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万亿赛道,上市为啥那么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今年的618电商大战,似乎还没有开始打起来。因为规则变了,无论淘宝天猫还是京东快手、抖音电商,都纷纷取消预售制。

但是在物流领域的备战,各方却已经悄悄开始。毕竟,跨店满减、直接打折、百亿补贴、直播间红包、半年最低价……史上最简单规则的618,大概率也将带给物流行业一个史上最具挑战的618。

其实,预售制等很多复杂规则,虽然被消费者诟病,但最初的缘由,却与物流快递行业不无关系。

早年双十一、618的营销规则还不复杂,消费者也更习惯于到点准时下单,大家将原本应该分散到一天甚至数天的订单积累之后,集中到一分钟、一秒钟下单,不仅导致平台服务器压力倍增,也导致配送环节大规模快递爆仓。

而预售制,其实就相当于一个长长的地铁换乘通道,或者一个开敞广大的火车站站前广场——在平时被乘客诟病平白无故增加步行距离,但一旦在人流高峰期,却能够疏散人流,不至于让地铁与火车因为短时客流涌入太高而崩溃。

物流行业就这样伴随着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而狂奔,眼看着自己服务的众多企业上市起高楼,甚至眼看着少数“楼塌了”,但不少物流企业却还没有走通上市之路,不免也会着急。2023年,其实也有不少物流企业成功上市,比如极兔港交所完成上市,菜鸟与顺丰的上市进程也从2023年走进2024年,距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但更多的物流企业,或者说泛物流企业,依然在艰难上市之路上。2023年,有哪些代表性的物流上市企业?2024年,有哪些筹划上市的物流企业值得关注?物流行业的上市难,到底是因为什么?

物流和快递,到底啥关系

物流,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赛道。不过物流和快递,在狭义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认为快递主要服务C端客户,以50千克以下货物为主;物流主要服务B端客户,以50千克以上为主。在这个定义下,两者就是并列且不重叠的的概念。

但很多时候,物流作为把货物从A点运到B点的整个过程,还可以作为一个上位概念,既包括快递、快运,也包括同城货运,甚至还涉及仓储、装卸等。

快递与快运之间的区别,主要在快运的对象一般在重量、数量、体积上都超过快递,且快递是门到门,而快运一般是中转站到中转站。

而本文在讨论物流行业,也倾向于使用广义,既包括快递,也包括部分B端物流企业、同城货运企业等等。物流服务正如其英文表述Logistics Services一样,内涵非常丰富。Logistics源自希腊语λογιστικός(Logistikos),有后勤、逻辑学、物流、组织工作多种意涵,总结其多重含义都不离为“计数科学”或“精于算计”,不仅包括物的流动,还要将相关的一切都安排妥帖。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由于既涉及上游大宗运输的供应链,也涉及下游众多客户的商品配送,在使用物流一词时更偏向广义使用,既包括物流企业,也包括快递企业。而且,不管是直接做物流快递的京东物流,还是主要做平台的菜鸟,在服务电商快递业务主业的同时,也在进入产业链更上游,去承接B端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

物流与快递,已经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了。

实际上,在行政法规的管理上,我们有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但并没有所谓“物流业务经营许可”,物流和快递——在监管部门那里其实都是本质相同的生意。

2023年上市的物流企业,都有什么特征

能挣钱,绝对是2023年成功上市物流企业的一大共性特征。

据梳理,2023年有17家物流企业成功上市,其中中国企业9家(极兔虽然是海外企业,但2019通过收购龙邦速运获得中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且企业本就是中国出海人所创立,故作为中国企业看待)。

此外,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商中邮科技2023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2023年顺丰控股已经在港交所递交申请书,日日顺、国货航也已经在A股开始申报。

成功上市的中国物流企业中,极兔是名气最大的一个。其他物流企业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因为物流产业链特别广杂,有做但大家的共同点,都是相对来说比较赚钱,因此也有底气去募资并进一步拓展市场。

比如盛丰物流2023年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了14%;净利润7250万元,同比增长35%。佳裕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近日收购北美物流企业HYTX Warehouse Inc. 51%的控股权,进一步拓展北美物流市场的覆盖。

而2023年极兔同样也是赚钱的一年——中国市场毛利和经调整EBITDA均首次转正,而全年总收入也达到88.49亿美元,毛利达到4.73亿美元,且东南亚的市占率连续4年排名第一。

