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78回复:140喜欢:10

请教一个问题。银行理财经理打电话来说,说持有的高毅FOF期满一年开放了。考虑到这段时间波动较大,建议赎回。而且到期要提业绩报酬,之后管理人的动力就不足了。可以赎回后,建议买邓晓峰即将新发的基金,从头开始建仓,风险更低。我感觉有点像理财经理套路认购费,不过的确对后市也有些担心,毕竟社融持续下降中。所以我的问题是,1.这是不是有套路的嫌疑。2.是不是应该换高毅FOF为邓晓峰新基金?

全部讨论

2021-05-13 11:22

1、波动大赎回是可以的,但最后赎回了的去向居然是买另外的基金,前后矛盾,违背常识,应该是理财经理屁股决定脑袋,故意引导,给自己谋利。
2、提业绩报酬之后管理人动力不足,这个不太清楚,想来管理人不是给你一个人打理资金,每份资金的诉求并不一样,应该不存在这种问题。
3、邓晓峰的新发基金比之前的好?理由是啥?

2021-05-14 09:32

这其实是一个基金上卖旧买新的问题。
首先,理财经理是需要业绩的,他的业绩有一部分来源于基金的销售费用,据小基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一般新基金的销售费用提成会比老基金的销售费用提成高以及销售平台也会给理财经理压力让他们多去卖新基金(券商基金销售渠道也是)。所以,以前会出现建议客户“卖旧买新”。如果说这位理财经理一直与客户联系紧密,过往服务让客户真正赚到钱,本次“卖掉高毅fof转而买邓晓峰新基金”既能让客户的资产增值、也帮助理财经理完成业绩压力,双赢的格局是最好的。

客户经理是有聊天话术,例如“到期要提业绩保持,之后管理人的动力就不足。买新发的基金,从头开始建仓,风险更低”,这种理由就是话术,细细斟酌之下是站不住脚的。私募基金设置有业绩报酬,这是他们追求绝对收益的推导,公募收1%-1.5%的管理费用,可能私募就0.1%,真正的报酬来源于业绩报酬。业绩报酬是需要基金不断新高才能触发计提条件,负责的私募管理人会努力让产品不断创新高给投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自己也能获得报酬,并非单纯为了收费而管理产品(曾经有管理人在市场出现波动带来的产品大幅回调时,把计提的业绩报酬返还给了投资人)。所以,这不是卖掉高毅fof转投邓晓峰新基金的理由,真正让你做决定的,是“是否邓晓峰的新基金未来收益会比高毅fof更好”?
是不是应该换成邓晓峰的新基金?



高毅和邓晓峰,两个都是私募里比较出名的。如果钱多,可以即保留高毅也买邓晓峰;如果不愿意再拿100W去买基金,可以问下理财经理或者自己调搜索下邓晓峰的可取之处。

2021-05-13 15:34

看这个话术不是招行就是平银

2021-05-13 15:13

这就是雪球能做成私募业务的机会点

2021-05-13 15:10

不管这个理财经理是为你考虑,还是为高毅考虑,他首先一定是为邓晓峰新基金考虑,更是为他自己的提成考虑。你亏与不亏绝不是他考虑的问题

2021-05-13 13:53

现在人们都有意识了,能看到这样的是骗术。

2021-05-13 13:39

记得频繁的交易会增加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