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31喜欢:10

(6)东北三省全年、夏季旱涝变化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较为显著,表现为太阳活动增强旱情增加。大涝年易发生在太阳黑子的低值区,同时在第22、24周期内(双周期)发生大涝次数较多,大旱年易出现在太阳黑子峰值年及上升期,同时第21、23周期内(单周期)大旱年出现频率较大。E1Nino/La Nina年易出现旱涝情况,较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出现大旱大涝频率相对较高,其中以大涝出现频率更高。

//东北三省旱涝时空演变及趋势判断

【作者】 胡娜娜;

【导师】 延军平;

【作者基本信息】 陕西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学, 2013, 硕士

【摘要】 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其中气象灾害位居榜首,而干旱、洪涝作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具有波及范围大,影响深,损失重等显著特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旱涝灾害将愈发频繁、愈发严重。东北区作为典型的中高纬气候脆弱带,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旱涝灾害频发,同时该区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气候变化势必对当地农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该地理单元的旱涝时空演变及未来旱、涝发生年的趋势判断显得尤为重要,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选取东北三省1961-2012年70个国家气象基准站逐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先后采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普通Kriging插值、降水Z指数、EOF、REOF、可公度计算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最终揭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背景、旱涝演变规律、旱涝发生年份趋势判断及旱涝影响因子等方面。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及当地实际情况,最终提出相关防灾减灾对策,以应对当地旱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1961年以来东北三省年均气温呈稳步上升趋势,气温增长率为0.33℃/10a,且在1988年突变显著。夏季升温速率最低,春、秋、冬季气温回升速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气温空间分布表现为北低南高,但均为增温趋势,南北地区大体表现为年均气温与气温倾向率的反向变化,强增温中心位于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弱增温中心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区。(2)降水有略微的下降趋势,平均减少率为5.9mm/10a,且在1967年突变明显。春、冬季降水略有增加,秋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线性变化不明显。从空间上看,降水南部多北部少,中部多东西少,高值区处于辽宁省东部及吉林省东南部,低值区位于吉林与黑龙江西部的相邻地带。降水与降水变率呈反相变化,降水变率低值中心位于吉林省沿海地区,高值中心位于辽宁西南部及吉林西北部地区。(3)研究区有从涝转旱的迹象,同时旱、涝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四季变化来看,春、秋季全区有从旱到涝的转变,夏季旱涝等级略有上升,旱涝变化峰谷明显,交替变化显著,冬季已逐步转为偏涝阶段。(4)EOF分解后前4个特征向量场的分布,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8.05%。根据各特征向量场的分布,东北区空间旱涝具有整体一致型、南北型、东西型及以西北部及东南部为负值区域,中部及西南地区为正值区域的型态,呈现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旱涝敏感区。基于REOF分析,将东北三省旱涝空间分布结构分为以下五个区域:Ⅰ东南区;Ⅱ西南区;Ⅲ东北区;Ⅳ中西部区;V西北区。(5)未来近年内旱、涝预测结果如下:春涝、秋涝、秋旱、冬雪分别于2015、2014、2014、2013年发生可能性较大。从各典型旱涝区来看,Ⅰ区大旱、Ⅱ区重旱、Ⅲ区大涝、Ⅲ区大旱、Ⅳ区重涝、Ⅴ区大涝各于2013、2013、2016、2014、2015、2013年发生可能性较大。(6)全年、夏季旱涝变化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较为显著,表现为太阳活动增强旱情增加。大涝年易发生在太阳黑子的低值区,同时在第22、24周期内(双周期)发生大涝次数较多,大旱年易出现在太阳黑子峰值年及上升期,同时第21、23周期内(单周期)大旱年出现频率较大。E1Nino/La Nina年易出现旱涝情况,较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出现大旱大涝频率相对较高,其中以大涝出现频率更高。

