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美国企业积极投资印度

2023/06/28

美国企业正在对印度加大投资。进入2023年以后,美国企业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计划,特斯拉也在积极进军印度。6月22日,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发布消息称,将在印度投资超过8亿美元建设新工厂。因中美对立长期化,企业充分利用印度基地的动向扩大。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4月出席印度首家直营店开业仪式(孟买)

6月20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纽约与正在访问美国的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了会谈。据介绍,特斯拉正在讨论在印度建厂,目前正在与印度政府进行协商。马斯克在会谈结束后表示:“我确信会进军印度”,同时称“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相当大”。他暗示继美国、中国、德国、墨西哥之后,计划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

为了生产半导体,美光将在印度投资超过8亿美元。预计也将得到印度政府的资助。美光将建设半导体“后工序”工厂。

目前,不少美国企业将重点放在了对印度的投资上。亚马逊Amazon.com)的云计算部门“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AWS)5月发布消息称,2030年之前将投资1.056万亿卢比用于增设数据中心等。2016~2022年的投资额为3090亿卢比,将大幅增加投资。

美国企业在印度进行积极投资的背景原因是2018年出现的中美对立。美国政府出台了针对中国的进出口管制措施,在安全保障相关的敏感领域推进了美国与中国业务和供应链的脱钩。美国企业与中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易变得困难,中国业务本身的风险也在提高。

为了取代不明朗的中国业务,印度市场对美国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从面向印度的国外直接投资数据来看,2020年在接收投资总额中美国的占比为22%。2022年仅次于新加坡,排在第2位。如果包括经由开曼群岛等的投资,美国企业的投资有可能更多。

印度的魅力在于内需。2023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600美元,2025年将超过3000美元。

“人均GDP3000美元”被视作国家经济增长的临界点。因为这是国民购买力提高、消费加速的分界点。实际上,日本在1970年代上半期超过3000美元,当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中国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2008年处于成为经济强国的节点。此前,印度城市地区的内需备受关注,目前正在迎来城市地区以外消费者购买力也在提高的时期。

4月在印度开了第一家直营店的苹果正在减少中国作为生产枢纽的作用,用印度工厂取代。正通过鸿海精密工业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代工企业扩大在印度的生产,计划将印度的生产比例由现在的5~7%提高到25%。

中国的地缘政治风险不仅是美国企业的问题。欧洲及日本的企业也在增加对印度的投资。铃木在印度拥有225万辆的年产能,日前通过子公司宣布正在印度建设新工厂,4月将年产能再提高100万辆。

莫迪政府2014年强化了制造业培育政策,制定了将GDP中的制造业占比提高到25%的目标,但现在仍未达到。对莫迪政府而言,中美对立下的企业动向对实现施政愿景具有积极作用。莫迪2022年在半导体产业振兴活动上的发言中强调:“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