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23喜欢:3

$天坛生物(SH600161)$ $华兰生物(SZ002007)$ $博雅生物(SZ300294)$ 血液制品理论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存在这么高的利润率是否合理?如果是为了用高利润来激励血液制品公司提升技术进一步造福于民,那么与当前血液制品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不高相悖。希望大家帮忙解答一下血液制品公司高利润率的存在理由以及能否长期存在。

@userfield 

全部讨论

2022-05-17 05:02

绝大部分不是无偿献血来的而是有偿采血,同时海外大部分血制品价格是国内的数倍!

关于价格方面:翻开过去的5,6年的报道,血制品从来都是说紧缺得不得了,尤其是白蛋白,这次发改委调价白蛋白也上调了5%,但静丙却是下调了50元,接近10%,因为静丙其实没有这么缺。所以能靠供需关系提价的只有白蛋白,但是白蛋白进口的价格很低,国外只有30美金,卖到中国跟国内的价格差不多。国内的最高零售价这次提了之后380元左右(出厂价估计再减30-50)。由于价格合理加上国内供应不足,进口白蛋白的量越来越多,现在已经约50%的量是进口。我们认为如果白蛋白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国家要关掉进口的门不太可能,价格也难有大的提高。反而静丙的价格国外是中国的近一倍,但是国家对静丙的态度从去年9月最高零售价低于实际上海莱仕的出厂价来说,看并没有跟国际价格看齐的打算。并且从血浆行业的相关人士了解到,静丙并不是跟白蛋白一样很缺的东西。总的来说,血制品的价格严格管制,提价很难。


需求端方面:白蛋白为什么会越来越紧缺?这么紧缺的东西是国家行政限价造成的生产企业意愿不足造成的?

I.有明显程度的滥用,供不应求有水分,但是又很难纠正过来:中国把白蛋白当营养药滥用,占了白蛋白使用量很大的比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血里提出的蛋白都是精华中的精华,白蛋白是最营养的东西;医生从血制品中提取的丰厚利润刺激医生也喜欢多开白蛋白(跟黑市勾结)。

有专家在2001年起对某医院的白蛋白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与美国适应征标准相比,符合标准的比例仅为20%,这就是说有80%的白蛋白可以避免使用。国际上对此曾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质疑,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为此WHO已于2000年从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了白蛋白,且美国UHC标准也指出“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来说,白蛋白不能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中国白蛋白04-06年左右的时候因为事故原因,曾经有过行业的一个大低潮,用量下降到约一半。这个事实一定程度说明,白蛋白的使用其实没有这么刚性,真正白蛋白的急救的刚性需求现在的产量是能够满足的。国家行政限价的放开只会让白蛋白变“虫草”,让真正需要白蛋白救命的人用不起白蛋白和增加医保负担,不会增加白蛋白的供应量。所以国家没有放开限价的可能,但国家要管住滥用的可能也不大。

II.计划免疫的品种增多,导致疫苗的需求量上升,作为疫苗制剂中稳定剂的白蛋白消耗量增大。

III.供血大省血站的关停:多年前的河南,这两年的贵州,有的企业对于广西是否也会有关停的动作也有担心。卫生部总是提“血浆倍增计划”,但卫生部不是实施血站开设决定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并不愿意背这个黑锅,尤其血站不是当地企业的,都不能贡献当地税收,还要担风险,地方政府开设血站的动力不足。

IV.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献血人员减少。献血者必须是本地户籍,农村空心化对血站采血量的减少明显,现在供血的几乎是留守老人和妇女。

c.未来的供应情况变化:

I: 更多的血站:不仅仅是新建,还有更多的以前没有生产的现有血站会因为大企业的收购等重新活起来。现在的血制品企业中估计有一半都没有实际生产,我看现在各个上市公司都在收购停产或者亏损的血站,这些产能未来都会释放出来。

II:重组的白蛋白在疫苗产品中对人血白蛋白作为稳定剂的替代:就是华北制药的那个项目,量还不大。

III:最大的瓶颈和问题:农村人口收入增加,卖血意愿降低,原料减少,成本上升,价格管制

几乎所有的报告判断血液制品的成长性都是从血站的数目来看,假设现有的血站保持稳定。但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城镇化的进程,未来有意愿卖血的人会越来越少,血浆原料来源越来越紧张。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卖血是非常可耻的,只要家里不是穷得差那几百块钱,肯定是不会去卖血的。血制品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营养费来吸引人卖血,成本越来越高,毛利率净利润率持续走低。

很多报告说中国政府规定的每年每人卖血次数比国外低1/3,如果放开了,血站的采浆量能升很大一截,但是实际上中国的供血者跟国外供血者的体质情况差异太大,中国都是穷人营养不良的人在卖血,能卖到中国极限次数的人体质已经很弱了。真的去血站看看,你会发现卖血的人得体质感觉真的好虚弱。。。

总的来说,就是价格不能提,成本上涨迅速,原料来源枯竭问题会越来越紧张。我看不出这个行业长期的解决办法在哪里,现在相关公司也只有提高价格了!

