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交易中埋伏和控制回撤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预埋伏

选股的基础必须符合成长强、经营稳健、盈利和现金流稳定三个条件,其中成长的确定性高是是先决条件。买入的问题需要综合把握企业实际价值和估值。首先可以通过DDM或FFCF做绝对估值辅助建立企业价值基本概念,其次看个股的相对估值。

把握绝对估值之后,此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估值高,一种是相对估值低。市场上相对估值较高的情况一般较多,因为市场的一致性预期聚焦在个股上,所以不会给下杀估值太多机会,一旦大幅回撤就会有人加仓,所以此时成长性应该是做出买入决策的主要依据。通过绝对估值把握未来总体的上涨空间,再看相对估值,只要不处于历史高位,就可以买入。尤其是看动态市盈率,处于正常水平就可以买入,长期持有赚业绩提升的钱。如果行业处于景气状态,企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同时经营又好,市场就会给予个股估值溢价,所以安全程度不低,甚至可以赚一部分估值提升的钱。

二种情况是相对估值低。相对估值低且质地优良的企业相对较少。一般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个股所涉及的行业和概念不属于市场热点;二种是企业经营短期内有风险,市场多空力量博弈,短时期内市场虽然关注但是由于不确定未来所以不敢买入持有;三种是虽然质地优良,但是由于经济形势已过,所以从宏观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大,这时候即使企业经营再好,利润稳定增长,由于市场预期给不到位,个股估值很难提升上去,比如建筑工程类。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市场认为这种股票就值这样的估值水平,不可能给予太高的估值。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便是很大的买入时机,比如去年的航空股,春秋航空质地优良,价格便宜,但是由于市场处于结构性行情,市场热点是科技和医药,所以这种股票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但是长期看,企业的经营有保障,股票会有上涨的机会,但是需要等待。交易层面可以等滚动市盈率下跌历史低位,横盘一段时间或处于上涨趋势后加仓。第二种情况下需要持续跟踪调研,一旦明确业绩能够企稳回升,就要敢于下较重仓位买入,先期可以小仓位试一试,后期逐渐加仓。比如伟星新材业绩不及预期,现在估值杀到这几年来底部,市场上的各家机构也在密切关注,调研次数较多就说明虽然估值低但是企业再等待业绩企稳回升找买入的机会。第三种情况应该尽量避免,从线索挖掘上杜绝这种个股的出现,即使估值再低,也不能下大仓位买入,因为市场定价就是非常低,基于预期不愿意让其估值提升,除非市场估值风格切换,但是这种概率不大。

中国国旅举例,其实现在的估值并不高。动态市盈率30X左右,当前市盈率33X左右,又有明确的成长性,疫情之后和明年一季度的销售肯定会有报复性增长,所以现在买入即可。从北上资金看,外资也是这样看的,疫情过后大幅加仓,净买入额位居A股第六,这充分说明了这种的核心资产只要不是严重高估就是绝佳的买入时机。

现场解决

1. 系统性回撤

系统性回撤属于巨大黑天鹅下,大盘整体被下杀,2018年下半年中美贸易战下的大熊市属之,疫情下的千股跌停亦属之。这种情况下,需判断事件带来的影响,由此回撤对于个股对是否为错杀?影响是否可逆及在事件过后企业快速成长或平稳发展的确定性。