【网络出版投稿人】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4年 03期

全部讨论

太阳黑子活动及地球自转对江苏及邻区地震的影响分析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unspot Activity and Velocity Variation of Earth Rotation on the Earthquake of Jiangsu and Its Adjacent Area
【作者】 杨云; 田韬; 冯志生;
【Author】 YANG Yun 1,2,TIAN Tao2,FENG Zhisheng2(1.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00030,China; 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sui Province,Nanjing 210014,China)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苏省地震局;
【摘要】 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自转数据,分析了两者对江苏及邻区中强地震的影响。结果显示: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段及地球自转加速度上升和转折段有利于该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且在太阳黑子活动的下降时间内,每一个地球自转加速度的转折都会使得该地区中小地震频度增高;另外,从幅相法统计以及太阳黑子活动预测数据来看,2012年2月以后江苏及邻区的中强地震发生概率较大。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sunspot activities and the earth rotation,the paper analyze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mediun-strong earthquake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its adjacent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line of sunspot activit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earth rotation are beneficial of mid-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area;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decline of sunspot activit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earth rotation,the earthquake frequency increases;additionally,the mid-strong earthquake will oc... 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活动; 地球自转; 江苏及邻区; 地震形势;
【Key words】 Sunspot activity; Earth rotation; Jiangsu and adjacent area; Earthquake situation;
【基金】 江苏省地震局青年基金支持(989421)
【文献出处】 华南地震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11年01期

06-23 15:30

这篇论文《日食、太阳黑子与地球自转对ELNino(LaNina)影响与预测》的预测结论:2016、2018、2019、2020、2023年发生ELNino事件,2017、2021、2024年发生La Nina事件。
2016、2018、2019和2023年的厄尔尼诺预测对了,2020年的厄尔尼诺预测错了。
2017、2021年的拉尼娜预测对了,2024年的拉尼娜拭目以待……
//研究结果表明:日食、太阳黑子、地球自转等现象与Ei Nino、La Nina事件具有密切相关性,是其发生重要影响因素.日食发生对EL Nino(La Nina)事件具有热动力诱因,太阳黑子峰值年与Ei Nino事件发生有较好关联性,地球自转速率增加,诱发或增强La Nina事件,地球自转速率降低时,诱发或增强EL Nino事件.通过构建日食、太阳黑子、地球自转与EL Nino(La Nina)事件间相关系数与预测定理(E1-E2)进行EL Nino(La Nina)事件的资料验证与预测,准确率达86.05%,得到预测结论:2016、2018、2019、2020、2023年发生EL Nino事件,2017、2021、2024年发生La Nina事件.
//日食、太阳黑子与地球自转对Ei Nino(La Nina)影响与预测
Impaction and prediction of Ei Nino( La Nina) events by eclipse,sunspot and earth rotate
推荐 CAJ下载PDF下载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贺祥; 林振山;
【Author】 HE Xiang;LIN Zhen-shan;College of Geography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Kaili College;Jiangsu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凯里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 Ei Nino(La Nina)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严重自然灾害,其形成与发生受多因素复杂影响.对其影响因素与事件发生预测的研究,有助于对其成因机制加深理解,减弱其造成的灾害影响.本文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与动力力学预测模型等数学方法,对近60年地球自转、日食、太阳黑子等因素与Ei Nino(La Nina)事件相关性进行多尺度分析,探讨日食对EL Nino(La Nina)热动力诱因,构建日食、太阳黑子、地球自转与Ei Nino(La Nina)事件间相关系数与预测定理(E1-E2),并对未来10年EL Nino(La Nina)事件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日食、太阳黑子、地球自转等现象与Ei Nino、La Nina事件具有密切相关性,是其发生重要影响因素.日食发生对EL Nino(La Nina)事件具有热动力诱因,太阳黑子峰值年与Ei Nino事件发生有较好关联性,地球自转速率增加,诱发或增强La Nina事件,地球自转速率降低时,诱发或增强EL Nino事件.通过构建日食、太阳黑子、地球自转与EL Nino(La Nina)事件间相关系数与预测定理(E1-E2)进行EL Nino(La Nina)事件的资料验证与预测,准确率达86.05%,得到预测结论:2016、2018、2019、2020、2023年发生EL Nino事件,2017、2021、2024年发生La Nina事件.
【Abstract】 The Ei Nino( La Nina) events can mak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ause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Its formation are impacted by many complicate factors.There are help to underst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reduce its disaster harm by study these impact factors of Ei Nino( La Nina)events. We take the multi-time scales analyze for the earth rotate,sunspot,eclipse and Ei Nino( La Nina) events by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the dynamic mechanics prediction m... 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地球自转; 太阳黑子; Ei Nino; La Nina; EMD; 动力学预测模型;
【Key words】 eclipse; sunspot; earth rotate; Ei Nino; La Nina; EMD; dynamic mechanics prediction model;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0519);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237);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3GH004)联合资助
【文献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physics , 编辑部邮箱 ,2016年01期
【分类号】P732【被引频次】4【下载频次】216

