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篇关于小米的文章吧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4喜欢:1

关于小米,我已经写过一篇文章,可以说几乎全是在攻击小米吧。本来应该点到为止,但是今天略小酌,加上看到一篇兄台的文章,索性由着自己再放浪一篇[呲牙]

此兄台讲:怕小米抢占格力市场,有幸见过小米,外观着实不错,加之小米也为“大品牌”,大多数人对于“大品牌”是有显而易见的认可,因之觉得“大品牌”有保障,小品牌不出名容易担心为“小作坊”。

如果落到我自己拿钱作为选择题,价格没有相差过多的前提下,我会选择稍贵点的格力,因为我一直觉得“整合供应链”是“我其实是个组装厂”的另一种高级或者说迷惑的说法。

但是事实上,究竟能否抢占市场,我反而觉得应该会有,因为小米的空调质量与格力相差几何,作为消费者,其实是难以清楚的,加之高超的营销能力,加之外在的美观,再加之众口铄金的人性弱点,铺天盖地的营销和话题,加之一部分言之凿凿的人引领观点,买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这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随着小米格力的碰撞,再引申一下,小米与华为、vivo、oppo的碰撞,小米与比亚迪的碰撞(我是比亚迪的股东,在此申明,有利益相关之嫌)、小米与公牛、小米与海康、小米与JBL、小米与各种充电宝…我随便在淘宝搜索一下,小米的相关品类:

猛然发现,小米围绕着“智能家居”及手机相关产业已经成长为一个涵盖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巨无霸”公司,甚至还有小米的电钻…

在这样的情境下,格力深耕空调行业已久,品牌效应也已深入人心,尚可以有抵抗之力。但是其他的更细分行业的小品类,能否在小米的洪流之下“负隅顽抗”呢?答案未必。

小米品牌的这些商品,质量真的更好吗?我看也未必,因为说到底是代工厂嘛。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说我在买电钻的时候选择小米吗?我竟然可能会,因为我不知道电钻的龙头,也不知道电钻行业哪个产品真的好,只能多支付一些议价去购买“大品牌”以期能获得一些或许存在的保证。这该死的对大品牌的“踏实感”,虽然不一定不合理,但可能确实会形成大势,商业的洪流,滚滚而过。

由此再引申一下,假设说小米越来越好,千家万户皆有小米,成长为超级的国民企业,那么对国民会更好吗?赚取了品牌带来的更多利益,小米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会去锐意进取,去上攻更高端的产业,抢占欧美的蛋糕,甚至去到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科技高地,以致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产生新的增长点,去造福国民吗?只是目前,我的观点是未必,因为小米太会“敢为天下后”了,在新能源汽车一片荒芜时,是有很多的企业在默默耕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产业链,才有今天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剑指日德,给很多人创造了会更好一点的工作岗位。也才有小米三年造车的“传奇”。

所以我因华为、比亚迪而骄傲,但不会因为小米而骄傲。(题外话,我不喜欢余承东)

或许小米会在以后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一席之地,正如今天在空调行业一样。说到这里,其实我有些无力感,因为,我知道这是趋势。

但是其实我依然没有那么悲观,因为我相信,只注重商业的公司是没办法做到商业的顶端的,目标是100分的人,也做不到120分。只有有伟大的理想,才可以造就伟大的公司,商业或许只是顺手为之而已。就像上世纪40年代,伟人与光头之争一样,伟人心里是人民、是想消灭剥削,建立新中国是阶段性时间;而光头心中只有政治,孰成孰败,结果大家已经看到。

在此申明,以上仅为一家之言,因之我只是一个小投资者,或许对行业内情有不祥之处,如果错误,可以联系我删除。

全部讨论

小米手机四分之三的销量都在海外,小米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在国外非常受欢迎的。欧洲那边小米手机的销量跟国内差不多,但欧洲就七八亿人,小米份额都百分之20了。格力出口数据跟小米完全比不了,而且格力空调哪怕贵一千的款式还是比小米更加耗电

又是一个被宏大叙事迷惑的投资者,其实只要能赚钱就行

06-09 09:40

又是一篇屁股决定脑袋的废话,如果先入者就决定行业的圈子,后入者进去就是抄袭就是整合。那这个世界99.99999%的工作和生意都别做了,因为有先人已经做了,你去就是抄袭,复制。成语都有前车之鉴,按这位的逻辑,这词也变成贬义词了。而且特别假明明就是贬低小米,还特别说的文绉绉,你比那些米黑还不如,至少敢说敢认。

06-09 17:49

没有真正的科技用低价抢过来的市场过几年就会吐出去,我所在行业这20年周期我是看懂了。

06-14 00:57

回头来看,对小米说的确实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