如当下,疫情到来,百货、餐饮、院线行业受影响最大,而且是不可逆的。消费者不敢去公共场所的背景下,继续去往三亚旅游自是不敢,去飞机场乘坐飞机亦纷纷避免,从春运的数据就可得知。现在诸国陆续下发命令,拒绝中国人入境,更会影响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白云机场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增速下降10%就是明证。所以两方面影响下中国国旅受到的影响至少要到3月份,所以中国国旅一季度业绩负增长基本可预期。但是实际上,突发事件影响的是短期的需求,中国对于消费长期增长的大趋势没有变,所以可以预期疫情结束后,消费环比的快速增长以及明年一季度业绩的报复性增长。另外在明确高成长的背景下,市场会给与这样股票的相对高的估值。历史上看中国国旅长期保持25-30XPE,最近三年估值高时可以给到40XPE。所以默认40X以下估值就有提升空间,但是35X以上确实不是好位置,如果能低于30X就是不错的买点,历史上30X也是相对适中的点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判断的是未来成长的确定性,消费是否能快速恢复。如果可以做到,那么越下跌应该越补仓,以补仓摊簿成本。如果此时有主力资金连续抛售,有二种可能,一种是之前的获利盘趁此时机下车,杀一杀相对高的估值;二种是机构已经明确预期,未来短时间内企业成长性被严重破坏,所以赶紧下车止损。如果是第一种,就应该趁机抢筹,如此次的北上资金,节后开盘至今,超过63%的成交额由北上资金完成,外资净买入将近20亿,在A股排第六,排在前面的有中国平安贵州茅台这样的巨无霸,也有格力电器上海机场这种的核心资产。如果是第二种,就要赶紧斩仓,因为赚钱的逻辑已经被破坏。

另外可能出现的是宏观经济悲观预期带来的熊市或大幅下挫。2018年极端情况,A股连续下挫,整个市场弥漫着极度悲观的情绪,既有宏观经济的下行,也有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熊市来临所有个股都会被波及,所以应该把握市场节奏,无论个股怎么变化都应该及时减仓,甚至斩仓。

2. 个股大幅回撤

个股大幅回撤也分为几种,一种情况是突发黑天鹅,并且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经营,比如新城控股的最高领导人被逮捕,可能影响到企业后续的经营管理;二种是企业经营遭到不可逆的破坏,或短时期内无法恢复元气,比如神雾环保,因为现金流短缺导致企业的流动性被严重破坏;三种是利好出尽或不及预期,所以机构形成的获利盘会斩仓出货,实现获利了结;四种是预期兑现,获利了结,这种其实和第三种有相近之处,都有关于预期。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话需要第一时间斩仓,不能补仓,因为无法把握事件对企业的影响。比如新城控股的董事长被逮捕后,企业的反应其实很快,在很短的时间扶持董事长的儿子上任,但是市场最大的担心是接班人的领导能力是否能够带动千亿的保持原来的水平而继续增长,所以市场给了几个一字跌停。这种需要后续持续观察,通过调研和外部信息来分析企业最新情况,一旦反转就会给估值上给予提升。所以企业在经营稳健后应该趁势加仓,这样可以赚估值提升和业绩提升两部分钱。

第二种情况出现的前提是企业增长的根本逻辑(宏观和行业)被破坏,而企业本身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比如神雾环保一直处于现金流紧张叠加高负债的情况,但是在政府的扶持下,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所以政府扶持是根本逻辑。但是去杠杆的大背景来临,企业现金流和负债的风险被完全暴露,所以企业出现半死不活,股价被大量抛售,股票被市场抛弃。这样的个股可以通过预先的准备工作来避免,找到盈利和现金流稳健且增长的公司,中国国旅就不属于这种企业,除非企业内部管理上出现重大纷争,或者国家发生战争,一切军管的情况下限制消费和交通,否则以国旅的高度垄断性和高效的经营水平,大背景是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海外消费回流,所以大概率没有任何企业和情况能给国旅制造影响不可逆的大麻烦。但是如果出现的话,就必须全部斩仓。

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出现的前提是已经经过市场爆炒,估值处于较高水平,或者因为某一利好事件而导致连续上涨。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没有从根本影响企业经营,下杀估值之后只要企业经营转好,而是很好的上车机会。但是从交易层面看,可能会引起连续杀跌,比如白云机场申通快递,所以仓位过重的话应该及时减仓,否则对净值影响很大;如果仓位低的话,反而可以补仓来摊簿成本。而如果是像中国国旅这样的核心资产,应该适当予以补仓,因为企业经营的稳健内资外资均认可,成长的逻辑太确定,所以每次杀跌对于机构尤其是外资都会是抢筹的机会,在内资外资可能不会给予大多机会使估值大幅度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