06-23 14:03

(4)太阳黑子活动与18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s≥7地震存在明显的关系,18世纪和19世纪发震年在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段不明显,B值为1。但是进入20世纪后,川滇地区发生Ms≥7地震的年份大多为太阳黑子活动的谷年附近,B值达到了1.57。近三百年来川滇地区强震发生的时间与太阳黑子活动谷年对应趋势愈来愈明显。计算出下一次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年在2019年前后三年内,届时川滇地区发生Ms≥7地震的概率为78.3%,其置信水平为97.5%。(5)地球自转速度的加速或减速对川滇地区Ms≥6地震的发生无明显关系,但是地球自转日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与地震震级2年平均滑动趋势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规律,即地球自转日长速度越慢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震级就越大,地球自转日长速度越快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震级就越小。近几年从2003年至今都是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期间,因此也是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危险时期。''
//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及机理分析
【作者】 王腾;
【导师】 杜继稳; 延军平;
【作者基本信息】 陕西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学, 2013, 硕士
【摘要】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龙头老大”更是越演越烈。地震灾害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但是地震的预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研究地震灾害的未来趋势判断成为地震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地震预测运用的方法参差不齐,但大多都是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微观的和唯理层面分析的,而从唯象理论来解释地震发生的研究甚少。本文运用时空对称性方法,从唯象的角度来寻找地震发生机理,结合探索地震发生与其宇宙影响因子和地球自身影响因子的关系。目的为寻找出适合川滇地区地震灾害趋势判断的方法,为地球科学认识对称性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地震预测研究做基础性工作。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s≥6.7和Ms≥7.1地震,均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能组成完整的可公度结构系。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计算结果发现本研究区下一次发生Ms≥6.7地震的可能年份为2013年,置信水平为99.5%,随机性概率为70%;下一次发生Ms≥7.1地震的年份是2015年,置信水平为99.5%,随机性概率为66.7%。20世纪以来云南地区Ms≥6.5地震,有良好的可公度特性,综合三元、四元和五元计算结果得出2014年和2017年发生地震的信号较强,置信水平分别为89%和99%,随机性概率分别为55.6%和38%;分析19世纪以来四川地区Ms>6.8地震事件,可公度特性明显,可公度计算结果得出该区域在2013年和2016年发生Ms≥6.8地震的可能性较强,置信水平均为99.5%,发生随机性概率均为52.6%。(2)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s≥6.7地震具有良好的三边形和四边形空间分布,结合震中经纬度钟摆分析,得出下一次发生Ms≥6.7地震震中位置大概位于经度平均值1010E以东,纬度平均值27°N以南。云南地区16世纪以来Ms≥7地震,存在以101.50E为对称轴东西震荡的特点,且三边形结构分布均匀,未来地震的空间趋势发生在云南的东部地区可能性较大;四川地区19世纪以来Ms≥6.8地震的空间对称性存在以101.6°E为对称轴东西震荡分布,具有良好的三边形结构特征,推断未来该地区地震发生可能位置在101.6°E以东,30.9°N以南,即四川的东南地区。此次研究从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得出结果,成功的验证了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8点零2分的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震中30.3°N,103°E)。(3)从认识论角度解释翁文波信息预测论唯象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学术思想,周期性、可公度、时空对称性等都是一种秩序,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只有被挖掘出来应用于实际才能被认识。时空对称性是我们对翁文波信息预测论的延伸,用时间对称性寻找出未来发震的可能时间,用空间对称性找出未来发震可能发生的地点,从而做到对地震预测三要素的趋势判断。(4)太阳黑子活动与18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s≥7地震存在明显的关系,18世纪和19世纪发震年在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段不明显,B值为1。但是进入20世纪后,川滇地区发生Ms≥7地震的年份大多为太阳黑子活动的谷年附近,B值达到了1.57。近三百年来川滇地区强震发生的时间与太阳黑子活动谷年对应趋势愈来愈明显。计算出下一次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年在2019年前后三年内,届时川滇地区发生Ms≥7地震的概率为78.3%,其置信水平为97.5%。(5)地球自转速度的加速或减速对川滇地区Ms≥6地震的发生无明显关系,但是地球自转日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与地震震级2年平均滑动趋势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规律,即地球自转日长速度越慢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震级就越大,地球自转日长速度越快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震级就越小。近几年从2003年至今都是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期间,因此也是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危险时期。 还原
【Abstract】 Recent years, The global natural disaster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The earthquake as "the greatest harm" natural disaster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Earthquake disaster can course large number casualties and huge economic losses, but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has been a worldwide problem, research on earthquake trend judgment has becoming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earthquake workers.Now the methods used in earthquake are difference, but most of them are from the only theoretical analysis, s... 更多
【关键词】 时空对称性; 唯象论; 机理探讨; 趋势判断; 川滇地区;
【Key words】 Time-space symmetry; Phenomenology;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Trendjudge ment; Sichuan-Yunnan region;
【网络出版投稿人】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4年 03期

