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港股导航】恒指首季跌4586点 料继续震荡整固


每日投资策略

恒指首季跌4586点 料继续震荡整固

隔晚美股走势反复,三大股指集体收跌,道指跌逾400点。纳指跌近1%,标普500指数跌1.6%。其中,道指一季度跌23.2%,创1987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标普一季度创2008年来最大季度跌幅和史上最大一季度跌幅。欧洲股指创史上最大月度跌幅。原油收涨但创史上最大月度和季度跌幅。期金收创逾一周新低但3月累涨1.6%。恒生指数昨日高开438点,报23613,开盘恒指小幅上探后升势回落,午后涨幅一度缩窄至62点,之后在欧股早盘的带动下重拾涨势,尾盘涨幅继续扩大,恒指一季度跌4586点或16.3%。截止至收盘,恒指涨1.85%,报23603.48点;国企指数涨2.05%,报9594.77点;红筹指数涨3.07%,报3592.11点。大市成交额1133.41亿港元。全天盘中最低见23238点,最高报23627点。$恒生指数(HKHSI)$ $腾讯控股(00700)$ $恒安国际(01044)$ 

恒指每日反向-2X(07500)认购接近2000万美金,上周初至今累计认购超过2亿美金。纳指每日反向-2X(07568)连续第三日获得投资者认购,上周至今累计认购约400万美金。

尽管新冠病毒疫情仍在扩散,但欧美市场投资者已接近消化恐慌情绪的影响,市场进入观望震荡期,隔晚美股再度走低,今日或拖累港股走势。尽管昨日国内公布的PMI数据大超预期,但预料整体经济仍受到疫情等不明朗因素的影响,短期难言复苏,中长期股市的走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宏观&行业动态

国务院:进一步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各地要抓紧发行力争第二季发行完毕;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增加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

会议指出,面对国内外疫情和世界经贸形势急剧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的新挑战,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力度,着力扩内需、助复产、保就业,帮助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特殊难关,保障基本民生。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在前期已下达一部分今年专项债限额的基础上,抓紧按程序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专项债,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对重点项目多、风险水平低的地区给予倾斜,各地要抓紧发行,力争第二季发行完毕。

会议确定,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增加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引导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优惠利率向中小微企业贷款,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产业的信贷投放。

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在岸人币全月贬1.5% 创7个月最大跌幅

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价(CNY)收市升39点子,中段一度升穿7.09,高见7.0868;3月累计贬值1.46%,为去年8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价收报7.0931,较上日下午4时30分收报7.097,升39点子或0.05%;较晚上11时30分最后成交价7.0975,走强44点子。

离岸价(CNH)曾升破7.1,高见7.0961,截至香港时间下午5时35分,离岸价报7.1076,在岸价报7.0965。

官方今日开出的中间价报7.0851,较上日的7.0447,跌404点子或0.57%,连续两日下跌,创3月24日以来新低。

交易员指出,今日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好于预期,再加上境内美元紧张状况略有缓解,跨月扰动有消退迹象;短期人民币料继续在7.05至7.12范围宽幅上落。

另有交易员认为,后续美元走向的影响更为关键,若全球疫情逐渐受到控制,美元有望继续转弱,人民币可能有所反弹,不过疲软的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币大幅反弹。

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52,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远高于市场预期。

世银料肺疫或致中国经济仅增0.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卷起的风浪,冲击环球各大经济体。世界银行预计,在基本情景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放缓至2.3%,较差情境下为增长0.1%;去年增长为6.1%。

世银发表经济报告指出,预计将使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该行表示,鉴于形势迅速变化,很难做出精确预测,但现在预计在基本情景下,该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长放缓至2.1%,但较差情境下经济可能下滑0.5%。

国统局:企业复工复产未恢复至疫情前

中国3月制造业活动回复扩张,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2,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远高于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表示,采购经理指数是反映经济走势的月度环比指数,能灵敏地反映经济的短期变化。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较2月份明显上升是反映当前多数企业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负责人称,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三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仅仅单月数据升至荣枯线上,并不能判断中国经济已完全恢复正常水平,实现趋势性好转。

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虽然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但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加之3月份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经济是否回暖还要看未来几个月采购经理指数能否延续扩张走势。

上市公司要闻

阿里传拟购快递公司韵达一成股权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 09988 )计划收购内地快递公司韵达控股至少10%的股权,这将成为阿里对大型快递企业进行的第5笔投资。

