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黑天鹅下,自如难“自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大概是10月中旬,我收到自如管家的通知说需要在一个月内搬出去,”自如的一位租客琦雨对亿欧表示,“管家说原因是因为业主要提前解约。自如那边愿意额外支付一个月租金作为赔偿。”

然而,在搬家过程中,琦雨偶然遇到了业主来查看房源。“业主说,他们合约还有2年才到期,也是自如近期通知他们,说要么降低租金,要么解除租约,无奈之下只好与自如解除租约。”她表示。

“刚搬到另一家自如房源没几天后,自如管家又通知说该房源需要在一个月内搬出去,理由和上次一样,同样会额外支付一个月租金作为补偿。搬了两次家,就拿到了一笔不少的补偿金。

今年10月,亿欧了解到,北京、深圳有大批房东收到自如降租解约通知,要求房东接受“二选一”方案:要么将租金降低5%-20%左右,要么解除租约并赔付一个月房租。

这一系列操作,与不少租客心中自如强大的形象形成反差。

今年3月,国内第一大长租公寓自如获软银愿景基金投资的1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66亿美元。作为对比,截至10月29日收盘,中国第二大长租公寓企业蛋壳的市值不足4亿美元。

在资本加持和高效运营下,自如与同行拉开的差距也十分明显。2019年,自如运营的租房超过了100万间,紧随其后的蛋壳仅为43.8万间。

“如果说这个行业最终只剩下一个玩家,那肯定也是自如。但在这个过程需要牺牲多方的利益,包括房东和租客。”一位业内人士对亿欧表示。

10月中旬,自如租房迎来了九周年庆,同时发布了题为《历9弥新,定自如初》的公开信。

与自如在公开信中一再强调将长租作为长期事业相反。在长租市场,大多数明星企业都只是昙花一现。疫情之后,该市场更是频繁爆雷。

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家赴美上市的长租公寓公司,青客公寓蛋壳公寓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青客公寓在今年5月份被曝出资金周转困难,险些宣布倒闭;

蛋壳公寓创始人兼CEO高靖在今年6月因涉及6亿元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被协助调查,COO顾国栋也因个人原因离职,合作商和客户上门讨债维权。上市仅10个月,蛋壳公寓股价已从13.9美元高点一路下跌到2美元。

此前有消息称,蛋壳公寓曾分别找过自如、建行寻求“接盘”事宜,但最终均未获得实际进展。

自如不愿接盘,恐怕与自己也已经越来越不好过有关。

早在疫情期间,自如就被曝出“涨价”、“吃完房东吃租客”等负面消息。彼时,自如CEO熊林先后发布声明称,如有任何一例实证为趁疫情涨价,他和全体管理团队即日立刻辞职。

随后链家董事长左晖转发熊林朋友圈表示:“自如的确没有趁着疫情涨房租,一来做不出这种事,二来现在降租金都没人住,得脑子进多少水会涨房租!

在九周年庆典之际,自如还同步在平台上线了九周年租房福利,大批房源签约可以减免最高2.5个月租金。但大多数房源房租的减免都会分摊到租期内,并不会一次性免租。

北京市朝阳区一位自如业主对亿欧表示,当时与自如签了五年合约,签约价格为每月一万五左右,但其对外出租价格仅为一万四左右。如果加上装修等费用,自如在这户房子的倒挂价格将极为明显。

有理由怀疑,这家长租公寓巨头最有可能的盈利点并非租房,而是服务费了。

但有多名自如管家对亿欧表示,其大部分参与减租活动的房源都是长期空置的房源,空置的每一天都会产生成本,这样操作的更大原因在于减少损失。

在2019年之前的近五年时间里,伴随着资本对长租行业的青睐,大部分长租机构采用“融资-高价包租-快租扩张-再融资”的粗放形式,迅速完成自身的原始积累。

但这种模式隐患重重,在没有自己持续的盈利现金流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过度依赖的单维度“融资补给”。一旦遭遇政策监管严格、资金方断供,亦或是疫情这样的黑天鹅时,就会难以为继出现爆雷。

近期曝出的规模化降租解约,极有可能是因为自如现金流出现问题,对资金的渴求超越以往。通过大面积促销活动,降低房屋整体空置率,并剔除空置率高的房源,达到短期内资金迅速回流,并进一步优化房源结构。

疫情黑天鹅下,自如也在经历发展的阵痛期。近来的操作可以看出,自如对于突然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并没有做好准备。

从目前来看,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可能将持续到2021年。如何优化升级盈利模式,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是自如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即便是行业翘楚的自如,能否撑过黎明前的漫漫长夜仍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