06-23 13:35

该寒冬的背景是:位于第13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段;发生于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结束2年后的非厄尔尼诺年,对应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冷时段;寒冬之前全球火山活动较频繁,有重大火山喷发。
//历史极端寒冬事件研究——1892/93年中国的寒冬
A STUDY OF THE SEVEREST WINTER OF 1892/1893 OVER CHINA AS AN EXTREME CLIMATIC EVENT IN HISTORY
【作者】 张德二; 梁有叶;
【Author】 Zhang De’er;Liang Youye;National Climate Center,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摘要】 1892/93年冬季中国东部地区严寒。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该寒冬实况,推演主要的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绘制了雪、冰、冻雨和动植物冻害的地域分布图;定量推断各地最低温度值,并与早期器测温度记录相印证,绘制最低温度等值线图。指出1893年1月苏州、温州的推断最低气温分别为-15℃和-13℃,上海、汕头和香港的早期器测记录的最低气温分别为-12.1℃,-0.6℃和0℃,均低于20世纪以来的极端低温记录;河流封冻南界达28°N,北回归线以南地方多次出现严重冻雨,冻雨南界达21°29′N。由此认为1892/93年冬季是中国最近百余年的首位寒冬——这是在北半球许多地区的小冰期寒冷气候已结束、开始转暖,而中国仍然寒冷时的极端寒冷事例。此寒冬前后的气候特点是:1892年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初雪日期提前,1893年中国东部多雨、台风活动较频繁。该寒冬的背景是:位于第13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段;发生于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结束2年后的非厄尔尼诺年,对应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冷时段;寒冬之前全球火山活动较频繁,有重大火山喷发。
【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2010CB9501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08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075055)共同资助
【文献出处】 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14年06期