消息透露,阿里希望从韵达的控股股东、创办人夫妇聂腾云和陈立英手中收购股份。据悉,聂腾云夫妇持有韵达52.19%的股份。按周一的收市价计算,阿里拟收购的股份价格至少为7.9亿美元(61.62亿港元)。

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阿里计划收购的韵达股份或超过10%,最高可能达15%。

据悉,阿里在之前已收购少量韵达的股份,但因收购比例低于披露门槛,故双方均未有向外公布。

总部位于上海的韵达,于2016年借壳上市,公司通过菜鸟与阿里合作。

市场估计阿里是次的收购,相信是寻求在快递市场获得更大话语权。约一年前,阿里以46.6亿元人民币收购申通快递14.65%的股份,随后,申通控股股东还同意在未来3年,授予阿里再购买申通31.25%股份的权力。而在投资申通前,阿里还收购了3家中国大型快递公司的少数股权,分别为圆通、百世和中通。

小米去年经调整盈利升34.8%

小米集团( 01810 )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度,股东应占溢利100.4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减少25.89%,每股基本盈利0.423元;不派末期息。

根据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去年经调整净利润115.32亿元,按年增长34.81%。单计第四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3.44亿元,按年增长26.51%。

期内,收入2058.39亿元,按年增17.68%。智能手机部分的收入1221亿元,按年增长7.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621亿元,按年增加41.7%;互联网服务收入198亿元,按年增长24.4%。

小米表示,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从业务角度看,供应链方面,由于中国工厂的关闭,小米在2月和3月遇到暂时性的生产中断,但目前生产大部分已恢复,产能已回升到正常水平的80%到90% 。

在中国市场,疫情高峰期间,大多数商店停业或者缩短营业时间,客流量大幅下降,影响到线下销售。不过由于小米的线上渠道优势,所以整体影响相对较小。在3月下旬,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已经出现快速反弹,反映消费者对手机有较
强的刚性需求。

小米内地产能恢复逾八成

内地陆续复工,小米集团( 01810 )总裁王翔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小米的内地产能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的80%至90%,而首季集团收入料可保持增长。惟海外疫情正在爆发,他估计,3至4月海外业务将受影响,参照内地情况,5月或会开始复苏。

印度实施封国措施,王翔认为,措施有助控制疫情,短期将会影响当地消费及采购,而小米的工厂亦停工,但销售并未「归零」,印度用户通过其他渠道购买小米产品。至于与高通的采购有否受影响,王翔回应,暂时未见到供应链有严重问题,包括高通,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

康宁杰瑞制药去年亏损扩至逾8亿人币

康宁杰瑞制药( 09966 )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亏损8.33亿元(人民币.下同),每股亏损1.55元,不派末期息;2018年度亏损1.5亿元。

期内,其他收入3442.9万元,按年增长43倍。

比亚迪电子去年少赚27%

比亚迪电子( 00285 )公布,截至去年底,全年股东应占溢利15.98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下跌27%。每股盈利0.71元。

期内,营业额530.28亿元,按年增加29.19%。

国航去年盈利跌13%

国航( 00753 )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盈利64.2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减少12.66%,每股盈利46.74分;派末期息4.442分。

期内,收入1361.81亿元,下跌0.43%。

国都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国都香港”,中央编号:ASK641),获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牌,可进行《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所界定的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受规管活动的持牌法团。

分析师披露

本报告准确表述了分析员的个人观点。每位分析员声明,不论个人或他/她的有联系者都没有担任该分析员在本报告内评论的上市法团的高级人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法团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涉及的上市法团或其他第三方都没有或同意向分析员或国都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国都香港”)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他利益。

国都香港的成员个别及共同地确认:(i)他们不拥有相等于或高于上市法团市场资本值的1%的财务权益;(ii)他们不涉及有关上市法团证券的做市活动;(iii)他们的雇员或其有联系的个人都没有担任有关上市法团的高级人员;及(iv)他们与有关上市法团之间在过去12 个月内不存在投资银行业务关系。

免责声明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票据的邀请,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特殊需要或个别人士。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国都香港不一定采取任何行动,确保本报告涉及的证券适合个别投资者。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国都香港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国都香港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国都香港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国都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如中英文版本有异,以中文版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