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15喜欢:5
$唯品会(VIPS)$看空唯品会,基于我自己在唯品会上的购物经历。本人男,大学在读,中部省份。
一,衣服是刚性需求,不在唯品会上买,就去淘宝商城买了,所以替代性强。并且淘宝的品类更丰富,总价更便宜,质量也不错。唯品会商品看似很多,但是细分到某件衣服的某个尺寸,就不多了,多次遇到这个问题,想买却没有合适的尺寸。
二,买送同学的小首饰时,一般为50到一百元之间的,在这个区间,唯品会的性价比比淘宝高,并且远远强于凡客的首饰。但是也存在缺货的问题。
三,唯品会由于其品类不丰富,所以只能作为实在不知道干什么时才去转转。所以十点抢购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只能知道某个品牌在售,却不知道到底销售那几款。
四,相比较于京东和其他电商,唯品会的服务不错。但是重复购买率低,因为丰富的品类是重复在同一平台购买的必须条件。因为男生买衣服为补充性购物,就是说一条裤子不能穿了,才买下一条。至少我身边的人这样看。所以当我想买裤子,煮蛋器,书时 我会搜索当当,亚马逊,淘宝,京东等,而不是去唯品会碰运气。
五,刚才也说了,缺货并且没有办法补货,是唯品会的一大劣势。因为好的东西总被抢完了。假设一下,你去一个超市买肉,连续两次去时,好肉都被挑完了,那么第三次需要买肉时果断换一家超市。在哪个电商网买,没有很大障碍。
六,唯品会现在的思路是做二线品牌,在品牌认知度不大的情况下,相比于淘宝商城,劣势很大。品类少,价格差不多,甚至淘宝更低,运费更加昂贵。并且无法满足刚需。

基于以上事实,我长期看空唯品会。认为基于尾货销售的唯品会的结局就是现在的携程。壁垒不再,资源消失,唯品会就什么都没有了。

全部讨论

2014-03-05 10:26

......尽在不言中

2014-03-04 23:57

现在翻这些来看 还是很有意义啊 投资就是这样 永远众说纷纭

2012-03-26 10:21

介个体验报告需要客观看待,介个用户应该不是唯品会的主要目标客户群[哈哈]

2012-03-26 08:55

唯品会其实是照搬美国尾货销售模式,但是国家不同,情况自然两论啦。化妆品方面的伊丽莎白雅顿、包袋方面的coach、还有一些服装品牌,都在outlet和网上搞尾货销售。但前提是,这些东西都是美国设计的啊,他们的款式更新换代非常快,coach甚至专门有针对outlet的款,据说皮子会比百货的稍微差。所以,现在大家可以明白水土不服在哪里了吧:1.唯品会国内的合作商买不买帐,愿意给他们放量放款型?什么时候它能搞定“哥弟”和“阿玛施”,那我就会多看这个网站几眼了。2.国外的那些牌子买不买它的帐。我觉得现在唯品会上的那些国外牌子没有一点竞争力。

2012-03-26 08:43

1.产品单一,种类太少。网上购物讲究种类丰富,可挑选余地大,从这方面而言唯品会没有做到,因而难以让客户对其产生深刻印象,久而久之就会把其忘记。
2.款式太老。不管是衣服、鞋子还是包袋。我重点看了我熟知的奥卡索、玖姿和FURLA、ARMANI,都是30-50岁年龄的款。但是网络购物的中坚力量是向我这样的年轻人或者时尚人士,对于这两种类别的人而言,唯品会都没有吸引力。对年轻人而言,款式太老,且种类少并且价格一点都不优惠,比如奥卡索的鞋子,这个牌子经常做特卖,它还在outlet设立柜台,过季款鞋子的价格甚至比唯品会打折还低;玖姿跟不用说了,全是大妈款,还不便宜,看不出一点质量价格优势;FURLA与ARMANI也是,都是老款,价格没优势。再说了,淘宝代购这么多,想买FURLA与ARMANI的主儿肯定会拿这个价格找代购了啊。对于时尚人士而言,款式老,与淘宝代购相比完全没有优势。
3.给大家做个淘宝普及帖,淘宝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淘原单,即外贸工厂加工的多余或者稍稍有质量问题的东西。有人从工厂批发过来,然后在淘宝上卖,不要小瞧这样的店,有的店月营业额可达到百万。我在淘宝上玩,也主要看这个的,这个淘起来比较有成就感。第二类:设计店,有的是稍高端的设计师店,有的就是低端的如韩端衣舍,他们的走量非常大,这个也是马云淘宝收入的主要支撑体。第三类:代购店,化妆品、包袋、衣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有国内代购店也有海外代购。举个例子,我前几天在金鹰看到一款春季鞋子,金鹰活动也最多给8.5折,但是在淘宝上我可以买到5.5折。补充一下,此处的淘宝主要是衣物、包袋、首饰方面。

2012-03-26 07:53

那我就作为一位女性消费者来写个体验报告好了

2012-03-25 17:49

昨晚刚上的vip,觉得东西太少,而且好东西更少,不知道它主业是高端奢侈品还是中端服饰消费,至少在我看来中端服饰操作空间太有限了,品牌推荐力度也小的可怜

2012-03-25 16:09

没错,看多的人肯定没亲身体验过。与其选维品会抢购衣服,不如去淘宝商城,甚至淘宝的皇冠店....其他东西基本是刚需情况下才购买,抢不到更影响购物体验;经常没事抢着买的,就跟团购初期一样靠热情,久而久之这种感觉就淡化了的。另外相比gilt,维品会背后也没有强大的中国奢侈品代购买手支撑。[哈哈]

2012-03-25 11:53

这位不算唯品汇的典型用户,女性可是把抢购当成生活重要部分啊。不过中小型垂直电商能否存活是个纠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