2022-05-17 06:35

血制品高毛利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政策壁垒是历史造成的,不会轻易更改,供不应求是高毛利的现实原因,一直存在供应缺口。这两点都很难改变,所以会持续高毛利,也是我敢于买入并长期持有华兰生物的原因。就向贵州茅台,高毛利还会继续一样,没有复杂的道理。

2022-05-17 05:11

上市公司经营的血液业务则是获得国家法律法规认可的。在医疗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血液疫苗制品通常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不过,这些企业拥有高毛利,并非技术有多么尖端,而是资源的相对垄断。我国对血制品源头单采浆站管理严格且只有小部分血制品可以进口,血制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政策的严格限制导致我国单采浆站的审批十分缓慢。

在审批缓慢的背景下,已经拥有牌照的企业自然就占有相对的优势。所以,尽量争取建设更多的血浆站,采集更多的血浆,成为各个企业争夺的主要目标。

2022-05-17 05:23

技术进步提升血液制品生产供应水平

在血液制品行业,血浆的采收成本大体相同,影响成本的核心在于医药企业从人体血浆中分离并提取血制品原材料的技术水平。对于相同数量的血浆,企业从中提取产品种类越多,血浆综合利用率越高,其单位成本越低。目前,国际领先的血制品生产企业已可以分离出超过24种类别的产品,一般性企业也可以生产超过15类产品。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最多可以生产13种类别的产品,而大多数企业可生产产品的种类还在10种以下,血浆综合利用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血制品企业已着手加大技术投入,以提高血浆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例如,天坛生物实现了利用层析工艺生产静丙,博雅生物着力研发投入于各类人免疫球蛋白,卫光生物完成纤维蛋白原的申报等。未来,各公司研发进程的逐渐推进,产品有望不久落地,预计将会显著提升中国血液制品企业的经营效率,其行业规模也将实现跨越性的增长。

除了从人体中直接提纯获取的血制品原料,国际上已广泛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来制造血液制品,国内企业也已于2018年完成了此方面的尝试。以重组凝血因子VIII为例,它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凝血因子,拥有与从血浆中提纯的凝血因子VIII相同的生物活性,可用以治疗传统的甲型血友病。相较于传统的人凝血因子VIII,重组凝血因子生产过程中运用了提高病毒安全的多重技术,大大降低了血源性病毒污染的风险,在弥补血液制品紧缺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然而由于重组凝血因子的生产技术较为复杂,且均由国际大型医药企业掌握,中国本土重组凝血因子市场依旧依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2018年,天坛生物旗下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已收到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关于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华兰生物也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有望改变该领域尚无国内产品上市的局面。得益于相关产品的量产面市,以及市场价格的逐步稳定,预计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将进一步扩张,为下一轮产品创新奠定坚实行业基础。

2022-05-17 16:14

血制品高毛利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政策壁垒是历史造成的,不会轻易更改,供不应求是高毛利的现实原因,一直存在供应缺口。这两点都很难改变,所以会持续高毛利。

2022-05-17 16:09

这问的太有水平了,中国土地都是公有制,全民所有,为啥老百姓还要花好几万一平去买?

2022-05-17 05:21

2016年以来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发展速度极快。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9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3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53%。根据高禾投资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10亿元人民币。

2022-05-17 05:20

血制品行业规模效应明显,采浆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血液制品的主要成本。对于原材料生产的上游和药物制造的中游高度整合的血制品行业来说,规模意味着低成本和竞争力。那些采浆量大、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同时并购也是其扩大规模的最常用手段,贯穿于整个血制品行业发展历史中。血制品三巨头CSL、Baxalta和Grifols的发展都依赖于并购带来的规模扩张。以澳大利亚的csl公司为例,csl在国际血液制品弱景气周期中,抓住机遇收购对手(2000年收购zlb及购买美国47个浆站,2004年并购aventis behring),走出澳大利亚本土,成为国际血液制品行业走向集中化过程中生存下来的强者,同期公司也因为业绩表现优秀,在过去的20年中股价上涨了60多倍,而澳大利亚综合指数只增长了1倍。

与全球相似,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也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特征。因为血液制品的特殊性,我国对于该行业的监管高度重视,自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在运营的血制品企业约有20余家(有资质自建浆站的仅十多家),前五家企业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的行业整合也将持续,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整合也有利于企业丰富品种数量,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研发能力,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

血液制品(尤其是静丙和白蛋白)在新冠的预防和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除血液制品企业加紧生产供货外,国家药监局也“对临床急需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在企业自检时同步进行批签发“,使得2020Q1相关品种的批签发量均有大幅增长,其中静丙同比增长96%、白蛋白同比增长75%。

由于静丙和特免在生产中是互斥的,除乙免外,特免类品种2020Q1增速均有一定下滑。乙免2020Q1同比高速增长160%,主要由于2019Q1基数较低。

因子类产品中,纤原批签发进一步下滑,2020Q1同比减少8%;八因子和PCC适应症明确,终端需求刚性,批签发增速则均大幅提升。

2022-05-16 23:55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 做成公共事业 如燃气 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