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信号让A股心惊胆颤,股指还敢重返3000点吗?乌鸡变凤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独家观点

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两个大阳线,散户入场不听劝;一波大阳线,主力砸盘说再见……!还没来及说3000点是A股的地平线,周一又被打下了悬崖。难道主力真的砸盘说再见了?

多头满脸委屈的说:“我们也想做多,可是环境不允许啊”。上周股指刚站上3000点,周末巨无霸京沪高铁拿到IPO批文,融资金额可能突破350亿元,可以进入A股历史融资额前三名了。

说实话,京沪高铁是好公司,今年赚了100多亿,员工才67人,可谓躺着赚钱。资本市场不支持这样优质的公司,还能支持谁?有人说京沪高铁不差钱,为啥急着上市?因为要500亿收购京福铁路安徽公司65%股权,而这个收购,为了降低母公司国铁集团负债率。这相当于,让股市来给高铁买单了!

另外,活跃人气的科技股因为大基金高位套现国科微兆易创新汇顶科技等引发芯片股大跌,这给市场传递出,科技行情是否真的到顶的信号。如果真到顶了,谁还敢继续买科技股,人心就散了。

按照以往惯例,在行情低迷情况下,市场吃药喝酒搞防御,可以酒鬼酒因为“甜蜜素事件”而跌停,整个白酒板块跟着下跌。上周连续大涨的大金融板块,也因获利会吐而调整。周一的A股可谓惨淡!

看着周五收盘大涨的欧美股指,A股投资者很伤心。多头拼尽全力让沪指重返3000点,可是IPO批文的数量和融资金额都比3000点下方来的多,而且科技股被减持,这样的信号让投资者心惊胆颤,沪指还敢重返3000点吗?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皆人心!少侠认为,该来的迟早要来,京沪高铁发出来算是利空出尽。接下来几个月,没有大家伙吸血了,资金反而敢干了。试想一下,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韭菜,历经过一年多的中美协议都落地了,还有什么好怕的。看看周一尾盘,北向资金加速净流入,已经连续28个交易日抄底A股了,还担心什么呢?

ST概念股

从盘面来看,ST股逆市大涨,逾20只ST概念股涨停,头便是ST猛狮,从11月15日启动,不到一个月时间,涨幅竟高达140%。

消息面上,在保壳压力驱动下,不少ST公司在年末开启保壳运作,卖房屋、土地、股权等资产已成为上市公司屡试不爽的老套路。以*ST游久为例,公司拟将8套房产公开挂牌出售,挂牌价格参考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价值1.55亿元。

相对于上述的传统保壳方式,启动资产重组、地方政府进行补贴等花式保壳术同样在A股上演。以*ST南糖为例,公司收到南宁市武鸣区农业农村局转来的“双高”基地建设补助资金7094.08万元,收到的补助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按照相关规定,与资产相关的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计入收益。本次公告的政府补助会对公司2019年度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少侠认为,尽管“戴帽加星”的ST板块,一向都是垃圾股的代名词,但往往也是暴利机会的代名词,成为每年必炒的板块。结合上市公司三季报以及基金公司三季报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截至三季度末,沪深两市已有45家公司在报告期内获得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券商、QFII、保险以及社保等机构投资者持有。

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相关ST公司的股票总量接约13.58亿股,ST银河、*ST索菱、ST中南、ST厦华、*ST瑞德ST天润、*ST中捷等ST股在三季度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新宠,分别得到QFII、券商、社保、阳光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建仓,仅ST中南便在三季度被国联证券首度买入3482.23万股。除了上述7只被机构投资者新建仓的ST股外,*ST盐湖、*ST富控、ST准油等7只ST股则在三季度获得了机构投资者不同程度的增持。

根据以往惯例来看,在四季度市场资金趋紧的大背景下,ST等超跌低价股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更易受到资金的青睐。但由于ST、低价股的基本面情况良莠不齐,盲目跟炒风险较大,从业绩角度加以甄选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