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领域,商业化到底是不是护城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大概从2018年左右我刚进入医药行业起,就一直在听到一个说法:在医药行业,创新和产品才是护城河。

这句话当然对,因为有无数的先例已经证明了,好产品的确能够带来好收益,无论是化药时代的阿托伐他汀,还是生物药时代的曲妥珠单抗,都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但这种正确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你得真的是“创新”,换个更加学术的说法,你需要真正解决“unmet needs”,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以曲妥珠单抗为例,引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开篇的评价:“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的临床应用,改变了乳腺癌的诊治模式,大大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是乳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突破”,以笔者浅薄的经验来看,一份顶级的专家共识里写出这样的评价是不多的。对于这样的创新而言,如果不能使符合要求的患者用到药物,那是医生的失职,所以,曲妥珠单抗一年卖了40亿。

在其他领域,“创新”本来是一个很难有明确标准来衡量的事务,但医药领域因为引入了科学的统计方法,“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数字游戏”。你的mOS是10个月,我的mOS是11个月,并且P<0.05,哦耶,我创新了!至于11个月和10个月有没有意义,患者值不值得为1-2个月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生命延长买单,对不起,无法衡量。

笔者过去在咨询公司做项目的时候,经常会去做“TPP(Target Product Profile)”测试,也就是把目标产品的数据拿给医生看(这个产品往往是还未曾上市的产品),然后问医生,您觉得对于这样一款产品,如果它定为10000元,您会有多少患者处方?如果20000元呢?5000元呢?似乎产品的销量与数据就应该天然具备对应关系,毕竟只要价格不是特别离谱,谁会拒绝使用好产品呢?

但后来,笔者从咨询公司来到了一线,发现情况似乎不太一样。医生使用产品的逻辑,从“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为什么不用好的”,改成了“除非优势特别大,否则我干嘛换好的”,因为医生除了是专业人士之外,他还是人,销售的客情,资源的覆盖,都成为了左右处方的因素。11个月OS的产品,一盒3000;10个月OS的产品,一盒也是3000,理论上,11个月的应该比10个月的用的多,但实际上,可能恰恰相反。因为10个月的产品有代表,11个月的产品没有代表,真实情况下,这可能导致医生从来就没有听说过11个月的这个产品,即便它确实“创新”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具有无比庞大的医师群体,2020年,中国执业医师人数超过了340万人,许多资本圈耳熟能详的新药,在这340万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里,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陌生词汇。根据笔者做过的调研,即便在顶级医院的肿瘤内科中,某款已经上市3年以上的抗肿瘤药物,完全没有听说过的比例也在10%以上,未经提示就能准确说出该药物的名称的医生,也不超过30%,这还是建立在这款药物的数据相对优秀,公司也有一定商业化能力的前提下,遑论现在一点商业化能力都没有的新兴biotech们,大家哪来的底气,把自己销量预测model中的molecule share拍到了30%?brand share拍到了50%?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大家热捧新冠药物,毕竟,大家都看到JS016是怎么“卖”的,政府分发,真香啊!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大家认为,商业化能力,是不是护城河呢?

篇幅所限,商业化的故事后面会继续讲。

谨以此文,恭喜$君实生物(01877)$   VV116与Paxlovid头对头研究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