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郁金香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5喜欢:1
主要是社会福利好,蓝领工作没人干,所以工资高。社会福利来源于税收带来的二次分配,我国在二次分配方面还比较落后,这也是合理的,毕竟目前是把蛋糕做大的时代

热门回复

2019-05-15 12:11

对,我一直认为扶贫有方向性错误,即使富裕的浙江广东,死守偏远山区也脱不了贫,最根本的办法只有搬迁到沿海打工,扶贫教育是另一个坑,本来小学毕业的多读几年中学对脱贫没一毛钱帮助,最省钱且有效的是技术培训职业介绍将人带到沿海。但可能西北西南需要汉人占地等政智考量有关,国家并不积极支持

2019-05-15 10:28

主要因为清洁工跟码农、投行男女共享同一个劳动力市场,水涨船高了……

2019-05-17 16:11

问题是其他人都是各地的北方人啊,反而听不懂山西话。而四川话,说得慢一点我还是能听懂的。

2019-05-17 07:36

有个中国方言图把山西标为晋语。正好我的山西的同学,当时全寝室只有一个广西同学能听懂他的家乡话

2019-05-16 23:41

这个头像多好,就这个吧,不要换了[俏皮]

2019-05-15 12:5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019-05-15 11:28

北方人多数生活于平原,农业时代长期生活安逸,思想和习惯都养成了惰性,很少出去闯荡谋生发展的,所以适应能力相对差。经商最厉害的潮汕人温州人,都是农业时代地少吃不饱的,无奈四处闯荡谋生,时间久了信息灵通适应能力差。我亲戚里就不少这种人,到南方吃不惯住不惯的,不是南方的环境不好,只是一点点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他们就感觉不舒服,说不习惯,实际上是一种惰性而已。

2019-05-15 10:48

一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陷入资源诅咒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发展出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或者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被那些规模报酬递减的产业给挤压地没有生存空间了。农业、采矿业等原材料、资源类产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减的产业,产量越高可能单位产量利润反而越少,因为生产的农产品、资源没有差异性,又不能垄断控制价格,无法形成护城河,产量越高价格月底,在这种产业,你越勤奋、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越多,单个劳动力的收入反而越低,这种产业是很难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
制造业你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越多、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会越来越低并且下降速度可以超过价格下降速度,因为有规模效应,制造业是一个不断被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螺旋,生产率越来越高、人均产值和收入也不断提升,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必须发展出本土强大的制造业、高科技服务业、金融业等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并且能够大量赚其他国家的钱,这个国家才能富起来。
俄罗斯、阿根廷这些被资源诅咒的国家,就是因为他们的制造业、高科技服务业、金融业被农业、矿产等规模报酬递减的产业给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了……

2019-05-15 10:40

卡尼曼认为,气候并不会影响人的幸福感,西北阳光很足,各有各自的好处。

2019-05-15 10:39

最近接触了一些来自西北地区的年轻人的父母,发现居然在某些北方地区,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对于福州的气候、生活很难适应……在我原来的概念里,我觉得北方方言跟普通话差距很小,不至于不会说啊……还有,我觉得福州气候比西北那种干旱、盐碱水的环境要好得多啊,适应了西北恶劣气候的老人,居然会觉得福州的气候很痛苦……