06-23 13:50

(3)通过分析地震与相关因子:太阳黑子数,地球自转速度、厄尔尼诺现象和月球引潮力的相关性得出: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显著,表现为地震发生在黑子数的峰值年的有2次,谷值年有3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数上升和下降的地震次数比例为5:12。地震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关系,表现为在地球自转速度减速期往往是地震多发的时期,加速期和减速期发生地震次数比例为10:12,而且速度变化的越快发震的机率就越大。地震与ENSO事件的相位关系,表现为与ENSO事件发生年关系不显著,但与ENSO事件发生年及其前后年关系显著;月球引力对地震的影响表现为,月球通过对地球表面潮水作用,使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的的压力波动而推迟或提前,月球引力是很可能是触发地震的导火索。地震与应力的关系表现为地震频率与应力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喜马拉雅山及周边地区东段应力大于西段,导致东弧段地震次数多于西弧段。
//喜马拉雅山及周边地区重大地震的时空对称性研究
【作者】 张玲玲;
【导师】 董婕; 延军平;
【作者基本信息】 陕西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学, 2013, 硕士
【摘要】 1喜马拉雅地区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会聚与结合部位,区域内构造运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根据我国地震台网1900-2012年统计资料显示,该区共发生76次5.0级以上地震,包括36次5.0-5.9级地震,12次6.0-6.4级地震,28次6.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4年发生1次6.5级以上大震。由此可知该区域是历史上地震多发地带,而分布在该区域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以及我国的藏南地区是人口高度集中地,因此对该区域重大地震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为当地地震灾害的防御体系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在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对重大地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了1900—2012年的地震统计资料,太阳黑子资料,地球自转资料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数据,利用Excel2007软件,ArcGIS, Coredraw等软件,利用可公度信息方法,蝴蝶结构法,自仿射分形法来分析该区域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对称性。通过分区,即从喜马拉雅及周边地区的整体弧段、西段和东段的历史地震进行时空分析,并判断未来十年发生地震的可能年份,最后从太阳黑子,地球自转速度、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和构造应力大小变化几方面探究地震发生的相关机理,最终综合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在时间对称性方面,通过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法和蝴蝶结构法进行分析得,喜马拉雅山及周边地区在未来十年内2013年、2014年、2018年信号比较强,有可能发生地震,概率分别为45.46%,63.64%,45.46%。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冲撞欧亚板块的东、西方向作用力大小不同,东段应力明显大于西段,而且东段岩石圈厚度也大于西段,使得东段地壳活跃,因此东段发生地震的次数大于西段。西弧段可公度趋势判断结果为,2020年发生地震的随机概率为55.56%,不完全可能发生地震;2013年的随机性概率为22.22%,不太可能发生地震;2016年和2021年可能概率均为33.33%,不完全可能发生地震;2023年的随机性概率为44.44%,不完全可能发生地震。东段未来10年有可能发生地震地震的年份是2013年、2014年、2020年、2022年,2014年、2018年和2022年发生地震的随机性概率均为46.15%,不完全可能发生地震;2020年和2013年的随机性概率均为38.46%,不完全可能发生地震。此外,通过提取该地区的有效地震序列构建可公度系,也表现出很好的可公度结构系。(2)在空间对称性方面,通过分析研究喜马拉雅山及周边地区1900年以来22次Ms≥6.5地震震中的迁移规律,我们发现该区域地震表现出明显的群发迁移规律,东段地震大于西段地震次数,比例为13:9。喜马拉雅山西段和东段地震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空间三边形对称性,震中经向迁移总体趋势表现为东、西来回震荡迁移;震中纬向迁移表现为南、北震荡迁移,根据这种发展趋势推测喜马拉雅山及周边地区下次地震很有可能的位于88.20E以东,27.7°N以北。从地震能量释放的时空分布的自仿射分形特征来看,喜马拉雅整体和东弧段地震能量的释放与时间和空间的间隔的分布是一种独立的随机事件。西弧段地震能量的释放关于时空间隔的分布具有自仿射分形特征,代表分形结构特征的H值小于0.5,表明地震能量的释放关于时间分布的变化过程具有负相关效应。换言之,该区域历史地震能量释放的增长(趋势)趋势,未来将很快被衰减(增长)趋势代替。(3)通过分析地震与相关因子:太阳黑子数,地球自转速度、厄尔尼诺现象和月球引潮力的相关性得出: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显著,表现为地震发生在黑子数的峰值年的有2次,谷值年有3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数上升和下降的地震次数比例为5:12。地震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关系,表现为在地球自转速度减速期往往是地震多发的时期,加速期和减速期发生地震次数比例为10:12,而且速度变化的越快发震的机率就越大。地震与ENSO事件的相位关系,表现为与ENSO事件发生年关系不显著,但与ENSO事件发生年及其前后年关系显著;月球引力对地震的影响表现为,月球通过对地球表面潮水作用,使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的的压力波动而推迟或提前,月球引力是很可能是触发地震的导火索。地震与应力的关系表现为地震频率与应力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喜马拉雅山及周边地区东段应力大于西段,导致东弧段地震次数多于西弧段。 还原
【Abstract】 The Himalayan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combining site of the India plate and Eurasia plate, of which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 is very strong,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complexed,the earthquake activity is frequent. According to the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statistics from1900to2012years show that76times earthquakes that the magnitude more5.0in this area, including5.0a5.9-magnitude earthquake36times;6.0to6.4magnitude earthquake12times;6.5to8.5magnitude earthquake28times, every four years... 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 可公度; 时空对称性; 分形特征; 机理分析;
【Key words】 The Himalayas; Symmetry; Time and Space symmetry; Ractal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analysis;
【网络出版投稿人】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4年 03期

