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反思我买农行的过程
当今年农行一下子填了N年的权,站稳了3.4元左右,再看看自己去年刚建仓时,在2.9左右还反复做T,为了降那么三分五分的成本,整天殚精竭虑的盯盘,因为技术不好,有时候还T飞了。这种行为是多么可笑!
现在相比去年,涨幅达六毛,成本2.8跟2.9有多大区别?
尽管我入市时心态以攒股收息,价值投资自居,可是如果亏损状态还是心里没准,这其实反应了选股水平不够,不能确定企业就是能持续增长的,这才是根本问题。
我是去年三块建仓的,当时买的逻辑是股息率高,农行波动小,心里打算的也是长期拿着,吃息。开始股价到2.9,心态还好,又加仓,后来到2.8附近,又加了仓,但是这时候心里有点虚了,关于农行的逻辑有点动摇,尤其是听到一些不利于错行的消息,比如受房地产托累,经济下行啊什么的,就有点慌,此时我已处于亏损状态。
于是决定做T降本,看mcad ,但因为技术不精,也就降了几分钱,其实我有买到底,2.79买的一万股,后来2.94卖了,把整体成本从2.95降到了2.85元但是那已经进入上升浪了,后来就飚升,也没敢买,到了3.98也没舍得卖。因为当时我觉得到股息率百分之五才合理,也就是4.44元,跟市场估值相差很远。
现在分红后成本2.66元。反过来看,跟2.8元有什么区别?反正我也不卖。还是等明年再收点息。
所以说,买股要研究透,企业要成长确定性高的,在合理价位或之下一点点买了放那里就完了,几年后看,做T那点钱,何必呢?瞎折腾。
买了之后,如果股价降,就加仓买便宜货,反正你知道他迟早涨上去的!
以后多花时间研究行业,企业,少研究股价,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