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推动算力随取随用 助力数字化蝶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安子修)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数据基础设施是从数据价值释放角度出发,在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支持下,面向社会提供一体化数据流通利用、安全保障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而作为央企的中国电信近年来也持续发力,推动算力供给使其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即取即用。

算力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当今快速发展的云计算、算力共享等新技术新应用,实际上就是致力于将各种算力资源“打通”并“池化”,再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度,推动算力资源广泛接入、深度应用。随着该技术不断迭代优化,其也拓展了应用场景,使各行各业都能通过“上云”等方式接入算力池,享受算力资源带来的成果。

据新华网报道,4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介绍了河北打造“算力+”新应用领域——药物研发。“我们打造了‘虚拟筛选及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创新场景。”公司创新部部长李媛表示。对于药物研发早期的先导化合物确定,需进行大量实验进行验证。但如今,利用算力搭建化合物大数据模型,就能进行虚拟筛选及活性优化,规避了繁琐的实验操作和数据筛选。算力共享平台的打造为企业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智算支撑。

“每秒180亿亿次的算力,是怎样的概念?”位于江苏南京的麒麟智算中心运营总监洪晨曦打了个比方。假设我国14亿人口每秒进行一次“1+1=2”的计算,那么180亿亿次就需要全国人民日夜不停地算上40年。如今,这样遥不可及的运算量仅需一秒即可完成。

实际上,这只是南京市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中一个成果。作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上线4个运营智算中心。在该市另一处已投入运行的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华东地区首个采用软硬件全栈自主可控技术路线的机构,能够面向第三方提供算力支持,企业可以购买算力服务,并应用至交通、工业等领域,免去自主搭建平台的成本,真正做到了将算力共享至千行百业。

中国电信加强创新,提高算力便捷性

面对当前多样化的智算需求,中国电信不断坚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平台研发等工作,使算力运用化繁为简。

“使用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的算力,进行多模态医学大模型的开发训练,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4月25日,在武汉大学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实验室,智能交互方向负责人蔡教授如此介绍道。这实际上正是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的实际应用成果。在平台强大算力支持基础上,高速网络将 AI服务器、通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等通过交换机和路由聚合在一起,组合成算力集群,再接入中国电信网络,此后其他用户就可以像用水、用电一样随时调取这些算力成果进行医学研究,大大提升了操作便捷性。

此外,在浙江,中国电信已布局杭州智算中心及位于嘉兴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长三角枢纽)。这两大核心设施不仅具备400G五大国家级训练场互联能力,更提升了数据安全性与可用性。特别是杭州智算中心,其依托网络优势基础,全面采用液冷技术降低能效损耗,提升综合使用率,并能够为全国接入用户提供算力调度服务,更加科学化分配算力资源,大大提高了数据资源取用的便捷性,助力建成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高水平服务平台。

其实,中国电信在智算领域的创新实践远不止于此。近日,第十三届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暨AIDC智能算力生态合作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电信于现场展示了天翼云最新研发成果新一代AIDC智算中心,其解决了高强度运算过程中带来的散热问题,实现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快速部署。同时,AIDC也在全国产化云智一体公共智算中心领域内做到业内领先,为“人工智能+”提供智能、弹性的绿色算力,亦能够为各界提供更加便捷、稳定的算力资源。

算力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数字化应用

从工厂车间5G运输车实现无人运输,到专家VR远程看诊,再到摄像头自动识别异物入侵……这背后是中国电信的奔涌算力,也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实际上,推动算力进一步赋能各行业、各领域有着多重积极作用。

其一是能够为行业提供灵活的资源调配。由于算力和云技术结合,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云”并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数据存储等内容使用量,这种灵活性使用户可以更好地应对业务需求变化,同时降低IT搭建成本。例如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目前已建搭建算力量级达1900P,预计今年6月底交付算力可达5000P,能够有效支撑首都经济圈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互联网等企业的算力需求。

其二是加速科技创新和应用落地。算力赋能可以加速新技术、新应用的研发,使其更快地产生实际价值。例如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强大的算力可以支持更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训练,从而推动技术应用。如前文中所提及,在中国电信智算支持下,多模态医学大模型的开发训练便是该领域典型的成功案例。

其三是支撑各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作为新兴基础设施之一,可以满足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决策需求,如数据分析、业务优化、产品规划等。此外,云计算服务也可以提供多种开发工具,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机遇,部署新应用。例如中国电信与华为昇腾平台联合搭建了云智一体化算力中心,结合企业自身技术特点,加速人工智能模型在各业务领域落地,辅助其开展业务,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算力的布局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中国电信将继续联合国家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及企业,持续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切实履行好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重要使命,助力数字化“化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