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把这个行业投了遍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4

我最早对高瓴并没有太关注过,只知道这家机构很有名,以及张磊和腹肌男神那点儿八卦

,扯远了...

从去年开始,港股推出医药B股——并逐渐成为赚钱效应明显的港股特色行业。

P.S. 对我来说,港股就是新经济、教育、内房+物业、医药、消费这五个行业的几十支股票和「港股打新」。其它一律不看,也没精力关注。

我在好几支医药股的打新上赚了钱后开始认真对待这个行业,发现很多医药新股的「基石投资者」一栏里频繁出现「高瓴资本」的身影。

于是又转头去看了高瓴每个季度披露的持仓,才知道它几乎把医药领域的A港美股投了个遍。具体见下图:

高瓴还在不断出手,所以表格也持续更新

公众号回复:「医药」 获取更新链接

图中标「NEW!」的3支票都是高瓴的近期出手,我手动加进去的。

分别是定增买入做新材料的国瓷材料,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做微创外科手术耗材的康基医疗,肿瘤放疗领域的海吉亚医疗

后两支都是下周才上市的香港新股,其中康基医疗超购305倍,赚钱效应会很明显。

医药细分领域非常容易出大牛股,因为领域过于细分,容量有限,经常处于供给饱和状态,加上很多产品需要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才能上市,所以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很大,宽护城河,高毛利,躺着赚钱。

高瓴一直深耕医药领域,所以如果你对医疗股感兴趣的话,参考下它的布局会很有帮助。但外高瓴披露的都是上个季度的持仓,所以想抄作业的话,记得有滞后性。

这份表格我也会持续更新,获取方法见配图下方的注释。

正好昨天在ZOOM上听了场高瓴张磊vs高毅邱国鹭的对话,主题是「一个投资人的自我修养」。

看主题就知道讨论的东西比较形而上,而且有不少两位大佬的商业互吹。所以我汇报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两点学习心得:

① 关于如何做投资决策。两位大佬的建议都是不要单打独,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和人讨论。

高瓴的做法是每次投资都要经过几层的讨论,甚至通过跨行业的交流去提出不同的意见,投资之后还要复盘。

高毅的做法是共同研究,独立投资。而且务必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要慎对观点,因为自己是最好骗的。投资首先要看能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这是作为投资人第一个考验。

这也是机构对散户的一大优势吧,散户都是单打独斗的,哪有什么机会和人讨论呢。

②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点是张磊分享了高瓴独特的分析框架。

这个框架有个演变过程:一开始的核心是「人」「生意」——投资就是把钱给好人和好生意。

后来又加入了「环境」,投什么样环境下的人和生意。然后又加入了「组织」维度,接着又增加「估值」维度来衡量出手时机。


怎么说呢?

我感觉「价值投资」的入门很容易,就是看一些「确实很对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金句和大道理。

等到深入研究了,基本就可以放弃了。因为让普通投资者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周期、商业模式、组织管理、创始人好坏这些问题,简直天方夜谭。

所以价值投资的学习过程就是从入门到劝退。算了算了,还是抄抄作业,努力赚钱买你家私募吧...

 @今日话题    @徒步三萬里 @ 徒步投资笔记 @沈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