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七年书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想法大家都觉得很合理,就拿藏青基金成立的初衷也不是寄于其大赚钱,而是类似于公益性质,真正大赚钱的时候,各方关注度高了,税费就紧跟着来了。盐湖如此藏格也是如此,智利矿业化工也是如此,国内外都一样。

热门回复

如果你去看看这些锂矿类电池类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一季报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栏,就会明白各个公司的存货都很低,尤其是中国最大的电池厂,存货下降三百亿,而年营收却高达4000亿,电池厂中中创新航的存货增加,锂盐加工厂则普遍存货大幅下降,工信部的对电池产能增加要扼制其实质还是担忧大厂的原料锂供应问题,不用多长时间碳酸锂的供求关系将逆转,最近雅保在中国市场公开拍卖的碳酸锂二次,每次拍卖量仅为100吨,与第一次一万吨相比缩量,惜售!惜售!惜售!

是的,价格上来了,地方当然想多收点税,不然也不会倒查藏格20年补税。过去几年锂的价格增长太快,它已经不是小金属品了,已经是大类了,各地新建产能,和未来几年投产产能,比早几年多的多了,不是一个地方(国家)能决定的,也不是一个国家,想提高多少税收就能提高多少。所以我觉得对藏格的估算,锂就保持现在这个价位来算比较好些,保守些总不会吃亏。如果你以20万一吨的锂价来估算,那达不到预期就亏大了。而且如果税收大幅增加如智利一般,利润一样下去,股东的权益也没增加。

其实就按原文中最保守的估计,三年也有总共百分之四十几的收益,我自己也能接受。一旦三项有哪一项超预期,再赶上大盘或者风口,说不定有两三倍收益,那就是中彩票,狂喜了。

锂矿公司电池公司乃至比亚迪公司的存货可以一眼看明白,碳酸锂是否供应过剩,是真是假。

不管如何说,我只相信公司的财报,观察各个公司的财报才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真相。便于分析碳酸锂过剩是否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