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房地产调控政策利好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24喜欢:32

最近地产政策组合拳出击,跟我当初预料的一样,不过如何看待呢?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1、就跟我们期待美股泡沫破裂一样,我们的对手一个个翘首以盼期待我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硬着陆。所以对手期待的,就是我们一定不会让他发生的;这是最近大家看到的房地产政策的背后的原因“中美博弈”。

2、救地产就是救经济。当前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信心不足,通过化解房地产危机,稳住房地产市场,就活房地产全产业链上所有人,让他们的收入有了保障,消费信心自然就来了。

3、救地产就是救金融。银行业受房地产的影响,被市场极端打压了两年,虽然是“鬼故事”,但打压效果却是杠杠的,结合第一条理由,大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假如地产危机真如他们所期盼的发生了,那么对我国金融稳定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说救地产就是救金融。

4、救地产就是保民生。房地产危机发生,带来的社会影响太大了,特别是那些已经购房而没拿到房子的那些人,所以救地产,保交房,最终还是保民生。

5、对房地产公司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救地产并不会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政府下场购买也只会打折购买,对房地产公司而言,是提供了流动性,盘活了他们的资产,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

“降杠杆!降杠杆!降杠杆”

所以,个人认为,对$新城控股(SH601155)$ $华侨城A(SZ000069)$ 万达之类的地产商而言,只要杠杆去掉绝大部分,接下来躺平收租即可,对他们时实实在在的利好。

对其他纯地产商而言,业务收缩、毛利润下滑,未来可能是个低利润率的行业,未必是多大的利好,只不过暂时没有破产风险而已。

6、对银行业的影响:对银行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一方面打压多年的理由没有了,大部分银行股其实已经按照极端情况给房地产贷款进行计提,现在危机解除,未来不但不良下降,以往过分计提的也会有相当一部分“收回”;另一方面,新政会让银行的“按揭贷款”恢复增长,这部分贷款的不良率是相当低的,属于优质资产。

美股银行业估值普遍在1pb、10PE、2%股息率左右,无论如何,我们的银行股里最优秀的也至少这样的估值,对于他们来说,至少还有50%以上的空间。

$杭州银行(SH600926)$ @今日话题 @摸索fhy @李胖胖1988 @陆家嘴牧羊人

精彩讨论

-翼虎-05-18 18:28

刚工作的时候,工资也就八百块钱,在上海买房根本就不可能,但不抱怨,不悲观,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跟公司一起成长,十年后工资水平才达到上海平均水平之下不多。期间贷款买房等解决了住房问题。
印象中没有第一桶金的概念,股市资金就是从几千块钱开始,不断有闲钱加入,踩雷无数回,不断交学费,十多年后才有了稳定的盈利模式,然后随着工资收入的不断增加叠加股票账号的不断盈利,才慢慢积累到今天的持仓市值。
年轻人,看你还是挺想通过股市实现财富增值的,给你一些忠告:
心态要积极乐观、相信国家、努力工作,慢慢积累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投资上要放弃暴富的想法,资金少的时候多学习,多实践,慢慢摸索适合你的稳定盈利的投资方法。
即使你的资金量不大,如果你投资10万块钱,每年稳定盈利15%,50年后,也可以积累到一个亿。虽然那时候你已经年老,但你的后代可以享受你积累的财富,你这一辈子也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摸索fhy05-18 13:39

