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7月9日,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亿欧EqualOcean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支持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商业落地论坛”在上海圆满举行。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秦岚现场带来了《医疗AI商业化之路初探》的主题演讲。

秦岚演讲的核心观点有:

1. 医疗行业具有高壁垒、强监管的特点。很多医疗产品必须经过地方药监局、国家药监局的严格审批,才可以用于患者治疗。

2. AI商业化落地1.0时代,大多公司选择技术简单、有大量数据可供训练的肺结节筛查技术。

3. 2.0时代关注在技术基础上突破医疗场景,思考医生和医院的痛点。

4. 医疗场景落地面临两种挑战:一是使用者和付费方诉求不同;二是决策落实时会对不同对象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差异很大。

5. 3.0时代,AI的作用从效率提升转变为创造新价值,监管逐渐放开,商业化落地迎来更好发展。对医疗AI最大的挑战是,不同的商业场景下商业逻辑是否可以统一,是否可以找到付费人、影响付费的人。

以下是秦岚的演讲正文: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医疗AI”,以“医疗、商业”的思路切入AI。

医疗为什么是朝阳行业?面对生老病死,我们肯定会遇到健康问题。除了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现在年轻人压力巨大,让很多曾经老龄化的疾病有非常明显提前的趋势。

我本人是医学背景出身,在脑血管病、神经领域,我从读书到工作以及出来创业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经验。读书期间,我在神经内科研究心脑血管病,这种病的主要患者是老年人。每天医院里很多患者瘫痪进来瘫痪出去,我们安慰患者减轻病痛,却无法治愈他们。那时候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是我离开医院的主要原因。    

医疗行业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保障行业,具有高壁垒、强监管的特点。很多医疗产品必须经过地方药监局、国家药监局的严格审批,才可以用于患者治疗。无论是吃的药品还是平时到医院去拍CT、核磁的医疗设备以及手术器械,甚至所谓的AI到医疗里的落地,它一定会面临第一步监管、取证、注册,它要证明可以辅助诊断、辅助治疗,才能获得审批,才有商业化落地的基础。所以AI在医疗行业面临门槛限制,与互联网企业不太一样:算法程序写出来APP,上线直接可以用;它面临监管问题,这是医疗行业最大的特点。

为什么2020年对中国整个医疗行业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医疗AI软件正式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批。获批之后就有商业化的准入,进而实现商业化落地。

在医疗领域寻找AI技术落地商业化时,公司方向都选择肺结节筛查。为什么大家会选择肺结节筛查作为AI落地的第一步?有两个核心原因:第一,它在技术上很好实现;第二,有大量国外公开数据库来训练商业化初试的产品模型。基于这些原因,很多人都尝试如何将这项技术落地,这是1.0时代。

2.0时代是在有技术、有思维、有模型的基础上突破医疗场景,思考医疗、医院的痛点。大家开始深刻理解应用场景,不是单独从技术维度出发去解决医疗问题,而是看医疗存在什么问题。比如,我们最早切入医疗影像,思考影像有什么痛点,影像科医生平时做什么、需要什么AI工具辅助。研发人员与医院很多影像科医生进行深入沟通,越发感受到真实的医疗痛点: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影像科有大量拍片,医生面临巨大工作压力。这时AI可以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

但是,AI商业化落地时,如果仅被定义为提高效率的工具,医生自己会付费吗?医院会为了医生的效率提升而付费吗?用户粘性又是什么样的?很遗憾,仅仅局限在效率提升,或许又一定的使用粘性,但实现商业变现很难。因此AI在医疗上一定要创造新的核心价值,要解决对医生来说也棘手的医学难题。

比如,脑血管病脑卒中全流程的AI辅助,我们最早并不在做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而是直接进入脑血管病治疗领域。为什么神经介入手术这么难?为什么只有相对比较少的医生有能力把这个手术做得非常好?为什么年轻医生需要这么长时间成长?

我们发现,涉及外科治疗,治疗方案的决策和动手能力这两方面最重要。从这两个维度解决问题就能真正切入核心价值,即使用AI辅助后,不会做手术的医生会做手术,无法做高精尖手术的普通医生可以挑战高难度手术,让看起来很复杂的神经科手术不仅仅是在大三甲医院才能完成。只有实现这些,才能切入真的核心价值,进而才有机会做商业化变现,否则只是效率工具提升。

从效率提升工具到核心价值的创造,医疗AI跑步进入3.0时代。当监管准入问题获得解决,医疗AI软件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商业化真正开始。那么商业化开始后,谁来付费?

对于医疗场景落地,我们始终要面临很重要的挑战:使用者和付费方诉求不同。To B端的产品,医生是AI的使用者,而非付费方,而付费决策者的思维逻辑与医生其实完全不同。

强联智创有很多To C端的付费。告诉患者卒中罹患的风险,风险高则不要等到最后一刻再进行急救,可以提前实施手术治疗;风险很低复查即可。但由于患者的医学专业知识受限,更多的其实是依赖医生的专业意见。

所以,付费者是病人,决策影响人是医生。医生对产品进行价值判断,给出新的评估手段、新的AI手段是否会在诊疗里产生重大影响的意见,之后病人选择是否使用新的方式进行诊疗。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认知不足,0很多医疗企业不会选择直接面对患者进行患教,而是首先在最新的诊疗理念在医生群体中推广。

回归商业的本质,商业其实很简单,发现哪些是付费方、了解付费方如何决策、了解商业的影响对象。所以我们会做很多的医生教育,把最新的产品给医生讲解清楚,告诉他相比以前的治疗方式,现在的治疗方式有着怎样的改变和意义。医生了解新的技术后,才有可能将技术带给病人。

我们做的不是仅提高医疗效率和减少就诊的排队时间,而是有更好的治疗方式和手段去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目前医疗AI已经迈过了仅仅提高效率的阶段,它已经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开始协助医生更好、更准确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疗AI进入3.0时代、医疗监管逐步明晰和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在医疗的商业化落地上取得非常好的发展。医疗AI商业化落地场景是完全打开的,它不局限于影像场景、门诊场景、急诊场景,也可以渗透到院外的随访以及院前的筛查。对医疗AI最大的挑战,实际上不是技术,更多的是说在不同的商业场景,商业逻辑是否能跑通,是否可以找到付费人、影响付费的人。

 目前很多疾病的治疗不存在太多问题,但需要大家提高健康意识。我们有很多方法预防和筛查第一大致死疾病脑卒中,希望在不久的未来,中国人终生卒中患病率从40%下降到30%再下降20%。虽然年龄变大使血管面临衰老的问题,但我们也不用担心脑卒中,因为医疗会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