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偷感很重”的职场年轻人,背后是说不尽的泪与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智谷趋势(ID:zgtrend) | 峤岳

可能你还没搞清楚年轻人挂在嘴边的“i人e人”“浓人淡人”,他们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标签:“偷感很重”。

(来源:微博、抖音)

“偷感”不是说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形容一种做事拘谨、偷偷摸摸的状态,后来延伸为默默做事不想让人发现的状态。

比如,偷偷下班、偷偷结婚、偷偷带癌上班……这一届年轻人似乎深谙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职场极力做个偷感十足的小透明。

只是说好了00后整顿职场呢?怎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标榜起“偷感很重”,连准时下班都要偷偷摸摸的了?

01

偷感,是一种害怕被注视、默默做事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生活态度。

有的人学习必须找一个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害怕被发现自己在努力;

有的人减肥只能偷偷减,最怕被人关心减肥进度;

还有的人找个兼职都要偷偷面试,生怕室友误以为自己攒了很多钱。

在MBTI在年轻人中广为流行的今天,“偷感”成了“i人”对自己行事作风最好的形容:购物时东张西望怕导购发现自己并提供热情的建议,路上遇到熟人时手脚无处安放,连自拍都要小心翼翼看一下周围没有人才敢偷偷把手机放在下巴下快速拍一张照片。

有的网友直接列了20条“属于i人的偷感时刻”,引起不少人共鸣:

(来源:小红书)

如果说学生党的偷感是偷偷去图书馆学习,那打工人们的偷感则显得五花八门了。

有的网友说,上班前还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上班后开始在办公室偷水、偷电、偷纸。

(来源:小红书)

老板不注意,偷偷瞄几眼手机;老板一进门,立马快速切换电脑工作页面。工作的时候一旦有同事在旁边看,表面装作自己忙着打字,其实内心早已手足无措,毫无效率。

(来源:抖音)

还有的人干完了活,花式摸鱼也是小偷小摸。

(来源:小红书)

怪不得最近抖音博主@可爱屁张大美 的眼保健操视频很火,打工人明明没干什么坏事,但在工位上鬼鬼祟祟久了,连眼神都逐渐变得“偷感”十足。

(来源:抖音)

或者是领导和同事还没下班,到点先走仿佛有负罪感,需要左顾右盼,偷偷溜走,生怕被质疑工作不饱和。

(来源:小红书)

还有的年轻人,看似准时下班,其实每天早上提前到偷偷加班,连职场老油条看了都要直呼八百个心眼子。

(来源:小红书)

这一届的年轻人,真的是在职场把偷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02

犹然记得两三年前,刚进入职场的95后、00后,高喊着“拒绝画饼、准时下班”等口号,掀起了整顿职场风暴。

(日剧 《我,到点下班》)

一时间,“整顿职场”的相关话题层出不穷,屡上热搜。

(来源:微博)

在职场老人一副“怂样”,“根本不敢想象,分分钟怕被炒鱿鱼”的时候,00后们使劲“策反”——

“反正不是什么好工作,无所谓失去。”“有时候硬气一点,公司反而把你当个宝。”

这些成长在多元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的Z世代,到了职场也希望追求平等与自由。老一辈“忍一时风平浪静”的职场潜规则已经不再适用,拒绝PUA、拒绝无效加班成了年轻人的职场宣言。

干着不舒心?无所谓,不想干就换个活。

何况前几年的互联网风头还盛,不想上班转头尝试做直播或自媒体也让不少人吃到了甜头。

但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年轻人,在职场上已经没有那么强的底气了。还没把职场给整明白,就已先被社会毒打了。

无论是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寒气,还是降本增效主旋律下此起彼伏的裁员,多少打工人过得胆战心惊。

而更多还未迈入职场的00后,还在挤破脑袋抢一张入门券。根据官方数据,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

僧多粥少的当下,想整顿职场的00后,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

打开社交媒体平台,还有不少没有offer的应届生在焦急地赶校招的最后一班车,“工作好难找”的哀嚎充斥着社交媒体。

(来源:小红书)

就在半个月前,#特斯拉撤回所有应届生offer#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尽管提供了一个月工资的违约金,但在春招末尾毁约,对应届生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打开评论区,类似的遭遇比比皆是。

所以时至今日,互联网的整顿职场也许只能看个乐子了。现实中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年轻人还是收起了锋芒,做起一个默默干活的打工人。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连结个婚都要“偷偷地”。

五一假期,话题#为什么年轻人流行偷偷领证##不愿意公布结婚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根据十点人物志的采访,这些不愿意公布结婚讯息的人,有的是想避免自己的婚姻成为其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是担心目前婚姻状况不稳定,还有的人是在“反婚反育”的互联网舆论下,觉得“已婚可耻”而选择不公开。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一些职场的“潜规则”选择了偷偷领证,比如不被允许的“办公室恋情”,但更多的是害怕自己“已婚未育”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

打开社交平台,不少女性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一旦在面试时表明结婚的意向,竞争力便会大大减弱,结果往往是再无后续。

(来源:知乎

哪怕成功进入了公司,在随时可能的裁员危机之下,已婚未育的群体成了最容易被优化的重点对象。2023年1月,一则“女子上班第一天因已婚被辞”的消息更是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前列。

(来源:微博)

还有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工作,连得了癌症都选择偷偷带病上班。

前几天还在讨论“上班比丑”,这几天话题就变成了严肃的“带癌上班”。有的人感慨“现在打工人都这么卷了吗”,但更苍白的现实是,“带癌上班不一定死,不上班肯定饿死。”

(来源:小红书)

03

尽管年轻人竭尽全力保住饭碗,但总有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出局。

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1月、2月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分别为14.6%和15.3%,均大幅高于同期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而25—29岁年龄段的数据则分别为6.2%、6.4%,略高于同期总体失业率1个和1.1个百分点。

你以为失业了就摆脱职场的“偷感”了吗?

不,有些年轻人,连失业都是偷偷的。

打开社交媒体,每天假装上班的人不计其数。

(来源:小红书)

他们和上班族一样一大早出门,穿行于图书馆、商店或者是公园,下班时间准时回家。

和打工人一样经历早晚高峰的他们,最大的差别在于“无工可打”“无薪可领”。

相比于失业的痛苦,更可怕的是被家人发现自己失业。

这一届年轻人的父母,不少也是经历过下岗潮的。对于他们而言,失业意味着失去了稳定了经济来源,无异于晴天霹雳。

于是,失业的年轻人,为了不让父母为自己焦虑担心,只能偷偷失业假装上班,和父母打起了游击战。

这也可以窥见一隅,年轻人为什么纷纷给自己贴上“偷感很重”的标签。

在东亚集体主义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人,一边是家庭乃至社会对年轻一代沉甸甸的期待,另一边是社交媒体下他人被无限放大的光鲜亮丽,逐渐催生了“不配得感”。

懂事的年轻人失业只能偷偷失业,不然家人会担心,别人会同情;

努力只能偷偷努力,一旦被他人关注或注视,就害怕最后失败了会被嘲笑。

(来源:小红书)

在繁杂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职场竞争之下,厌倦了社会压力的年轻人开始学着敛起锋芒,以“偷感”的标签,给自己寻找内心与现实的安全感。

所以,不要觉得“偷感”是年轻人的无病呻吟,“偷感很重”的自嘲,不过是年轻人在职场与社会困境下的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