在我们国家,政府真要办的事情,基本上是可以办成的,政府掌握的资源太多了。
疫情以前,国家对地产行业采取的是调控,限制政策,以打压为主。疫情以来采取的是逐步放松政策,可下降趋势形成后,各种限制措施解除后,仍不能止住房地产行业基本面的下滑,全行业都下滑,部分破产,就连带头大哥万科也陷入的困难,如果国家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不仅民营地产公司不行,就连国资央企地产公司也支撑不下去。
我们可以想一下,就说宇宙行工商银行,如果预期要破产,没有央行在背后背书,大家一直去挤兑取款,他也受不了,一样玩完。所以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地产市场上,预期和信用非常重要。
地产行业本身就自带金融属性,买卖行为与人的收入,预期和价格是否上涨关系很大,房价价格下降趋势下,购房需求肯定被压制,这也是最近几年鼓励政策出台了不少,而成交量和价格则逐渐下降,但2024年成交量还加大了下滑幅度。在而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第一大行业,对经济和居民消费信息的影响太大了,其他行业也代替不了,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们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也是千方百计的打压,如果我们再自废武功—房地产行业残废了再踩一脚,那不正中他们的下怀。这不,我们国家的各种支持地产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出台了,越来越具体,三剑不行,就出四剑,五剑,总会把趋势扭转回来的。
具体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价值,那就是看各位的认知的,想着政策一出,业绩销量马上上去,那就太乐观和想当然了,只是把病人从死神中拉回来,回复健康甚至活蹦乱跳,到生龙活虎还有很大的距离要走。
从收益的确定性来说,还是银行最收益的,确定性也最强,营收,规模,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都大大收益地产变好,现在的价格,估值和分红都是市场预期地产不行的价格,如果地产真稳住了,银行的基本面肯定还能上一个台阶,这也是最近银行和地产交替走强的内在逻辑。
相信国家,相信政府,拿着最硬的金融资产,还是很放心的。
最近银行股特别是城商行,农商行有所走强,短期减仓落袋为安的不少,还美其名曰要高抛低吸,最后大都是丢失了底部宝贵的筹码,赚不了几个大钱,非常可惜,我们看待成长性银行股行情要走几年的煤炭,2019年的白酒这种思路,股价不恢复,我们就持股收息,股价持续恢复,我们持续持有,股价大幅恢复,股价过高超出了基本面太多时,我们才会考虑兑现一部分筹码,让给那是看好的投资者,现在这价格,这估值,还早呢!

-翼虎-05-18 11:34

对地产商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救地产缓解了流动性就可以继续运作下去,后面少购地,多去库存即可,杠杆降下来就能活下去了;
对国家来说,财政部的国债利率2出头,打折购买的房子只要租出去,能够有2%左右的回报率就可以长期拿着,谈不上砸手里的事情,时间会化解所有问题。
对居民来说,政策支持的还是刚需和改善房需求,门槛降低了,自然就会出手,因为是刚需所以房价不涨更好。

李胖胖198805-18 08:42

就是老美天天破产还1pb
我们打六折

cp7305-18 18:00

政府可以发行长期国债,定向收购地方城投公司的房地产,一方面可以化解城投债务,降低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另一方面可以变现给地方政府输入资金,进行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而低息超长期国债由收购的保障性住房资产对应,保障性住房的租金可以接近超级低息的长期国债利息,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温和通胀,持续积累十几年后,会使保障房的名义价格升值,且租金回报率逐步超越长期国债利率,给地方政府持有的保障房带来正的现金流和资产名义价格升值利益,实际国家是利用低利率窗口期用低息超长期国债套利未来的通胀化解城投债务。
银行可以借用收购政策定向化解其房地产不良。
通过给政府收储保障房提供贷款支持还可以为银行提供业务增长。
银行房地产不良和地方隐形城投债务,都可以通过超长期低息国债,与未来通胀对冲来完美解决。
$招商银行(SH600036)$ $江苏银行(SH600919)$ $成都银行(SH601838)$

