12

一、内容概要:比亚迪002594,这是每个研究“格雷厄姆-巴菲特”思想的人必须直接面对的难题。第一、巴菲特迷思:曾高呼带轮子的不投,而芒格一句“买吧”他就买了,这种反复无常的现象如何理解?第二、中国价值投资迷思:全国公募私募大户散户价值投资旗帜飘飘,声称学习巴菲特的人,对巴菲特在A股的唯一相关投资却嗤之以鼻。这种叶公好龙的现象如何理解?

二、观点备忘:(1)上证2638下方多看少动,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2)中集H每股土地的估算价值12元。(3)我覆盖了军工大飞机、医药、北斗和5G里面几个有代表性的公司。具体逻辑可以通过阅读我连载的《基本面是基本不变的那一面》以及跟踪我的模拟盘来持续关注。(4)周一开始我就关注动力电池。上一篇我写了自己判断高估的标准,覆盖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我对品牌“面粉”厂商失去兴趣,所以我会聚焦“面包”厂商——动力电池的完整形态是电动车。【留言和我的回复一样精彩,我不删的,各种观点不论对错都有参考价值;欢迎留言交流、批评和指正,希望有理有据,列出事实和数字,至少指出我错在哪里,以便我更正和完善。】

三、今日分享:巴菲特的反复无常和国内价值投资者的叶公好龙,聚焦在比亚迪身上。

比亚迪002594:新能源汽车故事的逻辑起点是2006-2007年那波原油牛市给各国带来的高油价和高对外依存度的恐慌。于是,从那时起,各国政府都在补贴相关产业,试图烧钱烧出一个未来。特斯拉拿到了美国政府的扶助贷款,并且在消费税补贴的驱动下崛起。而当时在大洋彼岸,有另一家公司,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比亚迪。比亚迪最初是一个电池厂,因为抢了三洋的一笔大订单而崛起,后来供货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而成长壮大。2003年,比亚迪的“船长”王传福突然力排众议拿下了秦川汽车,在全市场的质疑声中进军汽车产业。2008年拿到巴菲特的投资,2009年拿下湖南美的客车,进军电动大巴领域,而2016年推动云轨,试图再造一个比亚迪。这些是故事的表面。我围绕王传福的决策,去研究故事背后的主线。

王传福,一个被巴菲特和芒格赞不绝口的人。一个公开节目上,巴菲特当着比尔盖的面,说王传福比比尔盖茨更聪明,盖茨当时的表情,画面太美。客观地说,王传福在2003年以前就已经想通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至今仍未想通的问题——卖电池的最好方法,是卖使用你的电池的产品,即:你有电池的技术,你可以通过并购传统行业生产商,改造产品的架构,并利用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政策支持来替代传统行业。一方面,我们看到,比亚迪把传统汽车厂商改造成电动车厂商,这在当时来说全球仅特斯拉一家对手,所以王传福赢得了巴菲特的支持。舆论宣传王传福拒绝巴菲特,其实,为了拿下巴菲特的投资,王传福喝下了一杯电解液(为了证明环保和安全),那些喝白的红的去拉投资的和他相比简直弱爆了。拒绝巴菲特的细节是股权比例,巴菲特要买20%,王传福只愿意出让10%。比亚迪把传统的客车厂商改造成电动客车厂商,立即可以拿到当时以续航里程为考核重点的新政补贴。集中力量开发磷酸锂铁的根本动机就是这种电池安全和续航久,符合补贴条件。过去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大潮,本质是电动客车补贴大潮。宇通、中通和比亚迪的大牛市就是补贴驱动业绩浪推动的,宁德其实就是宇通等客车厂商的外包电池厂。云轨的考量是什么呢?基建融资和地方财政。比亚迪的云轨不是新技术,团队是从重庆轻轨挖的人,钱是地方和银行出的,电池和技术由比亚迪出。后来国家改政策,轨道交通必须发改委批,比亚迪就迅速调整产品为云巴——这是一种在轨道上行驶的小型巴士,不依赖轨道供电,而靠自载电池驱动,因此不受新政影响,兴建立项可以由地方自主决定。总之,比亚迪是用新技术去突进每一个技术成熟、需求稳定和政府支持的领域,用类似的模式“电池+”横向扩张。云轨其实是想和中车争市场。为什么比亚迪没有去造电动飞机?因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根本不在于研发生产交通工具,而是并购并用电池技术改造【成熟的交通工具生产商】。飞机制造目前还是新兴领域,所以它进不去。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王传福犯了一个关键的错误——护城河陷阱。巴菲特和芒格都推崇护城河,投比亚迪很大程度上是投它的全产业链(上游锂湖+中游电池+下游交通)和“电池+”模式,而且芒格明确表示这是一笔风险投资,而没有说是价值投资。王传福在“护城河”的构筑上忽视了一点——他试图在一个技术不断高速革新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领域里修筑护城河,比如什么电池只供自己使用的闭环模式,结果是把新增的市场份额对宇通宁德联盟拱手相让。不过,没关系,它已经开始调整。电池业务分拆上市是融资手段。比亚迪总是很缺钱,和当年分拆比亚迪电子上市的动机一样,这是国内价值投资者对它的最大诟病。如果地方政府修地铁和轻轨的门槛仍然维持新政后的高水平,那么比亚迪的云巴会是一个选择,但未必是很好的选择。我不会押注这一块新业务的成败,这个赌个硬币差不多。不跟。至于盈利,我2018年跟踪了比亚迪每个月的汽车销售环比数据,惊讶于补贴退坡竟然只影响它利润而不影响其销量。后来研究了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才明白,利润来自电动客车的磷酸锂铁电池,这个游戏已经结束。单纯卖车是不赚钱的,因为电动车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意味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几年后基础设施完善,我就在等保时捷的TAYCAN量产,可能在第二或第三代该款后入手。比亚迪的车目前还有太多细节需要改进。

微信号:wequant

【特别声明:本文纯属个人投资心得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希望读者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本文为本人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而且要强调风险和买者自负。】

我十年投资生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知识的价值只有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我从我的老师那里无偿继承了《证券分析》及相关的各类投资方法,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受益者,因此,我内心一直都坚信,作为回馈,我应该无偿地分享我的知识给更多的人。

我题目为什么叫“基本面是基本不变的那一面”?这是来自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第二章的第二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原文是“For stability means resistance to change and hence greater dependability for the results shown in the past. ”其意思是,你的票以及其背后的公司具备某些不易改变的特质,使你分析它的历史数据时能够获得一些在未来也能够适用信息(协助投资决策),即使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当且仅当你掌握某只票的基本不变的那一面,你才能够在不确定的未来占有优势。一句话:做足功课,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全部讨论

2021-03-16 21:33

爬楼打卡。

2020-03-18 00:57

读完20191221那篇谈到比亚迪的文章,再读这篇,感触颇深。
价值发现其实就是在变动中寻找不变,在稳定中寻找颠覆。
特斯拉进来中国,成就了特斯拉,也必然推动国内新能车产业链发展,这是国家智慧。谁能脱颖而出,会不会是比亚迪

2019年初写比亚迪

2021-04-09 19:16

爬楼85,
如果几年后基础设施完善,我就在等保时捷的TAYCAN量产,可能在第二或第三代该款后入手。比亚迪的车目前还有太多细节需要改进

2019-01-23 09:32

想一想康得新,就知道基本面在中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