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1回复:162喜欢:94
美国对华科技封锁、金融战和贸易战,产生了三个长期对美国不利的后果:
中国大力投资开发不依赖美国技术和核心组件的高科技体系;
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在全球各地建厂,这培养了大量熟悉全球各地社会经济文化规则的中国人,并且中国企业开始绕过原来的美国品牌商和渠道商,开始大量推广自有品牌、搭建自有渠道,世界工厂越来越去美国化;
中国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去美元化。
几十年后回头来看当前这十年,或许是全球去美国化的开始,也是全球“中国化”的开始,中国的人才、品牌、渠道、工厂、技术、货币乃至中国的饮食、文化、语言、观念等,都将同化越来越多全球各地人口,这个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国社会可能会重新回归传统,比如汉服的重新流行和再创新,并引流全球奢侈品、审美和时尚新品味……

精彩讨论

forcode05-17 07:10

这是欧美抹黑中国的霸权逻辑,被你全盘接受了,从来没这回事,中国是最愿意互利共赢的国家,一带一路给亚非拉修建道路港口矿山电站自来水厂,极大地改善了第三世界的生活,非洲很多地区几乎被现代文明抛弃和遗忘了,在21世纪的今天,还处在原始社会状态,因为他们没有资源或战略价值,欧美人不愿意投资开发,只是剥削完作作秀搞个慈善捐款,中国廉价产品和基建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在贸易战之前很多年里,中国很多国企和民企,就已经在将低端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并不是吃独食,产业转移是经济规律。欧美将产业转移到日本再到韩国再到中国,不是做慈善,你有被利用价值罢了,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过来,污染了中国的空气水源,过去几十年多少中国人得癌症,欧美没那么道德高尚。
全盘接受欧美强盗逻辑,可称为殖人。

forcode05-17 08:51

你要比较原始积累阶段的残酷和人权,最好跟英国羊吃人运动时期劳工的悲惨命运相比较,昨天听一本介绍瑞士制造业历史的书籍:詹姆斯-布雷丁的《创新的国度:瑞士制造背后的成功基因》,里面提到在一两个世纪之前,瑞士纺织业曾经大规模使用童工,对童工的剥削极其残酷,很多小孩从晚上一直工作到凌晨,然后打着瞌睡在学校里上课……
一个国家要发展起制造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农业的劳动剩余很有限,全球能够成功发展起大规模制造业的非欧美国家屈指可数,美国要不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早期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和掠夺,也难以发展成制造业大国,你怎么不跟印第安人讲人权?
去读一读《美国史》,早期殖民开拓时期,超高的死亡率,很多殖民地实行粮食配给制和强迫劳动,这是不是福报?民主在哪里?脱离历史阶段唱高调,光强调中国发展的负面,看不到欧美发展早期更加恶劣的记录,就是殖人一贯的双标。
不试图说服一个被洗脑的殖人,浪费我时间精力,影响我读财报研报智库报告,拉黑不再见。

