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8

//1.2、消费者追求质价比,消费分级现象明显受收入预期弱化等多方面影响,2023年居民消费行为比较谨慎,追求高质价比、适度减少可选消费频次,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仍然很高,消费降频多于降级。2023年食品饮料行业有以下特点:

(1)消费者更加理性,高质价比商品表现突出:由于收入预期弱化,消费者面临更大的预算约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谨慎。当前消费者在实际购买前,会对商品进行更充分的比价,尽可能选择更高质价比的产品,因此2023年高质价比商品表现突出,如千元价位白酒产品五粮液·普五,400元价位白酒产品汾酒·青花20,8元档啤酒产品青岛经典,折扣零食店渠道休闲食品等;相比之下,三四线酱酒产品、toB端定价较高的速冻食品、商超渠道休闲零食等商品的表现一般。

(2)场景复苏带动刚性需求表现突出,消费氛围在淡旺季反差明显:由于收入预期弱化,消费能力减弱,消费者倾向于保留较为刚性的支出,适度降低可选消费的频次。而需求刚性与否的判定依赖于特定消费场景,如在重要节假日走亲访友的消费场景中,礼品属性商品的需求相对刚性,而在婚喜寿宴等宴席场景中,宴席用酒的需求相对刚性。2023年基于人员流动而成的消费场景复苏,如婚喜寿宴、走亲访友、旅游出行等,带动此类场景下的刚性需求恢复明显,例如宴席用酒剑南春·水晶剑。相比之下,休闲卤味产品的可选消费属性相对较强,消费者适度降低消费休闲卤味的频次,导致2023年休闲卤味龙头绝味食品周黑鸭门店客单量下滑,店均收入迟迟未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此外,由于宴席、走亲访友等消费场景在节假日集中复苏,消费需求在节假日旺季体现出较高的热度,而在消费淡季则快速回归偏疲软的状态,导致今年消费氛围在淡旺季的反差明显。

(3)受消费者行为变化影响,食品饮料企业的竞争行为和竞争要素也发生相应变化。

以白酒行业为例,白酒企业通过扫码红包反哺渠道,对酒企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消费者购酒行为更加诉求性价比,因此多数酒企以市场动销为导向推出消费者扫码红包政策,提升开瓶率,同时费用返向激励终端,改善渠道利润、加快库存去化。扫码返利红包本质上是管理渠道利润的工具,对酒企自身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扫码红包及BC联动等措施下,酒企费用更多向消费者和终端倾斜,渠道效率有所提升,经销缓解依靠信息差赚取利润的空间被逐步压缩;2)随渠道学习能力提升,部分红包费用对产品价盘和市场秩序产生扰动,管理优势公司如老窖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费用投放闭环和利润精准分配。

以休闲零食行业为例,折扣零食店应势而起,零食制造厂商加速供应链改革升级。由于休闲食品产品众多、消费者的品牌粘性相对较弱,消费者流量通常由下游渠道把控。近两年,主打“好吃不贵”的折扣零食门店符合高质价比消费趋势从而大量吸引消费者,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门店快速扩张。为顺利切入此渠道,头部休闲零食生产制造厂商率先启动供应链改造升级,旨在实现生产降本不降质。休闲零食制造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开始转向供应链效率。不同企业转型节奏有差异,率先完成降本增效的零食企业最先享受折扣零食店渠道崛起红利,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1.3、短期因素影响机构定价权,优质白马估值性价比凸显2023年食品饮料个股的涨跌幅与其年初机构持股比例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反映机构定价权较弱,主要系受国内经济复苏节奏波动、美元加息等短期因素的扰动。

全年北向资金大幅流出食品饮料板块,调味品、乳制品、白酒子板块的北向资金净流出额居首。年初市场普遍看好中国疫后复苏,外资流入A股市场。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复苏弱于年初预期,叠加人民币汇率承压,导致外资流出A股市场,原本外资持股占比较高的食品饮料板块遭遇较大的流动性压力。截至2023年12月15日,北向资金对食品饮料板块的持股数量为25.31亿股,持股市值为2425.56亿元,分别较年初下降17.5%/23.5%。全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食品饮料板块215.86亿元,对板块的持股市值占比从年初11.9%降至10.8%。子板块中,全年北向资金流出额最高的为调味品、乳制品和白酒板块。

食品饮料板块的基金重仓持股比例降低,板块超配幅度收窄。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食品饮料板块的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为14.8%,超配比例7.8%,超配比例较年初下降0.6pct。子板块中,白酒/啤酒/乳制品板块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为7.1%/0.5%/0.1%,对比年初分别-0.3/-0.2/-0.2pct。个股层面,在基金重仓持股市值排名前20位的食品饮料个股中,古井贡酒迎驾贡酒泸州老窖今世缘基金重仓持股比例较年初提升较多,五粮液伊利股份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的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下降较多。

食品饮料行业 2024 年度策略报告(一)超配去伪存真,格局为王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06-19 23:15

06-19 14:11

这些都不重要,都是假象。有钱都好,没钱都差。有钱人消费频率低但总数高,穷人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