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生人口同比下降18%,总和生育率只有1.3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2020年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总和生育率只有1.3。

这意味着我们的人口形势其实挺严峻的,对未来经济影响会比较大。

我具体跟大家分析一下。

(1)持续下滑的出生人口

2017年,我们出生人口还有1723万人;

2019年的出生人口就下降到1465万人;

2020年的出生人口则只有1200万人,同比下降18%。

结果显示,去年出生人口约1200万人,总和生育率1.3。这个跟我前天的判断相符。

2017年,我们出生人口还有1723万人;

2019年的出生人口就下降到1465万人;

2020年的出生人口则只有1200万人,同比下降18%。

仅仅3年的时间,每年出生人口就从1723万人,下降到1200万人,这是非常夸张的降幅。

这里值得注意,我们去年总和生育率居然只有1.3,这是非常低的。

按照2018年世界197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排名看,我们去年1.3的总和生育率,可以排在世界倒数第10,甚至低于日本。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量,都还不如日本这个低生育国家。

要知道,2018年我们的总和生育率还有1.69,结果仅仅只过了两年就只有1.3。

同时,在2000年之后,我们的总和生育率就没有低于1.6。

这是我们总和生育率首次低于1.5,并且就直接下降到了1.3,堪称断崖式下跌。

总和生育率是每个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量,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长期稳定。

总和生育率低于2.1,那么长期来看,人口数量将必然持续下降。

如果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下,那么基本只要过个50年,人口就会减少一半。

去年7月,曾有人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题为《2017年至2100年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死亡率、移民和人口情景的预测》的研究。

该研究称,到本世纪末,全球195个国家中有183个将跌破保持人口水平的替代率临界值,而包括中国、日本、泰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的人口将减少一半。

到本世纪末还有80年,我觉得还是一个乐观估计,如果我们未来几十年都保持在1.3以下的总和生育率。那么可能到2070年,我们的总人口可能就会下滑到7亿的水平,会少一半。

单从总和生育率看,我们国家的整体生育水平,已经排在世界上生育率最低区间。

(2)不同的算法

另外,由于每年出生人口是每年统计局单独公布,并不是人口普查的内容,所以关于去年的出生人口,并不是在这次人口普查内容里说的,而是在今天早上的记者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

这使得网络上也有一些人基于各种算法,得出去年出生人口不一样的数据。

关于这点,我认为是这样。

正常人口普查数据就是对每年公布的人口数据做一次大修正,普查数据是每10年一次,所以跟平常每年公布的人口数据会有一些偏差值也是很正常的。

比如说2019年的统计人口是140005万人,7普数据的2020年是141178万人,增长了1173万人。

但按照2019年死亡人口998万人来计算,等于说2020年的出生人口要至少2171万人才能增长1173万人,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根据公安部之前公布的数据,2020年新生儿户籍登记人数是1003万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偏差。

除了上面这种算法,还有人把这次普查结果的0~14岁人口,扣掉2006~2019年之后的每年出生人口数据累加,来计算2020年的出生人口。

结果算出来的2020年出生人口,是2657万人。

之所以两种算法都有偏差,是因为都是基于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去跟普查数据做对比计算。

而我们每年都会单独统计人口,这个人口的统计,是基于每年的出生人口,扣掉每年的死亡人口,来计算出每年的人口变化情况。这并不是人口普查这种挨家挨户去调查统计的结果,所以二者正常都是会存在一些数据偏差,并不代表去年真的出生超过2000万人,这是过去10年每年偏差持续累积下来的结果。

前面几次人口普查数据,都是存在这样的偏差值,比如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偏差幅度更大。

只不过前面两次是向下偏差。


而这一次是向上偏差。

也因为这一次是向上偏差,所以这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0~14岁的人口数量是比上一次增长了不少。

所以如果是基于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来跟人口普查数据做对比计算,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二者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不一样。

不管怎么说,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每10年才一次的人口数据调查统计。人口普查数据相当于是每隔10年对每年公布的人口数据做一次大的修正,所以还是得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准。

(3)关于出生人口骤降的原因

今天公布去年的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跟公安部年初公布的新生儿户籍登记1003万人,也比较接近,在二者往年正常的偏差值范围之内。

此外,这次7普数据里“户别人口”这个数据也是比较严峻的。

本次普查数据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比上次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给出的减少理由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但一个家庭人口少于3人,这说明“离异家庭、丁克家庭、晚育家庭、独居老人、独居青年”的数量在增多。