forcode05-17 07:16

这是美国污蔑逻辑,中国学者没有研究好中国模式,没有讲好中国故事,老百姓很多对自己国家的优势一无所知,政府和国企做的是打基础、养感情、搭框架、打前哨的事情:
招商局集团的PPC模式(前港-中区-后城)还是挺牛的!尤其向全球扩张、复制的时候,更加显示出它的威力!相当于企业办社会,在海外建立一个中国的“殖民据点”(这里的“殖民”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贬义,双方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如果单纯只是在海外搞一个港口,除了有贸易物流价值和军事价值之外,商业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
特别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本身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都相当低,单纯搞一个港口,无非就是把中国的海外贸易船队和军舰的停靠点改在自己人控制的港口,方便加油、补给淡水和食物……
现在招商局集团的PPC,就是以港口为支点,在旁边搞一个工业园,工业园里水电、道路、安保、办公条件、翻译沟通办证等商业配套、住宅饭店里发药店等生活配套、商业购物、娱乐休闲都有保障了,中国的企业如果单打独斗去第三世界,遇到各种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语言不通、被抢劫被盗窃、水电道路都不能保证……
在“港口+工业园”里工作的人,也有生活需求啊,于是搞住宅、商店、公园,跟原来国企办社会一个性质,不过经过了过去四十年市场竞争的洗礼,今天国企办社会的效率、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有了PPC,工业园里相当于就是一个“殖民据点”,把中国的所有工作生活元素都复制到里面了,依托港口和工业园的商业街区也不怕没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国各行各业准备出海的企业,可以扎堆驻扎在这些工业园里,翻译、办证、安保等服务都可以共享,工业园外的当地世界可能没水没电没马桶,但工业园里一应俱全,只要不出工业园,就跟在国内工作生活差不多……
超级国企构建的这样一个港口+工业园+住宅商业街区,相当于一个中国模式的“虚拟机”,运行在全球各地非华人社会的“操作系统”里,让我想起了科幻美剧《史前新纪元》中,人类通过时间旅行重返侏罗纪之后,在一片蛮荒、到处是恐龙的原始森林中建造的一个殖民定居点,在定居点内部是安全的,一旦出去就各种危险……
参考:招商局的PPC模式
网页链接
中国的海外“殖民”据点
网页链接

好烦_帅的睡不着05-17 04:37

呔,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美国,中国,欧洲和非洲都有追求进步和高端的权利,只不过要看发展状况,中国不断产业升级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此其一,
世界发展美国固然是贡献很大,但给其他国家做低端绝非仅仅是慈善义举,美国看中的是其他国家的低廉成本,发展中国家耗尽资源,劳动者加班加点耗尽了精力和体力,拿着少量的回报,供养着美国人民,但我们不抱怨,因为没人逼着我们做,但你这种人不让别人翻身,这就是强制、霸权和内心丑陋、不尊重发展规律的表现了,此其二,
你的核心论点中国政府补贴并倾销不让其他国家活,一来真是让其他国家没法活,其他国家可以拒绝进口,也没坚船利炮打开其他国家国门吧,二来产品不好,纯靠补贴能站的住脚?产品不好靠便宜能不让其它国家活?从化石能源到绿色能源,本是欧美限制中国发展的手段,中国被挤兑也好,顺水推舟也好,走到今天欧美又说三道四,真是完全不尊重客观事实,完全以自己利益为准绳思考问题,此其三

forcode05-17 09:06

没这个时间精力去说服这些人,早已拉黑。这些人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知识面其实很有限,缺乏多角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全部讨论

民企和竞争性强的企业是不错的,但国企出海好多都是撒钱的

这么晚不睡啊

为什么前面几十年开绿灯、不封锁呢?

让美国人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是挺好的么?

05-17 08:56

那天和印度团队聊,讲到几个趋势:1. 印度人开始回流了,给我做项目的印度团队不少是从美国回来的。2. 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印度看在眼里,也在想推进本土产业链,以备不时之需。在我看来,这也会对美国造成深远影响:1. 人才不能掐尖全球。2. 美国产品和品牌会慢慢遇到更多的对手。

05-17 05:22

问题并不在美国等外部

05-17 06:01

感觉是美国把祖传的手艺忘光了,要打压别人技术发展,第一选择肯定是倾销,而不是封锁!也是美帝身不由己,没有玩倾销的条件,就只好用封锁这一手段了,短期来看,确实管用,但是时间一拉长,真的是得不尝失啊!

05-17 07:44

套用老毛的一句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西方的这套殖民思想,一步步的把中国从和他们合作的立场推开,标志性事件是80年末的运动,99年的轰炸南联盟大使馆,到后面的不断支持台独,逼中国走上一条自主之路,最终以自己的科技和勤奋一步步使他们无路可走。

05-17 09:00

华侨力量壮大,心系祖国,回国搞实业,发现环境不满意,培值代理人输出变革,国内陷入混乱,美国从中获利?1900年前后发生过的事情再来一遍?

05-17 08:24

明白。并带来了道指历史上新高的严重不良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