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电解液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用)的东西!

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1喜欢:0

分享一则之前查电解液过往资料看到的文章,讲的是国内电解液企业深受海外专利困扰。

原文很长,我浓缩一下。

电解液专利分为三个层面:功能、应用以及物质,由易到难,物质层面创新由于最基础,也最难,短时间无法跨越。

因为 “ 一个新的物质的应用需要的检验周期较长,数码领域可能1~2年已足够;但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10年。就是他可能会带来哪些正效应、负效应,正效应我们一般研究比较多的,会很快出来,但他可能带来有哪些负效应,那就需要无限次的重复试验,长时间的模拟,你才能够完全使用他,所以最难的不在于成分合成,而在应用评测的过程中我们对他整体性能的全部把握,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你目前应用的材料要被取代也需要一个过程,包括是性能上的评测是否有提升,成本上的把控是不是优于前者等等。”

国内的创新多来自模范国外,“ 国内的模仿能力很强,一般国外有的物质国内很快就有了 ” 。

彼时,国内大多数电解液专利是在组分的比例或者是应用概念上做文章。

“ 有一类是关于组分的,就是他的专利里面的物质和结构都是别的专利或论文里的,只是通过比例的调整结合在电池方面的应用来形成一个新的专利,这种大部分都是电池厂在申请,国内多以模仿为主;还有一类是应用类的,比如应用在不同的正极材料、包装上,这一类有点走概念,‘换汤不换药’。”

很多国内企业做完研究,准备申请专利时,才发现已经被国外企业申请过了。国外企业家大业大,专门有个专利团队,来做检索、申报以及修改再申报等工作。

电解液行业本身门槛低,投产资金少、建产快,壁垒来自原料6F(六氟磷酸锂)。这个扩产要一年半(18个月)左右,技术壁垒也高。

在2008年前都被日企掌握,国内电解液厂商都是从这些日企手中买原料,很贵,30~40万元/吨,日企毛利在5-7成,国内只是加工业,毛利2~3成,还有一些电解液添加剂的技术专利,也得向其购买。

但国外6F厂商自家也生产电解液,难免与国内电解液厂形成竞争关系。

“ 如果(电解液相关技术)是掌握在添加剂厂家的话就容易,因为我可以买你的电解液或添加剂,购买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厂家也会将专利使用费折算进去。但电解液厂家之间都是竞争对手,对方可以选择卖给你,也可以选择不卖给你。”

与此同时,国内竞争也激烈。没有技术壁垒的电解液行业(不涉及原料),进入门槛低。

大约在2010年,国内企业相继攻克了6F技术,并进行大规模量产,原本一顿3、40万的产品价格就刷一下跌下来,最差只有11、12万元,跌去2/3。

电解液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大打价格战,量比利重要,因此企业使劲扩产,摊薄成本。

好在国内市场大,不需要出口,因为一旦出口,就会涉及专利纠纷,要赔款。

其中有类有趣的电解液公司,他们的客户是海外电池厂商,有时他们生产电解液遇到的专利持有者就是自己的客户,你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为了有量的支撑,就要做生意,加上涉及专利使用费等,那此时客户就会压榨你的利润,仅让你保持企业运转。

“ 量不大的话影响就不太大,(以后)真若找上门就给点专利费。”

早几年间,日本UBE(宇部兴产)通过追究苹果侵权追踪到ATL(东莞新能源)的电解液,"当时ATL的电解液主要由国内两大厂家供应,最后是以500万美金达成和解协议,而且这500万美金最终是由电解液厂家分摊掉的。”

文章内容大概就是这样。

我看了两遍,细品非常有趣,之前我在找磷酸铁锂的资料时,中金一份报告里称2022年海外专利到期,届时国内磷酸铁锂企业有望出海,而彼时我对这点信息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国外的企业早申请专利,有个专利保护期,但没看透个中的联系,直到我发现这篇文章。

可以说算是一个缩影吧,锂电产业上一个细分领域,却带有普遍性的特征。

这篇文章内容非常具有代表性,包括扩产、价格战、周期性等等,都在正负极、干法隔膜领域发生过。

非常启发深思!

全部讨论

2021-07-15 18:05

这件事将会影响到国内LiFSI的专利的格局,先发企业优势明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