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投资学:当投资遇到“第一性原理”,投资者如何借力打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埃隆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成功的创新了运载火箭,将成本降低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十分之一,接着又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迅速的提高到600km,马斯克把成功归于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这么NB的方法到底是个啥,我们普通人能否借鉴呢?

每个系统都存在第一性原理,比如艾萨克·牛顿的三大定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查尔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他们都是以一个简洁的公式表达出世界的本质,就构成了第一性原理。在这些系统中的第一性原理确实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它们既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那么投资界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在合适的价格买入盈利能够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公司,最好是那种你想拥有一辈子的公司。

卖出才是合理的决策

投资中,经常有人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这是投机者的做法,他们总是钻研市场博弈,希望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卖给别人。对于投资者而言,恰恰相反,"买入"几乎决定一切,"卖出"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以合适的价格选择了对的企业,如果企业基本面没发生变化,其实不用花太多时间考虑卖出的问题。当然,对卖出的标准,还是需要系统的思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卖出的确是合理的决策。

任何基于买入成本价和现价差距做出的投资决策都是逻辑错误的。涨了50%,就高兴得“落袋为安”,或者跌了30%就吓得“落荒而逃”,都是没有从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出发。

买入股票后并不是说什么时候都不能卖出,必要的时候其实可以而且应该卖出。那么卖出的时机应该如何选择?

第一个卖出标准是,发现当初对企业看错了。任何人,只要是人,都会发生错误,随着后续获得的信息增加或者思考的更加深入,或者发现当初遗漏了重要的变量,或者对某些变量做出了错误的预估,就可能发现当初自己看错了。

价值投资者没有“止损”一说,但应该坚决“止错”。如果对企业价值评估失误,也就是说当初买入时对“价格和现金流折现值的比较”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后来发现后当然应该第一时间卖出。这个时候不论股价是跌了很多,还是上涨了很多,都应该坚决卖出。错误决策的机会成本随时间是不断增加的。

第二个卖出标准是,企业后来的基本面发生了长期的恶化。企业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即使当初我们做出了正确的评估,企业后来的发展也可能大幅偏离。比如企业可能进行了恶性的多元化,进行了毁灭价值的大型收购,企业改变了原有的战略,企业更换了更差的管理层,企业伤害股东利益,企业产品发生了毁灭性的安全事故等等。如果基本面发生了长期的重大变化,就会造成内在价值的大幅下降,此时继续持有就没有益处,就应该卖出。

第三个卖出标准是,企业价值被“极度高估”。这也是可以从投资第一性原理中推导出来。如果我们要买入一棵苹果树,未来产出的苹果价值折现到现在是1万元(假定苹果树永远不会枯死,且没有其他成本),我们用5000元买入,那么这是一笔聪明的投资。如果第二天,有人出价2万元买这棵苹果树,我们当然要卖给他。这就是苹果树价值被极度高估了。这对股票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牛市疯狂的氛围中,或者对个股极度看好的炒作中,往往就有这样的卖出机会。

查理·芒格与“第一性原理”

我特别喜欢《穷查理宝典》,该书是芒格的一些演讲的汇总。芒格的第一性原理其实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所谓的价值投资可以看做是第一性原理,分析一下第一性原理的由来是很有帮助的。它特别强调多元思维模型,当你在思考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它的模型要足够多,这个对我帮助特别大。

在和巴菲特的合作中,芒格对于价值投资的模型大概分为五点:

A、如何选择股票

这对每个投资人来说都是第一个问题,该模型指这个市场到底是有效市场还是无效市场,这个其实有争论,它会认为这个市场实际上是所谓的部分有效模型。

B、如何判断优质企业之规模优势模型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的判断,判断优势企业有两种模型,第一个模型叫规模优势,即护城河模型,巴菲特曾经写过一本书讲要寻找有深深护城河的上市公司;另一个模型叫竞争性毁灭模型。这两个模型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所谓的护城河,即优势很明显;另一个是所谓的进攻者模型,对应那些高科技企业和以商业模式取胜的创业公司。

C、如何判断优质企业之竞争性毁灭模型

实际上芒格他们选的是护城河模型,进攻者模型更为早期的风险投资人所青睐。我们现在看到一些美元基金,他们投了很多的案子,要求数据快速上涨、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挤占对手的市场空间,这是作为进攻的模型;但你如果去寻求护城河模型。像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或一些铁路公司,则是完全不同的。

D、能力圈原则

关于能力圈模型巴菲特和芒格都特别认同,从历年的股东大会来看,他们都非常谦虚地承认他们对科技股的了解非常少,很少买科技股票。这两位90多岁的智者一辈子都在不断地读书,还笑说自己是“长了两条腿的图书馆”,这样的两个人都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从而坚持能力圈原则去投那些有深深的护城河的企业。

E、最大化最小化原则

我们每个人在投资的时候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会认为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这是所谓的分散投资;另一种观点是当你看中一个好的投资标的,无论是已上市或是拟上市的公司,应该all in。

芒格和巴菲特的观点是:当你做足充分的准备,如果遇到一个好的机会应该all in。他们给很多后辈投资人的建议是:给你20个空格,你一辈子的投资标的就应该在20个空格里,当把这20个空格填满,你的投资标的就应该结束了。他们希望找到最少的投资项目并在每个项目上投最多的钱。

这两位神奇的投资人帮助伯克希尔公司的公司市值翻了4万倍,但这个公司最赚钱的股票只有十只,他们牢牢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圈并且坚定地执行,投资最大化的钱放在最小化的公司上面,也就是所谓的专注。

价值投资的第一性原理

大体上说,价值投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格雷厄姆式的静态价值投资,赚市场低估的钱,用优秀的价格买普通公司。因为“市场先生”情绪不稳定,在过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摇摆,报出的价格与企业的内在价值偏差较大,这种市场错误定价导致的低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超额收益。

第二种以巴菲特为代表,赚企业长期成长的钱,更看重企业的高品质和未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更强调好生意的护城河,宁可用普通的价格买优秀的公司,也不愿用优秀的价格买普通的公司。

第三种的代表就是高瓴,不只是强调静态的低估值,或者静态的护城河,而是更看重企业动态的护城河和企业的进化力,更看重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甚至有些时候亲自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与释放,帮助企业完善战略、科技赋能,从而改变企业的增长曲线和增长空间。

高瓴资本的张磊是我最喜欢的投资人之一,在张磊看来,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不是投资策略、方法或者理论,而是在变化的环境中,识别生意的本质属性,把好的资本、好的资源配置给最有能力的企业,帮助社会创造长期的价值。

张磊认为,第一性原理的最大价值在于两点,其一是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其二是能够在理解本质的基础上自由地创新。第一性原理不是简化分析模型,而是探究更底层的逻辑,发现“看不见的手”,找到各种现象的动因,进而分析更多因果。

关于投资的定义,有许多经典论述。比如,约翰·博格讲过:“投资的本质是追求风险和成本调整之后的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克服恐惧和贪婪,相信简单的常识。”本杰明·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在《证券分析》中写道:“投资就是通过透彻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沃伦·巴菲特曾说:“在投资时,我们要用企业分析师的眼光,而不是市场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股票分析师的眼光。”

最后我想说的是,第一性原理强调非比较思维,不应该做单纯的对比或类比。所以,在研究商业问题时,既不能简单横向看竞争对手,亦步亦趋地模仿;也不能简单纵向做“时间机器”,把成熟市场的模式拿来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