极兔同时也在更多市场拓展。最近消息就显示,易达资本携手中东财团对极兔增资数千万美元,极兔表示本轮资金将用于优化提升包括阿联酋和沙特在内的中东及北非市场(MENA),继续升级中东本地化战略。

极兔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离不开与拼多多的密切合作。不过,和拼多多相比,极兔在物流这块的营收似乎算不上“肥肉”?但拼多多依然眼馋快递行业。

其实2022年春节后,拼多多在少数地区曾推出多多买菜快递代收业务。但2022年2月17日,厦门市邮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多多买菜”涉嫌违规经营快递业务的监管提示》,内容显示,多多买菜在厦门暂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不得未经许可经营快递业务。

因此,拼多多也在努力取得许可,据了解,拼多多在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已相继在江苏、山东、广西、山西、湖南、上海六省市获得开办服务站经营快递业务(信件除外)的许可证,快递服务品牌为“拼多多驿站”,

尽管现在拼多多还只是用驿站的名义做一些代收业务,但有了末端布局,未来未尝不会直接做快递。毕竟,此前,拼多多在物流能力上布局了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但末端配送只能依靠第三方合作,比如极兔、邮政、三通一达等。这与淘宝天猫、京东的物流能力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或许这也是拼多多去年11月底市值短暂超越阿里之后,又被阿里超越的原因之一——物流根基不稳,总会令人怀疑其能力。

物流,不仅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赛道,同时还是一个可以为企业主业提供更高防御值的赛道。物流企业的纷纷上市,不仅是为了募资扩展业务,同样也是一种对母公司主业的防御和筑基。

赚钱,高大上不如苦累脏

物流赛道或许看起来是哭活累活,但同样也是一个有“钱景”的赛道。

比如,对很多航司来说,物流甚至比航司的本业更挣钱——高大上的、服务人员都是漂亮空姐的客运业务,反倒常常亏损;而看起来“苦累脏”、蓝领员工更高比例的货运业务,反倒在赚钱。

2023年,南航实现营业收入1599.29亿元,同比增长83.7%;亏损42.09亿元,尽管较2022年326.82亿元的净亏损大幅减亏,但依然亏损。

不过,主业亏损,货运业务却称得上是南航利润奶牛。2023年,南航物流166.1亿元的营收却带来24.29亿元的净利润。要不是还有货运赚钱,南航整体的亏损额还会更高。

趁着赚钱,自然赶紧上市。2021年6月,东航旗下东航物流登陆沪市主板,成为民航混改“第一股”。2023年3月,国航旗下国货航IPO申请获得受理,同年9月,国货航在深交所主板的IPO申请获得审核通过。

南方航空是最晚启动旗下物流公司分拆上市的三大航之一,今年1月,南方航空才宣布分拆南航物流上市,三大航司物流板块有望于2024年齐聚A股。

拥有航空货运的优势,拥有庞大的腹舱运力和航线网络,但却被顺丰在航空货运上超越。如何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三大航很着急,显示混改引入外部股东,再申请进入资本市场,从而推动货运业务进一步市场化发展。这也就是三大航纷纷将货运物流业务独立上市的原因。

2023年申请上市但尚未敲钟的企业也不少。

尽管2017年2月,顺丰借壳鼎泰新材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但对于意图进军海外市场的顺丰来说,A股上市当然还不够。

2023年8月1日,顺丰发布公告称,顺丰控股独立董事同意顺丰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如赴港上市成功,顺丰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的上市公司,对其拓展国际市场、壮大业务实力给予保障。

2023年8月21日,顺丰在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不过目前还在等待过会。

紧跟着顺丰,9月26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拟以菜鸟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当晚,菜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10月10日,证监会接收菜鸟IPO的备案材料。

两家可是老冤家,2017年6月1日,顺丰-丰巢与阿里巴巴-菜鸟裹裹因意见不合而数据断交,堪比当年的“3Q大战”,在国家邮政局出面交涉下,双方才同意恢复数据传输。

顺丰后面的企业,自然会羡慕顺丰在航空货运、高端件上的成功。

但对顺丰自己,恐怕是有苦难言:盈利能力不如中通(2023年归母净利润中通90亿元,顺丰82.3亿元),拓展国际化上极兔是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而在综合能力上,对手京东物流在小件快递领域有京东快递;在同城业务中有达达;在大件上有跨越速运和德邦物流。

顺丰无论是高端件还是综合业务,无论是出海还是航空货运,都面临着强大对手的追赶或者围堵。甚至最近还有顺丰计划关闭物流无人机业务的传闻,有消息称,顺丰旗下负责无人机载货业务的丰鸟科技,已经启动内蒙古主场地的资产清点,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全部撤出。不过,顺丰的无人机,包括丰翼和丰鸟两个团队。也许只是团队内部的赛马机制,被外界给放大了?