这其中丁克家庭、晚育家庭、独居青年是会比较大影响到每年的出生人口。

总体来说我们的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而且严重程度是远超很多人预期的。

对于出生人口骤降的原因,我在过去半年的很多篇文章都详细分析过,我这里做一个总结和补充。

当前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

1、年轻人的出生意愿越来越低。

而之所以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生小孩,高房价带来的巨大生活成本,包括教育资源绑定在高房价上面,包括大城市紧密的生活节奏,996的加班让人们没有时间恋爱、结婚,甚至没有精力去照顾小孩,包括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晚婚晚育成为常态,并且人们越发注重自身生活质量,更在乎自己,而不是在养育后代上,这都是现代世界,人们生育意愿越发低迷的诸多原因。

而以上这些原因,归根结底,都跟加速的城市化有关。

全球发达国家普遍的总和生育率基本都低于2.1,唯一的例外是以色列,以色列的总和生育率有3.09。

这是因为以色列是群敌环绕,强烈的危机感迫使以色列人必须多生。

这也说明,在和平年代,人类缺乏危机感的情况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普遍生育率不会太高。

并且存在越发达的国家,总和生育率越低

越穷越乱的国家,总和生育率越高。

当前世界总和生育率最高的40个国家,只有一个不是非洲,其他39个都是非洲国家。

但城市化其实也还不是根源,上世纪苏联还在的时候,总和生育率虽然在60年代婴儿潮之后,也基本能维持在2附近。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这种城市化背后,其实是资本化。

特别上述这些问题,基本多多少少都跟城市化和资本化有关,比如说996加班导致人们没时间谈恋爱、结婚,甚至没有精力养育小孩,也是被资本剥削所致。

房价高一方面有城市化人口集中的因素,但也有资本推波助澜的因素。

2、适龄生育人群数量持续下降

我之前跟大家分析过,80年代的第3波婴儿潮,是来自于第2波婴儿潮最庞大这波人口到了生育年龄所致。

但由于第3波婴儿潮里,1986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35岁了,已经开始远离适龄生育年龄。

如下图所示,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我们每年的适龄生育人口数量会持续下降。

我们再看一组比较直观的数据。

如上图所示,每隔10年计算的适龄生育年龄,我是按照20岁~35岁计算。

可以看到2016年是一个很关键的分水岭,2016年开始在未来十年进入适龄生育年龄的人群,是比2006年大幅度下降,从3.25亿人,下降到了2.57亿人。

适龄生育人群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出生人口下降。

所以,上述两个原因,我认为是导致当前每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的主要原因。

可以预期,从明年开始,我们人口有很大可能开始由升转降。

最近关于人口未来开始下滑到底好还是不好,网络上有比较大的争论。

对此,我也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

(4)人口下滑的利与弊

首先,人口太多肯定也不太好,但太少也不行。

人口数量未来如果开始下滑,肯定是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全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过度强调有利的一面,和过度强调有弊的一面,我认为都是不全面的。

现在网络上在讨论人口数量下降的利与弊,两方观点经常出现极端化。

我是比较希望从比较理性中立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人口下滑有利的一面,也比较直观,我们过去教育和宣传一直是在应对人口大爆炸的危机,人口过多会导致我们资源负担很重,并且也让我们内部竞争激烈。

不过很多人把我们现在的内卷化全部归于人口过多,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资本剥削的因素在内卷化里影响更大。

一些人口比我们少很多的资本国家,内卷化也没有比我们好多少。

因为人口虽然增加了竞争,但同时人口越多也会让市场蛋糕更大,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这一点资本影响因素更大。

此外,我以前在分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也有跟大家提过一个观点,在未来智能化时代,并不需要这么多人口工作。未来很可能是一个大家互相服务来服务去的时代,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比会远超过现在。

不过这是单纯从制造业的供应端角度来思考问题。

假如要思考人口因素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我们不能只考虑供应端,也应该考虑人口下滑对消费端的影响。

人口在现代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经济是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决定整个市场蛋糕规模大小的重要基础参数。

在同样人均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一个人口1000万的国家,跟一个人口1亿的国家,肯定不是一个体量的经济体,消费市场规模更是有巨大差别。

而且在互联网经济里,人口=流量。

如果我们国家不是有14亿人口,而是只有3亿人口,现在肯定诞生不了这么多数亿级别基数的APP,更没有那么多的流量经济可供挥霍和炒作。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金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路资本都在想方设法去挖掘人们的流量,占用人们的时间。

