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茅台,为什么茅台离不开经销商与黄牛?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4

文/金立成

(本文2700字左右,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这是“立成说投资”第673篇原创文章)

茅台是价值投资者的标杆,曾让不少投资者借着茅台的成长光环而封神。10几年来,A股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阶段性表现出伟大特征的“伟大企业”,如爱尔眼科中国中免长春高新隆基绿能等,但目前真正能成为投资者心中“伟大企业”里的常青树,恐怕只剩下茅台了。

因此,有些比较偏执的投资者甚至认为,A股里只有两家企业:茅台与非茅台,只有茅台值得投资,其他投资标的基本不值得一看。因为在这些投资者眼里,茅台就是完美投资标的的化身,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茅台更优秀的企业了,单吊重仓投资茅台的投资者大有人在。那些敢于适时看空茅台的,甚至都被一些茅台股权收藏家们贴上了“喝不起茅台”的和“看不懂茅台”的负面标签,这是何等的不理性。

一起来数一数众多价值投资心中茅台的“护城河”吧:

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品牌不可超越、品质无可替代、国宴不可缺少、宴客不能或缺、领导极力推崇、百姓口碑极佳、奢侈品的价格、快消品的属性、持久永续经营、产品永不过时、产销时常两旺、拥有行业定价权、无惧货币超发。

从定量的角度来看:逾90%以上的高毛利、超50%以上的净利率、无与伦比的高ROE、无负债经营、天量现金储备、无应收账款、大量合同负债、无需大量资本开支。

很显然,从以上分析来看,茅台堪称“完美”的投资标的,因此其在A股被称为“股王”当之无愧,也是更多机构抱团炒作和部分价值投资者长线投资的标的。

在2021年机构抱团炒作大年,茅台的股价被炒到了2600多元,而今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茅台的业绩虽然仍然在增长,但股价已在高位横盘3年有余,那些以2000多元买进茅台的投资者,早已在高位站岗,“高处不胜寒”的滋味恐怕只有他们深有感触吧。

茅台固然很好,但投资者仍然不能过分“神话”它,更不能把它当成投资信仰。若哪天茅台不幸跌落神坛,这恐怕是很多人无法承受之重,因为茅台的股价下跌并不可怕,可怕是人们心中信仰的崩塌。

笔者要说的是,“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永恒的企业”,换句话说,“只有时代的茅台,没有茅台的时代”。茅台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也是当今特有的时代造就的,特定的时代背景才是茅台演绎无与伦比投资神话的根源。(时代特色背景在这里就不过分阐述了)

2024年注定是要载入国内消费品行业史册的一年,茅台的终端零售价失去了往日那般坚挺的模样,反而呈现出单边下跌的走势,茅台从之前3000多元的零售价格跌至当前2200元左右。有人说茅台价格下跌,是因为炒作茅台的“黄牛党”们造成的,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

有点道理,但不是本质原因。因为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茅台一开始就完美设计了其“金融酒”的特性,酒厂是“开厂子”的,经销商是“坐庄”的,“黄牛党”是“赌客”,消费者既是“喝酒群众”也是“投机收藏爱好者”。

正因为如此,茅台酒就有三种价格:出厂价、零售指导价和终端零售价。其中出厂价与零售指导价由茅台酒厂定,而终端零售价由市场定。在市场高峰期,终端零售价与零售指导价的价格之差有一倍有余,当前茅台价格下跌,只是其终端零售价在降,远远没有跌破零售指导价。

为什么茅台会有如此复杂的价格体系呢?其实,这是茅台酒不愿意公开的经营秘密,这么设计是为了营造“稀缺属性”和“金融属性”。“金融属性”是一把双刃剑,在顺周期时,可以让产品销售赢得“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但在逆周期时,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量价齐跌”的悲惨局面。

茅台酒稀缺吗?在消费者看来,是稀缺的,因为他们很难以零售指导价格买到茅台酒,必须加价从黄牛党手里购买。但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这么多年来,茅台酒厂一直都在扩充产能,茅台酒的供应根本不限量,它是可以实现工业品的海量复制的,根本不是消费者理解的那样稀缺,一瓶难求。这不过是经销商与黄牛党们疯狂炒作带来的幻象而已。

如此,投资者就应该能理解为什么茅台离不开经销商与黄牛党了吧。正式因为有了经销商与黄牛党的存在,才让茅台的金融属性得到强化。有些投资者会说,茅台为什么不搞产品直销呢?这样消费者不仅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茅台,而且还能提高茅台的利润率水平,何苦要让经销商们和黄牛党们赚得盆满钵满呢?

因为厂家大量直销茅台后,就一定会伤害茅台的金融属性,无法人为营造出稀缺的幻象,消费者能轻易买到茅台后,茅台的收藏需求与投机炒作的需求就必然会大量减少,在茅台持续扩充产能和持续提高价格的背景下,茅台的销售量还能持续稳健增长吗?

另外,拥有经销商销售体系还有一个好处是,厂家可以向经销商压货,可以通过调节经销商的销售库存来调节厂家的利润增长水平。即使是在困难时期,经销商也必须要抗住压力,一起与厂家熬过市场寒冬。在上一轮塑化剂白酒危机周期里,经销商与白酒厂家共患难,才度过了行业危机。

如果没有了经销商,酒厂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在行业下行周期内,厂家的业绩与利润恐怕会显得更难看,厂家连调节利润的空间都没有,也无法粉饰财务报表来应对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因此,茅台无论如何是不能脱离经销商体系的,经销商体系有利于茅台调控其金融属性和销售业绩水平。

在笔者看来,茅台的金融属性基本上就是茅台的命门,茅台老酒收藏价格体系的建立,更是为了向市场证明和强化茅台的金融属性,这些都需要经销商们和黄牛党们一起来共同打造

茅台的强金融属性,就注定了茅台的经营发展一定会存在较强的业绩周期波动性,只不过这种波动性在顺周期内是无法轻易被市场察觉的。2023年茅台大搞“各类品牌联姻活动”,向市场推出了“茅台咖啡”和“茅台酒心巧克力”等产品,这些动作除了会稀释茅台的高端品牌价值外,更深层次来看,其实已经折射出了茅台酒终端消费市场不振的焦虑了。

2024年终端销售市场茅台价格的持续下跌,长此以往,这势必会影响茅台酒厂的销量的,当然了,在短期内,茅台酒厂仍然可以通过强大的经销商体系来实现自身营收与利润的正向增长,持续向经销商渠道压库存,但市场中的库存越大,一定会在未来某一天大爆发出来,从而对茅台强金融属性进行反噬。

失去强金融属性的茅台,后续会回归正常的消费属性,如此一来,茅台的价值才得以正常回归。茅台的最佳投资价值时机或许就在于其消费属性回归正常、金融属性大幅度衰减时,这时候公司的股价也大概率会见底。但随后随着市场销量和投资者情绪的回暖,茅台的金融属性也会逐步攀升起来,这时候市场就出现了“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此时公司的股价与估值水平都会迎来“戴维斯双击”。

如此看来,茅台在众多价值投资者心中的完美形象,实际上也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不要过分神话某一类企业或某种投资,毕竟这背后都有周期的影子。世界上也并不存在永远保值的商品,这不过是资本在讲一个又一个动听的“财富故事”而已。聪明而理性的投资者,一定要懂得敢于及时抽身离场,耐心等待下一个轮回与投资节点出现。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立成说投资”的独家观点,不作为专业投资建议!)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泸州老窖(SZ00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