全部讨论

救什么金融,金融赚的钱还少吗。金融赚钱分给大家了吗。

在我们国家,政府真要办的事情,基本上是可以办成的,政府掌握的资源太多了。
疫情以前,国家对地产行业采取的是调控,限制政策,以打压为主。疫情以来采取的是逐步放松政策,可下降趋势形成后,各种限制措施解除后,仍不能止住房地产行业基本面的下滑,全行业都下滑,部分破产,就连带头大哥万科也陷入的困难,如果国家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不仅民营地产公司不行,就连国资央企地产公司也支撑不下去。
我们可以想一下,就说宇宙行工商银行,如果预期要破产,没有央行在背后背书,大家一直去挤兑取款,他也受不了,一样玩完。所以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地产市场上,预期和信用非常重要。
地产行业本身就自带金融属性,买卖行为与人的收入,预期和价格是否上涨关系很大,房价价格下降趋势下,购房需求肯定被压制,这也是最近几年鼓励政策出台了不少,而成交量和价格则逐渐下降,但2024年成交量还加大了下滑幅度。在而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第一大行业,对经济和居民消费信息的影响太大了,其他行业也代替不了,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们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也是千方百计的打压,如果我们再自废武功—房地产行业残废了再踩一脚,那不正中他们的下怀。这不,我们国家的各种支持地产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出台了,越来越具体,三剑不行,就出四剑,五剑,总会把趋势扭转回来的。
具体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价值,那就是看各位的认知的,想着政策一出,业绩销量马上上去,那就太乐观和想当然了,只是把病人从死神中拉回来,回复健康甚至活蹦乱跳,到生龙活虎还有很大的距离要走。
从收益的确定性来说,还是银行最收益的,确定性也最强,营收,规模,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都大大收益地产变好,现在的价格,估值和分红都是市场预期地产不行的价格,如果地产真稳住了,银行的基本面肯定还能上一个台阶,这也是最近银行和地产交替走强的内在逻辑。
相信国家,相信政府,拿着最硬的金融资产,还是很放心的。
最近银行股特别是城商行,农商行有所走强,短期减仓落袋为安的不少,还美其名曰要高抛低吸,最后大都是丢失了底部宝贵的筹码,赚不了几个大钱,非常可惜,我们看待成长性银行股行情要走几年的煤炭,2019年的白酒这种思路,股价不恢复,我们就持股收息,股价持续恢复,我们持续持有,股价大幅恢复,股价过高超出了基本面太多时,我们才会考虑兑现一部分筹码,让给那是看好的投资者,现在这价格,这估值,还早呢!

房价不涨是化解不了危机的,资产属性是个常量,只要是资产,就是买涨不买跌,所以至少要做到温和上涨,才能逐渐化解,另一方面即使gjd打折收购租售比高的房产,长期也会砸手里

房地产己死,救不活的

05-18 08:42

就是老美天天破产还1pb
我们打六折

05-18 08:45

政府收购地产的房,手里有了保障房。解决了房源和普通百姓租房子的问题。
地产开发商回笼的资金终于缓了一口气,可以支付他以前欠的那些账。政府注入的资金是烂尾楼的事情也一笔解决。
房地产价格的企稳和房源的慢慢消化,也解决了银行的地产鬼故事。银行地产的烂账不用担心了。
房地产的企稳等于经济的最大不稳定因素的排雷。
太好了。
压在银行上面的一块大石头,终于彻彻底底的挪开了。
感谢您精彩的分享。

分析的很清晰,房地产再没有过去的暴涨暴利机会了。现在就是盘活存量房提供流动性而已!但是对银行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05-18 18:00

政府可以发行长期国债,定向收购地方城投公司的房地产,一方面可以化解城投债务,降低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另一方面可以变现给地方政府输入资金,进行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而低息超长期国债由收购的保障性住房资产对应,保障性住房的租金可以接近超级低息的长期国债利息,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温和通胀,持续积累十几年后,会使保障房的名义价格升值,且租金回报率逐步超越长期国债利率,给地方政府持有的保障房带来正的现金流和资产名义价格升值利益,实际国家是利用低利率窗口期用低息超长期国债套利未来的通胀化解城投债务。
银行可以借用收购政策定向化解其房地产不良。
通过给政府收储保障房提供贷款支持还可以为银行提供业务增长。
银行房地产不良和地方隐形城投债务,都可以通过超长期低息国债,与未来通胀对冲来完美解决。
$招商银行(SH600036)$ $江苏银行(SH600919)$ $成都银行(SH601838)$

05-18 08:47

救房地产最大的利好是:银行对房地产系统性风险彻底消失了

房子牵扯的问题和风险太多了,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化解风险而不是拖住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