资本在给一款互联网APP估值的时候,普遍比较看重几个数据,比如日活、月活、平均每人在这款APP上面所花费的时间。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一天就是24小时的时间,不可能变成25小时,并且刨除掉正常的8小时睡觉时间,我们可供APP压榨的时间就是16小时。

一个国家如果有1亿人口,那么其一天可供互联网APP压榨的流量总时间就是16亿小时,不可能再多了,这就是这个国家的互联网经济天花板。

而一个国家如果是有10亿人口,其可供互联网APP压榨的流量总时间是160亿小时,会比1亿人口多10倍,那么这个国家的互联网经济规模,也必然就是1亿人口的十倍。

这就是人口作为一个基础参数,在现代经济里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当然经济是很多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人口只是其中一个参数,但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参数。

特别是考虑经济的天花板上限的话,人口因素就更加重要。

我们国家为何发展潜力比美国要强很多,因为美国只有3亿人口,而我们有14亿人口。

所以假如我们的人均GDP能够达到美国一样的水平,我们的GDP总量将至少是美国的4倍。

我们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们的发展天花板上限,是美国的4倍,所以我们的发展潜力比美国强。

不过,按照《柳叶刀》去年那个研究预测,在本世纪末,我们的人口估计会下降到7亿的水平。

假如到时候,美国仍然还是3亿多的人口,那么我们的发展天花板也就比美国多了一倍,就不是差距那么大。

很多人说,美国也才3亿多人口,消费市场仍然那么大,经济那么发达,所以我们是没有必要维持这么多人口,我觉得这种看法对,但也不对。

人口少,并不是说一定不好,但人口少必然会限制我们的发展潜力,让我们的发展天花板下降。

人口多的国家,不一定就能发展起来,但人口多,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强,这个发展天花板的上限会比其他国家高。

这本身也是一种优势。

而且有一些观点认为,要保持一个全工业类目、产业链齐全的国家,至少是需要10亿的人口规模。

当然,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时代来临,我认为可能只需要7亿就够了。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足够庞大的人口规模,是这个国家突破科技瓶颈的重要基础。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人口越多,可能性就越多,激烈竞争也会导致更多的天才脱颖而出。

在教育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只有1亿人口的国家,高素质人才,肯定没有一个10亿人口国家,来得多。

印度那种教育和不把低种姓当人看的环境,是不具备讨论价值的反例。

所以,人口太多肯定不好,但人口太少也不行。

像韩国那种,本世纪末人口会从现在的5130万人,下降到1700万的国家,并且超过80%人口集中在一个大城市里,基本就没有什么前景可言。

韩国当前已经是发达国家,意味着他们已经触碰到了他们发展的天花板。

这使得人口的下降,就会导致其天花板不停的下降,会导致其国家经济不断地萎缩,这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和矛盾。

我举个例子。

我们住在一个200平,楼层高度有3米的大房子里,会感觉很宽敞,生活得很舒适。

但假如我们生活在同样200平的大房子里,但楼层高度只有2米,我们就会感觉很压抑,甚至楼层高度突然下降到1.5米,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天天面对“穴居生活”,那么即使这仍然是一个200平的大房子,我们也会生活得很不舒服。

所以天花板的持续下降,是必然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一个已经触碰到天花板的国家来说,会更严重。

我们当前人均GDP才刚迈过1万美元大关,距离当前发达国家普遍的人均GDP为3万美元的天花板来说,还相距甚远。

所以,我们的人口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实际上还没有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已经触碰到人均天花板的国家大。

因为我们还可以在触碰到天花板之前,继续挖掘现有存量人口的发展潜力,不会像日本和韩国面对人口危机时,感觉到更加的“逼仄”。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完全无视人口危机所带来的冲击。

这包括我们当前急速转变的严重老龄化社会,已经天花板急剧下降所带来的冲击,都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人口数量下降,不一定就是坏事,甚至可能是好事。

但人口数量下降速度太快,特别是新生儿数量下降太快就肯定是坏事。

我也是赞同,在智能化的时代里,在不需要这么多就业人口的情况下,我们整体的人口数量的确是不需要保持在超大规模的水平,我认为可能本世纪末我们人口数量保持在7亿左右的水平,是比较合理的。

但问题是,我们是花80年的时间,把人口稳步下降到7亿,还是只用了50年的时间,就人口快速下降到7亿。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对经济的冲击是完全不同量级的。