06-23 15:39

地球自转减慢与厄·尼诺现象的形成
DECREASE OF EARTH ROTATION ANDEL NINO EVENTS
【作者】 任振球; 张素琴;
【Author】 Ren Zhenqiu Zhang Suqin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Stat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摘要】 著名的厄·尼诺现象的成因,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本文得到,地球自转大幅度持续减慢与厄·尼诺现象的发生,两者有相当一致的同步演变关系。并且,后者比前者平均滞后14天,南方涛动也比地球自转减慢滞后。表明地球自转急剧减慢很可能是形成厄·尼诺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还从固体地球、大气、海洋三者总角动量守恒的假定出发,讨论了地球自转减慢影响赤道洋流、信风减弱的量级及其形成厄·尼诺的物理途径。
【Abstract】 In this work,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since 1956 all the El Nino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large-amplitude and continuous decrease of the earth rotation speed with an average lagging of 14 days. It may suggest that decrease of earth rotation speed probably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occurrence of an El Nino event. Its influence on the order of magnitudes of the weakening of equatorial ocean current velocity and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n El Nino event are also discussed.
【关键词】 地球自转; 赤道洋流; 南方涛动; 海温; 角动量守恒; 北京天文台; 赤道东风带; 东太平洋; 固体地球; 赤道地区;
【文献出处】 气象学报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 编辑部邮箱 ,1986年04期

06-23 14:52

中国大地震的天文特征及未来两年的大震趋势
ASTR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EARTHQUAKES IN CHINA AND FUTURE MAJORE EARTHQUAKE TENDENCY
【作者】 胡辉; 李晓明;
【Author】 Hu Hui Li Xiaoming (Yunnan observatory,Academia Sinica,Kunming 650011,P.R.China)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昆明65001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昆明65001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
【摘要】 本文全面分析了1900年至1996年发生于中国的7.0级以上大地震的天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世纪106次7.0级以上大地震71%发生于月亮轨道(白道)与赤道交角变小阶段,62%以上发生于月亮升交点黄经位于350°~210°期间.这说明月亮轨道运行至此将会是中国地震活跃期.太阳活动及地球自转均与中国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太阳活动谷年普遍都有大地震发生;地球自转速度加快大地震多,本世纪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段发生的大震占72%.文中最后还对未来两年大震趋势提出了初步预测.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roughly the astr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major earthquakes of above magnitude 7.0 occurred in China from 1900 to 1996. The analysed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106 earthquakes of above magnitude 7.0 in 20th century,there are 71% occurred in the period when angle between Moon′s path and the celestial equator turns small and there are over 62% happened when the lunar longitude of ascending node lies from 350° to 210°. It shows that seismic active period in China will... 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天文特征; 系统科学;
【Key words】 Earthquake; Astronomical characteristic; System science;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文献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PHYSICS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4期

