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夫妻7年扣下来100万,一半五线买房一半存利息够生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擦,这个故事我喜欢,很推崇。希望不只是个故事。

今天股市平淡,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说说财富自由的路径。

说江西一对小夫妻,都是90后。

7年时间,节俭过生活,攒下来100万。

50万在四五线城市买了一套房。(这个金额在四五线,是不是也可以全款买下了?既可能不小,不牺牲居住质量,也不用背贷款。真不错。)

剩下50万,存银行,利息每个月800。

仅利息就能覆盖每个月生活成本。

我算了下,50万本金,要每个月800元利息的话,年化利率是2%的话,每个月还有833.33元。

所以这个利率,不说理财,定存也能达到,很切实,不虚假。

另外,存100万的话,再考虑2%的存款利息、7年的积累,实际存款94.22万即可,7年还有5.85万的利息留存。

平均每年存13.46万,平均每个月存11,216元,两个人一共。

算到每个人,只要工资减去勤俭花销,每个月结余5608元。我觉得可能,不是虚假故事。


这个故事有好几个重要的财富原理可以学到

一是,*知道*长期、持续节俭、积累财富这个重要的财富态度。

大部分人,年轻时不明白这个,根本就没想到。

有人心血来潮攒一笔,不能长期、持续,所以也做不到。

有人长期在攒,每个月都攒,但是挣了不低,却每个月攒不下来多少。也不行。

知道、更甘于,在年轻的时候,在职业和生活生涯开局时,兢兢业业地、持续多年的拼命降低花销、拼命攒钱,99%的人都做不到。

甚至99.9%的人,年轻时都想不到,顶多老了开始悔悟。

前台写文章说,同意清华教授,35岁才开始考虑攒钱养老,有点晚。结果一堆读者反对。

反对的都说,没钱、工资低、要买房、要生活、攒不下来,什么的什么的?

结果人家都7年攒下来房、剩一笔钱可以吃利息了,反对的读者还在义愤,35岁考虑攒钱养老都太早。

这是什么样的人生财富结果的差距啊。我相信这对90后小夫妻,后续收入还能上升,存款还能增加,生活还能更富足,越来越宽松。

而那些说35岁开始攒钱都没钱、都太早的,45岁、55岁还在抱怨类似的原因,然后兜里没有多少钱。

你说是不是很可能这样?

二是,你还别说,财富,起步都首先要靠攒。(当然其次大富也要考投资。或者你是富二代,那别看我的文章。)

连巴菲特都是啃汉堡、住美国四五线乡下的小破普通别墅、开辆普通破车,很多很多年这么过来的。难道不是吗?

难道巴菲特没有足够钱吗?大概率是他从小养成的价值观、财富积累习惯,贯穿了一生。简单的吃吃喝喝,就满足。

三是,能攒下来钱,也是很强的执行能力。99%的人,做不到。

省钱、和高性价比地花钱,以及很好地财务计划着花钱,是宝贵和必要的财富自由能力。

可能在四五线城市,这个算是很高的工资收入才可行。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家肯定是做到了把大部分的税后收入,都从嘴里、从手上省下来了。

大部分人,手松松,月底不说花超支、花光,也剩下不多。

有信用卡的朋友都能感受,明明好像没怎么花,怎么月底的信用卡账单这么高?每次都要看开花在哪里了?是不是错了?结果发现,左一笔这个、右一笔那个,还真是这么多的个账单余额。

人家小夫妻分享得就非常好,精准到位:就是能攒下钱,是花钱的态度对,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不跟风,不攀比。只花自己有必要、性价比高的钱。

其实,如果你知道断舍离,里面有些重要的理念,于此相通。

人一生能赚的“能量”,或者说钱,都是有限的。你不花在刀刃上,怎么都是不够多。

四是,非常正确、成熟的财富财务价值观。

这种成熟、达到一定高度的价值观,不觉得勤俭、攒钱丢人,99.9%的人都达不到。

节俭过日子,人家好不觉得害羞,贴出来时用词“明目张胆”,不觉得丢人,不觉得寒酸。

不少人花销是被消费主义洗脑了。这个不展开。就是广告说这东西好,别人都在买,你不买觉得心里难受。

比如国际学校、课外兴趣班,很多就是花巧的消费。

不是说一点价值都没有,关键是性价比低。不是那种该花的花。

降低物质欲望,一直在家做饭、吃饭,从不在外喝咖啡,只买打折的衣服,带孩子晒太阳代替兴趣班。

精彩!鼓掌!我觉得真的挺好啊!

去公园、郊外踏青绿地,晒太阳,很健康,小朋友非常开心、身心健康成长。

家里吃更卫生,更健康,不乱讲。外面的食物,油腻、添加剂、不新鲜。 似乎好吃,都是黑科技作料添加的味道。

打折的衣服,和没打折前的衣服,是同一件衣服。只不过你用更低的价格,晚一点买到。

(投资股票就是啊,不要追高,要同一个好公司、好股票,股价跌下来,也就是股价“打折”的时候买!!)

价值观,决定了个人和小家庭财务生活的一切。

这就是为什么,人家有存款、有房,没压力,利息就能支撑生活。

而绝大多数网友,都是质疑、嫉妒,可能不屑,但是一转身,自己没房、没存款、没财产,不知道怎么解决。

结语

其实投资股票很类似啊,聪明的读者都能触类旁通地想通。

比如,要在股价“打折”是,也就是便宜时买入。

比如,要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不要去买不该买的股票。不能随大流,别人都买的你也去追买。

比如,本金(开始)是靠攒的啊。谁都是起于微小金额的。没几个人像国民老公某聪,开局就是家里给5亿去投资看看。

我很欣赏,供你参考。同样想攒到财富自由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