并且,如果新生儿人口数量下降太快,很容易让人一眼看到30年后的天花板下降高度,这相当于一头在狂奔而来的“灰犀牛”。

这同样也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5)要避免出生人口快速下降

上世纪60年代的第二波婴儿潮里,年龄最大的也已经60岁了。

所以当前我们人口结构里,45岁~60岁是占比最大的。

这意味着,在未来20年里,我们将急速进入到一个严重老龄化社会,并且每年死亡人口也将从当前的每年约1000万,持续上升到2000万人。

根据一些研究测算,2050年我们60岁以上人口会接近5亿人,而这次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是2.6亿人。

等到了2050年,老人数量是现在的两倍,这意味着到了2050年,我们每年的自然死亡人口数量也将是现在的两倍。

我们每年的死亡人口最近这20年一直在持续上升,这是因为我们老年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每年出生人口在持续下降,此消彼长之下,我们进入到人口下降阶段的拐点,很可能是高于很多人预期的。

去年的出生人口在1200万人,那么即使死亡人口为1000万人,那么二者相差已经只剩下200万人。

虽然2020年我们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但可以预期的是,我们人口从增长到下降的转变,会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提前很多。

在前几年,人们普遍预测我们人口要等到2030年才会开始下降。

但从现在的趋势看,我认为我们人口可能会在2022年之后就开始下降了。

这个我们同样可以看一组数据。

上图是有专家在2017年对未来3年的一胎数量的乐观预估,他认为2020年一胎数量仍然可以保持800万的水平,但实际呢?

根据去年初公布的数据2019年出生人口是1465万人,其中二孩及以上的占比是59.5%。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2019年一胎数量是只有40.5%,也就是只有593万人。

这个数字远低于专家在2017年预估的801万人。

过去这些年,我们每年出生人口,基本都是靠最后一批80后生二胎撑起来的。

但在当前最年轻的80后,也已经超过30岁了,再过两年基本都超过最佳生育年龄。

可以预计的是,从明年开始,二胎数量应该会大幅度下降。

因为,当前的90后年轻人,连一胎都不大愿意生,就更别说生二胎了。

当前二胎数量超过一胎数量,是因为我们2016年放开二胎所致的非常态现象。

正常二胎数量是要少于一胎数量。

一个总和生育率为1.5的国家,二胎数量应该是一胎数量的一半,而去年的总和生育率却只由1.3。

我们假设2022年开始我们的二胎数量也是一胎数量的一半。

那么即使按照2019年一胎数量的593万来计算,2022年的二胎数量可能只有300万左右。

这意味着2022年的新生儿数量是有很大可能跌破1000万人,有可能只在900万人左右。

那么即使按照我们当前每年死亡人口近1000万人的数据来算,几乎可以说,明年开始我们人口就会下降,我认为是大概率的事情。

虽然去年我们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不过相比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这已经不是太重要的事情。

按照我个人预估,可能今年我们的出生人口,能维持在1000万~1100万人之间就不错了,这只能勉强保持人口增长。

而假如明年我们出生人口继续下滑到900万人的话,那么明年总人口就会开始由增转降。

当然,这仍然只是我的个人预测值,具体还是得以实际为准。

其实比起人口数量下降,我认为每年出生人口这两年快速下降,问题更严重。

由于当前人们寿命整体要提高很多,所以新生儿数量快速下降,是很可能被掩盖在人口缓步下降里。

所以,新生儿数量快速下降的问题,更有可能被人们忽视。

2016年,出生人口还有1786万人。

但假如明年就下滑到900万人,那几乎是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直接下降一半。

这个过程速度太快了,时间太短了。

所以才会有问题。

我还是那个态度,我认为我们可以允许人口数量在一个更长周期里持续下降,最终至少保持在7亿人左右合理数量。

但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人口数量出现在较短周期里的快速下降,特别是新生儿数量不应该下降过快。

要知道,新生儿的数量,就代表着这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

说白一点,新生儿的数量,直接决定未来这个国家的接盘力量多寡。

新生儿越少,那么这个国家未来可供接盘的有生力量就会越少,那么经济萎缩的概率就会越大。

这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难题,是我们当前肉眼可见,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头“灰犀牛”。

仍然还是以韩国为例,1973年韩国每年有100万人出生,1991年就下降到70万人,2016年下降到36万人,到了去年就只剩下28万人出生。

这意味着什么呢?

91年出生的70万人,现在差不多是30岁了,刚好是买房成家立业的时候,韩国现在还有70万人去买新的房子。

等到30年后,2016年出生的人可以买房子了,却只剩下28万人。

新生儿数量的锐减,意味着经济活力将持续下降,因为未来给经济提供增量来源的青壮年人口会持续萎缩。

这首先必然导致整体经济总量会持续衰减,日本之所以长期保持经济停滞状态,跟其人口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人口下降并不可怕,关键是新生儿数量骤减,这个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太大了。

要不然,最近这段时间,也不会那么多“地产经济专家”都纷纷跳出来高呼要放开生育并且鼓励生育。

因为他们背后的地产经济都开始着急了,面对当前肉眼可见的新生儿数量骤减,20年后如此庞大的房地产市场找谁接盘呢?