06-23 14:56

1950年以来我国大地震与天文相关的一些特征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 OF THE LARGE EARTHQUAKES IN CHINA WITH ASTRONOMICAL EVENTS SINCE 1950
推荐 CAJ下载PDF下载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爱娣; 朱祖彦;
【Author】 Zhao Ai-di Zhu Zu-yan
【摘要】 本文统计了近四十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M≥7级)与天文相关的一些特征、并得出一些结论:(1)大地震在太阳黑子活动周谷年及这之前三年易发生、其发生的概率高于太阳活动蜂年及附近年份发生地震的概率。(2)在太阳黑子活动周的偶数周期大地震发生的次数高于在奇数周期发生的次数。(3)大地震在一年中的第一。第三季度发生的概率高于在第二,第四季度发生的概率。(4)大地震在节气日及其前二天和节气日后第五至第七天发生的概率较高。文章对产生这些相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statistically analysed the relation of the large earthquakes in China (M≧7 importance)with astronomical events since 1950 and obtained the followingresults: (1) The large earthquakes mostly happened during the minimum year of solar sunspot active cyclces and the three years before theminimum year; (2) The nurnbers of large earthquake happened during the even number solar cycles are more than the numbers of large earthquake happened during the odd number solar cycles; (3) The probabili... 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活动; 太阳活动; 黑子相对数; 太阳周; 第四季度; 周谷; 对产生; 太阳黑子周; 年代分布; 大署;
【文献出处】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 编辑部邮箱 ,1992年03期

06-23 15:12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及其与地球物理现象关系研究的进展
Progress on variable earth rotation rate and geophysical phenomena
【作者】 马利华; 韩延本; 尹志强;
【Author】 MA Li-hua HAN Yan-ben YIN Zhi-qiang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AS.,Beijing 100012,China)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100012; 北京100012; 北京100012;
【摘要】 作为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的地球自转变化表征着地球的整体运动状态和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其变化形式非常复杂.研究表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与众多地球物理现象有密切联系,与地震活动、EN-SO 事件等重大自然灾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及其与地球物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就受到天文学家、地球科学家和从事灾害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认为在此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对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都是有意义的.
【Abstract】 Variable Earth rotation,one of elemental form of Earth’s motion,identified the statement of Earth’s move-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course between some layers of the Earth system,such as crust,mantle,sea and atmosphere.Its variation form is complex.Some research indicated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 Earth rotation rateand some geophysical phenomena,such as earthquakes,ENSO events.So,astronomers,geophysicists and expertson disaster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variable Earth ro... 更多
【关键词】 日长; 地震; ENSO;
【Key words】 LOD; earthquake; ENSO;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73017)资助.
【文献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physics , 编辑部邮箱 ,2004年04期

06-23 15:45

地球赤道上空地月距离的4.425a周期与厄尔尼诺、地球自转、海面变化及地裂缝的关系
The 4.425a Periodic Chang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Moon Above the Earth Equator in Relation to El Ni(?)o, Rotation of the Earth, Sea-Level Change and Ground Crack
【作者】 吕厚远; 王永吉; 李培英; 赵永良;
【Author】 LüHouyuan Wang Yongji Li Peiying Zhao Yongliang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OA Qingdao)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青岛;
【摘要】 文中论述了在地球赤道上空,地月距离存在4.425a 的变化周期,是由于月近地点在8.85a的周期性运移中,每到黄径0°和180°(赤道线上)在地球自转的背景下使地月距效果相同所致。而每年的地近日点(1月3日或4日)正置圣诞节过后几天,因此,日、月、地相对运动每隔4.425a 在圣诞节前后三者距离总会达到最近。本文计算了1910~1991年圣诞节前后赤道上空地月距离的变化,发现日、月、地最近时与厄尔尼诺、地球自转、海平面变化,地裂缝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存在着统计上可以认可的相关性。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proposed the existence of 4.425a periodic chang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moon above the earth equator.This periodic change is caused by the 8.85-year periodic move of the perigee of the moon.Under the circum- stance of the earth rotation,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moon above the earth equator has the same effect when the moon goes through the 0 degree and 180 de- grees of the ecliptic longitude.The perihelion of the earth each year is just ... 更多
【关键词】 地月距离; 厄尔尼诺; 地球自转; 海面变化; 地裂缝;
【Key words】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moon; El Ni(?)o; rotation of the earth; sea-level chang; ground crack;
【文献出处】 黄渤海海洋 , 编辑部邮箱 ,199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