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五年,都亏麻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11

又是熟悉的味道,五月初好不容易形成的上攻态势,已经全部跌回去了,上证指数重回3000~3050的窄幅震荡区间,往下,国家队大概率还是会托底,往上,又缺乏动力。

这轮调整,科创50是核心宽基指数中,第一个跌破60日均线的,但近期逆势走强,又成为了第一个重新站上60日均线的。

去年科创50的震荡中枢是1000点,今年以来已经变成在750点附近震荡了,股价跌了25%,去年全年的净利润也是降低了25%,估值正好没什么变化,PE还在45倍左右。

不过好在今年科创50的预测净利润增速可以达到26%,假如今年科创50股价不涨不跌,到时候PE就会降到36倍。

明年的预测净利润增速是31%,假如到时候股价还是不变,科创50的PE会降到27倍,绝对的历史最低,这么想来,还有一点小期待。

五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2020年7月23日,科创50指数正式发布,基期为2019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科创板刚成立时,正好赶上了2019~2020年成长赛道板块的好时候,科创50也有过一段高光时刻,从2019年底到2020年7月,半年时间,指数从1000点大涨至1726点,涨幅高达72.6%。

1726也成为了科创50的历史大顶,之后就是4年的慢慢熊市,最新点位只有759,从1726以来回落了56%。

由于科创板有50万的入市门槛,绝大多数普通个人投资者都达不到,所以科创板指数基金成为了我们投资科创板的最主要渠道,特别是跟踪科创50的指数基金,最新规模高达1346亿元,这还不算股价下跌亏的那些钱。

科创50初期时,跟踪基金规模大致是200亿元左右,然后一直缓慢增长,至2022年10月时是500亿 ,之后就是爆发式增长了,一直持续到2023年9月,规模增长到1500亿级别。

下图中的红线是跟踪科创50的所有指数基金的总规模,蓝线是科创50的指数价格走势:

再之后,资金似乎不愿意进入科创50了,可能是因为亏多了,套太久了,就算股价再跌,也不想买了。

那么,广大基民在科创50上亏了多少钱呢,我大致估算了一下:

根据指数宝里的"ETF资金流向",跟踪科创50的所有ETF,累计净流入了1739亿元,见下图中的黄线,这里的"累计净流入",是指历史上所有科创50ETF的净申赎金额之和,这相当于是科创50ETF的买入总成本。

科创50的所有ETF的最新总市值是1302亿元,相较于买入总成本1739亿元,亏了437亿元,亏损比例是25%。

另外,还有一点场外指数基金,剔除ETF链接基金后的最新总规模是45亿元,假设这部分基金的亏损比例和ETF一样,也是25%,那么基民在场外指数基金上的亏损为15亿元。

这么算下来,这五年,基民在科创50上总共亏了452亿元。

$上证指数(SH000001)$ $科创50(SH000688)$ $科创50ETF(SH588000)$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ETF星推官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全部讨论

亏麻了的情况下,估值都比历史新高的纳指和标普高!
由此可见a股赚不到钱的原因是新股发的太贵,成长性又不行,二级市场就是还债。

06-14 12:42

都是一些骗子公司,上市都为了卖公司的

一半以上都是亏损不盈利的公司,能说出几个能打的硬科技公司嘛?没有质量只能说融资额多少多少,别的实在难以启齿,不要脸啊

06-14 12:06

总结到位

06-14 15:09

为啥我的理财通看不到场内外持仓总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