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加入“ST”大军,近“10万”股东无眠,投资者该怎么办?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文/金立成

(本文1500字左右,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这是“立成说投资”第670篇原创文章)

每逢周末,不少投资者都会陷入焦虑的悲观情绪之中。这个周末,位于东北辽宁省的锦州港被爆出重大财务造假,公司即将会戴上“ST”的帽子,按照惯例,一旦被戴上“ST”帽子后,企业的股价会持续无量跌停,把上市公司背后的股东按到地上摩擦,简直是惨不忍睹。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锦州港背后一共有近10万名股东,这意味着本周末大概有10万人会彻夜无眠。自“国九条”颁布后,投资者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增加了不少,主要是由“退市”和“ST”新规导致的。值得一提的是,锦州港背后是有国资背景的影子的。

锦州港财务造假的逻辑如下:锦州港与其能控制的贸易公司开展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从而导致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严重的虚假记载。

其中,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约21.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5.81%;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约39.5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6.13%;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约24.8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6.47%;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约7511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56%。

当然了,非投资专业人士肯定是不容易发现锦州港背后的财报作假痕迹的,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财报分析训练,所以很容易在投资路上踩雷。在如今的环境背景下,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要求无疑是越来越高了。

所以笔者之前反复说,注册制对普通散户来说就是重大利空,而非利好。之前A股拼命扩容,放开了上市条件,现在A股又开始收紧IPO,并执行严格的退市措施,在“一松一紧”之间,不少投资者的财富就这样被无情蒸发了。

当前资本市场还有一项制度没有完善,那就是“上市公司退市赔偿制度”。在这项制度没有完全落地之前,A股场内恐怕是很难有大量增量资金入市的,短期内仍然以极为内卷的存量博弈为主,赚钱的难度无疑是非常大的。

退市赔偿制度完善后,投资者才可以真正做到无后顾之忧。不过退市赔偿机制完善后,A股里可能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后续市场内,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直接摆烂,不会进行财务修饰和造假了,若投资者买到了那些基本面越来越差的上市公司而出现了重大投资亏损,那就只能自己认栽了。

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高层一定会加紧步伐研究出能够落地的退市赔偿机制,但这真的意味着投资环境在发生巨大变化。未来的资本市场一定会是“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大量普通以及基本面差的上市企业的流动性注定是要被边缘化的。对于这一点,投资者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呢?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增强投资基本功,尤其是上市公司财报阅读能力和解读能力,财报是一种商业语言,看不懂财报还妄想在投资领域大展宏图,这几乎是在缘木求鱼。

二是增强投资基本面的专业分析能力,退市制度完善后,基本面越来越差的企业是注定要被边缘化的。

三是早日建立起个性化的投资决策系统,一个投资者只有靠完善的投资系统,才能在投资路上穿越时空与周期。

未来的投资一定是越来越难的,只赚指数不赚钱,可能会是市场常态,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跑不赢指数收益,撕裂与分化只会加剧,这意味着大量普通投资者很可能会被迫离开市场。如无心思致力于成为一名“终身型”专业投资选手,那就趁早销户离场吧。

普通人只能得到普通的投资结果——注定亏损,能持续在A股这样残酷的市场里持续赚到钱的投资者,一定是极少数人,这里的“极少数人”又会有谁是普通的呢?不普通的投资者,一定是做了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做的事,才完成质的蜕变的。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立成说投资”的独家观点,不作为专业投资建议!)

$锦州港(SH600190)$ $ST中泰(SZ002092)$ $*ST银江(SZ300020)$

全部讨论

06-01 20:26

投资不过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