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牛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9喜欢:4
耳膜震动次数太多会不会老化?像金属疲劳一样。@浮云资本

热门回复

2023-12-18 21:38

耳膜一般都不会出问题,即使上100+分贝的噪音(除非在采耳的时候用锐器戳破,还有潜水的时候被水压压破)。整个听觉产生的链条里面,最脆弱的是耳蜗里面的【听毛细胞】,毛细胞长短不一,分别和高频、中频、低频的声波共振,在耳蜗内淋巴液的推动下,把液体震动的声波机械能=>化学能=>神经信号的电能。人的听毛细胞在婴幼儿时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在成年时期,细胞【完全分化】,失去了再生能力,每损伤一批听毛细胞,就失去对一段频率声波的共振能力。通常【高频】听毛最容易损伤。一旦损伤到日常人声的频段,就会出现【耳背】的情况。平时注意不要在超过8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待超过一个小时(飞机上我实测,一般82-88分贝,所以我建议坐飞机都要戴耳塞)。还有就是耳蜗对听毛的支撑循环系统,听神经等,也会受过强噪音的【饱和攻击】。所以说噪音性耳聋还是存在的,平时多用耳塞防护,耳机注意音量调小,必要时用降噪耳机,且不可连续戴60分钟以上。#浮云谈科学#

2023-12-18 22:04

是的。其实私人定制的耳塞最好。像极专业的歌手(比如周深等人),演唱会戴的耳返,耳道里面的曲线部分都是倒模定制过的,完全贴合耳道,且舒适度高,可以隔绝舞台上几十个大喇叭的【100分贝】的噪音,能听到耳返里面的伴奏音乐(左耳)/自己的人声(右耳)。咱们普通人戴的耳塞,【回弹较慢】的泡沫的就是最经济的,最贴合的,做到不漏空气/声波。但有些人还是会觉得挤压耳道,不舒服。

2023-12-18 21:44

1)噪音环境下别戴耳机。音量尽量调低。2)耳机别戴太长时间,每次不超过1个小时。3)坐飞机等要戴3M的泡沫耳塞。4)外放喇叭听音乐、看电影,也别太大声音。

2023-12-18 21:54

嗯,骨传导也就降低10-20%的损伤,不会根本性的改善。建议运动时候最好就不戴耳机。专心运动,安全+不伤听力。

2023-12-18 21:52

骨传导有时也听不清,降噪耳机又容易忽略环境音,不安全。我现在自行车手把上搞一个手机夹,三星s21和s23外放声音比一般手机大很多,估计喇叭功率比较大,所以不需要连接蓝牙音箱音量也够用了。

2023-12-18 21:47

哦,我出去骑车的时候,经常把耳机调到最大,总是担心听不清楚,所以估计这个有影响。

2023-12-18 21:41

刚看过医生,做了一个检查,医生说高频下降的太厉害了。

2023-12-18 21:50

嗯,运动时候可以戴骨传导耳机,能稍微好一些,但最好不戴耳机。

2023-12-18 21:49

我骑行时周围有噪音,用骨传导耳机开到最大勉强能听清楚,但同样声音在安静环境下感觉声音太大了,这样对听力不好。

2023-12-18 21:55

入耳式耳机加主动降噪功能骑车听不到什么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