总之,高大上的顺丰,似乎不如看似“苦累脏”的中通那么安稳。

快递、物流行业赚的是辛苦钱,利润很难靠高端化,大都是靠压缩成本才能实现。那么,三通一达中的中通,怎么就一枝独秀,2023年营收384亿元,归母净利润90亿元,继续稳坐快递“一哥”的地位?

正如中通创始人赖梅松所说,中国快递行业的格局持续向两个方向分化:规模大盈利强或不具规模优势并难以盈利。中通就是靠规模最大,截至2023年底拥有网点数量31000余个,干线车辆数量超10000辆,2023年包裹量302亿件,预计很快就会达到日均过亿的包裹量。

赖梅松还认为未来中国快递市场将向美国快递市场的集中度靠拢,后者仅联邦快递FedEx及UPS就占据了超八成市场份额,他认为中国一定会诞生市场份额在30%以上的快递企业,而2023年,中通在快递市场的份额扩大0.8个百分点已经达到22.9%。

不过,更高的规模也并未带来更高的单票收入,中通2023年中通核心单票收入下降11.3%,只有1毛6分,因此业务量增速虽高,营收增速却并不高。

中通等巨头之外,更多物流企业还没有上市。为什么要上市?这些巨头正计划吃掉一大半市场,大鱼要吃小鱼,“小鱼”们能不着急吗?

还没有上市的物流企业,更着急于募资扩展,以抵抗这些巨头。

据梳理,A股已受理、已问询、已过会、已提交注册,但还在等着上市的物流企业就有十几家之多。

上市难,不仅是因为排队者多,还因为,已经上市的巨鳄在带动全行业内卷,这使得新兴物流企业要受到更加严格的审视。

整个物流行业,压力传导也是能跨过细分赛道的。

比如快递细分赛道在卷,同城货运也逃不掉。

同城货运巨头货拉拉在2023年就被监管部门多次约谈,且多次被监管部门亮过“黄牌”。货拉拉屡次被约谈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平台随意调整计价规则、变相超载、恶意压价竞争、多重收费、抽成比例过高等方面。

为什么屡教不改?还不是因为一直亏损。

怎么办?

甚至逼得货拉拉近日上线借钱业务,据了解该业务名为“圆易借”,最高额度为20万元,年化利率10.8%起。

同城货运开始做起了放贷的生意,不由得让人唏嘘,难道真的是“互联网的尽头是金融,流量的尽头是放贷”?

物流行业,卷到何时?

物流行业的卷,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年了。什么时候能够不卷?不卷的时候,恐怕未必是消费者的福音,但对行业企业来说却是更好的状态。

因为不卷的一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整个行业只有几家大的集团存在,每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细分市场,大家能够有序的进行良性竞争,又各自都能赚到合理的利润。

在经济学家们回望美国大萧条时,有个最火的经济学词汇描述得也最为精妙,那就是“口红经济”。因为虽然经济不景气时,口红也非生活必需品,但廉价、又能粉饰妆容,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买起来都能承受得起。

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口红经济。而且,口红经济也未必是贬义词。比如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口红经济效应”正在很多行业发生。比如美妆行业,李佳琦的直播带货卖出了无数个美妆产品;比如手办行业,很多年轻人痴迷于几十元一个的玩偶、手办、盲盒而不能自拔,甚至百元、千元级别的手办也是说买就买。而直播带货作为新兴崛起的全新渠道,更是口红经济的升级版——通过直播网红的口才与情绪渲染能力,将冲动消费、捡漏心理与偶像经济融合在一起,一场直播带货几亿的案例比比皆是。

直播造神、带货霸榜,短视频平台必须不断推出“新人”,人们才不会对平台厌弃。而不管是电商平台不断的造节,还是短视频平台不断的造神——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脚到商品的运输上。

物流、快递行业的发达,才让今天买明天到、上午买下午到成为可能,物流行业让整个经济的大循环速度更快,也保障了经济的发展。

物流的未来,一定不是在最后一公里做小农经济那样的精耕细作,因为一亩三分地里很难再种出多少成果,而是要进军上游产业链,帮助自己的客户拓展更多业务,掌握大量的行业数据,通过物流加数据赋能更多上下游企业,这才是建立物流帝国的做法。

不过,那个时候,物流帝国真正的主人,会是物流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