韩国现在5100万人口,首尔是1000万人口,只集中了20%的人口,其他80%分散在其他城市。

但在本世纪末,韩国人口下降到1700万,首尔是1400万,集中了82%的人口,这意味着其他城市的人口将寥寥无几。

到时候大量现在还繁荣的中小城市,将在本世纪末变成了空空荡荡的鬼城,这会进一步加剧人们疯狂朝着大城市聚拢,来抱团取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一座城市假如都空空荡荡的,你们觉得这座城市还要怎么发展?当前高高在上的房价还找谁接盘?

这几乎是肉眼可见的超级“灰犀牛”。

按照我们当前的总和生育率看,等到了30年后,一二线城市可能人口还会进一步集中,但三四线城市可能就会出现人口锐减的情况,一些三四线城市30~50年后人口少一半,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三四线城市可能面临“生育率下降+大城市虹吸”效应。

只不过这样的灰犀牛,至少得30年后才会开始显现出来,所以人们现在等于是被温水煮青蛙,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当前这些地产经济学家如此着急地呼吁放开和鼓励生育,其实也没有什么用。

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是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发展、资本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必然导致的时代趋势。

日本、韩国、俄罗斯这些出现人口危机的国家,都已经绞尽脑汁去鼓励生育,但却完全不能缓解人口生育率下滑的趋势。

所以,我也一直希望我们还是赶紧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

其实,因为地产经济学家也在呼吁鼓励生育,说实话我是很讨厌与这些地产经济学家为伍,因为他们只会为了房地产利益发声。

所以,每次看到地产经济学家呼吁降息,我都是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这次没办法,我也只能呼吁国家层面尽快放开生育,鼓励生育,这有几个原因:

1、从现在低迷的一胎数量看,即使放开生育、鼓励生育,估计也没有什么用。不存在鼓励生育导致人口暴涨的可能性,所以不需要担心这方面问题。

2、人口未来持续下滑的趋势是难以扭转的,但鼓励生育至少可以给有想生二胎想法的人,多一些动力,能稍微缓解一点人口危机压力,是一点。

3、当前每年出生人口数量下降太快了,这个势头要稍微缓解一下,尽量降低人口下降对未来经济产生的冲击。

(6)如何应对

我们必须面临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的人口会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快速度进入到从增长到下降的转折,并且我们每年出生人口数量大幅度下滑,在未来给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是要有所准备的。

既然人口危机的问题,是时代趋势,是很难扭转,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只能躺平?

当然不是。

这种消极应对,一直不是我提倡的,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应对。

我们需要客观认清这种现实的难题,也是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应对。

我个人认为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下滑所带来的压力,可以有以下一些措施,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1、我们可以借助未来人口下降的压力,逼迫我们自己加速经济转型,其中包括集中力量推进工业智能化,也就是当前至关重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

工业的智能化,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少人口来生产更多的东西,这某种程度可以对冲人口下降所带来的冲击,日本实际上也是依靠这种方式,来对冲人口持续下滑,要不然日本就不是维持经济停滞,早就开始持续萎缩了。

2、遏制资本肆无忌惮的剥削势头,特别是996加班这种饱受人抨击的社会现象,要尽快纠正。让人们可以在大城市里生活得不要那么焦虑,连谈恋爱、结婚的时间都没有,就别说生小孩了,要避免走入日本当前这种“低欲望”社会模式。

3、我们还应该大力度推进我们这里独一无二的“乡村振兴”模式,这种逆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是只有我们一家,别无分店。

在当前发达国家都普遍出现大城市病的情况下,要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不要那么大的压力、不要那么焦虑的生活,乡村振兴模式也算是我们尝试的一种解决办法。

由于当前全球化和城市化是主流,所以也没人知道乡村振兴这样的逆城市化能否成功,但总归是一种尝试,让我们多了一种可能性,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持续大力度去推进。

本身,我们当前也是在整体仍然在城市化的过程里,去尝试乡村振兴模式,这就是典型的多种尝试,摸石头过河的状态。

只有多多尝试,我们未来才会多更多的选择和出路,这种可以通过顶层规划来做各种尝试,本身也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优势,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