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宁愿把钱存银行,也不买银行股?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4喜欢:8

奥马哈农夫 2024-3-5

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反过来。

宁买银行股,也不能把太多的钱存银行。

为什么?

投资是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存银行和买银行股票风险其实差不多,当然很多人心理感觉存款是无风险的,买股票风险太大。

这种感觉,对于小额存款来说,有一丢丢道理,比如50万以内银行存款完全无风险,银行破产了,由国家金融保险负责赔偿。50万以上的部分,银行破产了,国家是不管的,因此买银行股跟银行存款的风险一样,银行破产了,价值归零。

风险几乎一样,再来看看两者的收益情况。

看看2024年3月5日,主要大银行股息情况。

A股六大国有银行,股息率在5%左右。

国内九大股份制银行,除平安银行外,股息率均在5%到7%。

由于港股比A股便宜,如果从港股买入的话,股息率多在6%-10%(不考虑交易费用)。

综合以上,买高股息的银行股股票,年股息收入多在4%到9%,港股银行股的股息甚至能到10%。而银行存款一年期利率多在1.45%到1.65%。银行股票收益显然是存款收益的3到5倍。

那么,结论显而易见: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

(以上银行股,特指六大国有银行如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以及总资产在1万亿以上的地方性大银行,如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沪农商行,3000亿资产以下的小银行就不要碰了,为什么?因为这些银行倒闭也就倒闭了,体量太小,影响不大,国家敢于允许这些银行倒闭。)

既然好处这么明显,为什么大家宁愿忍受低利息,也要去存银行,而不去买银行股。

个人认为很多人有以下想法:

一,大家认为,经经济不好,银行坏账太多(或者隐藏的坏账太多),坏账计提少了,造成真实利润被夸大。

二,接下去经济前景不明朗,银行坏账越积越多,总有一天会暴雷破产。

我的看法是:

第一点,质疑坏账有一定道理,国内银行利润前的坏账计提可能不够。但可能没有大家担心的那么严重,总体来说还是在正常范围内(特指上面列出的大中型银行)。另外银行每年分红,可都是实实在在,A股上市银行每年1万多亿的现金分红,可是实打实,而且到现在,连续分红了十几年。大概率,这些分红,后面不会突然没了。

第二点,这些大中银行会倒闭吗?我的判断,不会倒闭。原因有三点。1,这类银行风控管理水平比中小银行要好,放出的贷款质量相对来说较好。2,这些银行作为国内流动性的主要承载主体,大银行倒闭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传染性,它们倒闭意味着全面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大而不能倒”,就是说的这个情况,中小银行可以自生自灭,这些事关无数百姓的大银行决不会被允许倒下。最多,个别中型股份制银行倒闭,被国有大银行或其他股份制银行兼并。3,万一这些大中银行经营不善,坏账超标,不幸面临挤兑,破产在即,国家和央行有一百种方法可以为这些银行注入流动性,同时稳定储户。归根接底,作为以稳定为核心的当局,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重复一遍,在大国,大银行倒闭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

所以,大银行利润粉饰的风险被夸大了,银行倒闭的风险被恐惧心理放大了。

回归理性,再重复下结论:把钱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

因为其实很多人炒股亏损,收益甚至不如存银行定期,所以买银行股的收益会战胜大部分股民。

另外,最最重要的是,银行是经济运行的血液,银行这种商业模式本身有稳定的盈利能力,而且不惧怕通货膨胀,所以更加适合长期持有。

银行股未来如果估值保持目前四五倍的市盈率,那么后面可以用股息不断买入。鉴于这些银行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在10%-15%,相对目前3%左右不到的无风险收益率,投资银行股的价值更加凸显。

( 如觉得文章有一丢丢价值,想看其它文章,请关注鄙人公众号“海边的农夫”,谢谢!)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3-05 20:24

主要是被套怕了,

民生会退市吗

04-16 15:27

#第三个国九条来了!时隔十年再升级# $银行ETF(SH512800)$ ,高分红的银行股将迎来价值回归。

06-18 10:29

买银行,进可攻退可守。要么吃股息,要么后面吃估值修复。
#大金融午后狂飙!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04-18 23:00

由于对坏账的恐惧过头,这几年银行被过度低估。
价值慢慢回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央企银行持续走高,中信银行再度大涨#

04-16 15:14

@巴菲特追随者WH ,银行股的价值前几年被过度忽视了。

04-03 21:37

@洪荒力ant ,现在大家对银行是敬而远之,我倒是觉得银行这个商业模式不错,现在恐惧被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